丁釗[解放軍少將-丁釗]

丁釗[解放軍少將-丁釗]
丁釗[解放軍少將-丁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920.12 ~ 2015.03) 山東省龍口市(黃縣)人。1939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山東縱隊連副指導員,第5支隊3團營政治教導員,膠東軍區特務營營長兼政治教導員。解放戰爭時期,任山東軍區第5師13團團長兼政治委員,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37師代理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軍第三野戰軍31軍91師副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陸戰第1旅副政治委員,空軍傘兵師政治委員,空降兵第15軍43師政治委員,空降兵第15軍副政治委員,成都軍區空軍指揮所政治委員。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二級解放勳章。是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生平簡介

丁釗,原名丁爾偲。1920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龍口市東萊街道(原城關鎮)北巷村一個地主家庭,是黃縣有名望的丁氏家族後裔。父丁紹汾,系地方士紳。少年時期,丁釗深受父母的“要讀好書,嚴守家規,繼承家業”舊傳統觀念影響。丁釗8歲時,讀過一年余私塾,1930年到意城國小插班就讀,後轉至中區、崇實國小。1934年升入崇實中學。 此時,正值“九·一八事變”之後,接連發生上海抗戰、長城抗戰。特別是1935年,北平爆發了“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全國抗日救亡浪潮日益高漲,激發了他的愛國熱情,在學校積極參加支援察綏抗戰的募捐活動。在進步教師杜深如教育幫助下,讀過魯迅、茅盾、巴金、鄒韜奮等人的著作。經常看《新生周刊》、《生活周刊》等進步雜誌。1936年參加了杜深如在崇實中學組織的進步文化團體“磨勵社”,積極參加社裡組織的各項活動。杜老師與丁釗通過互相寫信方式,交流思想,個別幫助,使他懂得了:“吃剝削飯可恥”、“幹革命要跟共產黨”兩條根本道理。這是他衝破繼承家業思想束縛,走上革命道路的思想基礎。

1938年4、5月,魯東抗日游擊隊第七、八支隊和中共膠東特委機關、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總部及部隊,先後到達黃縣,在當地掀起了抗日救亡活動。丁釗同他們來往頻繁,參加各種抗日救亡活動。同時,得到長兄丁爾倬的熱心幫助,深受教育啟發。大哥丁爾倬中共黨員,1940年因戰傷惡化犧牲。丁釗於1938年9月參加青年抗日救國會,並任崇實中學分會宣傳委員。11月,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2月,脫離學校,背叛地主家庭參加中共黃縣縣委領導的縣民眾動員委員會,任工作員。

1939年1月,日、偽軍逼近黃縣城,為掩護機關撤退和轉入山區開展游擊戰爭,將縣機關年輕同志編為部隊,丁釗編入黃縣人民政府特務排任戰士。2月,撤出黃縣城,特務排編入蓬(萊)黃(縣)戰區指揮部特務大隊。先後任班長、排政治指導員。4月,參加攻打蓬萊城戰鬥。6月,經特務大隊政委辛冠五同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月,特務大隊編為警衛第4營第3連,後改為獨立第2營。先後任連副指導員、營宣傳幹事。9月任營黨分支書記。

1940年2月,在日、偽軍和國民黨頑固派統治的文登、榮成、威海、牟平地區,我黨領導數千農民舉行武裝暴動。獨立2營奉命由蓬萊出發,穿過廣大敵占區,前往支援剛組建的人民武裝部隊。獨立2營在該地區進行了十個月的艱苦作戰。8月,在榮成四道崗設伏,殲滅日軍十餘人,俘日軍一人(名布穀,後來成為膠東反戰同盟第一個成員),繳獲輕機槍一挺。9月,獨立2營改番號為第5支隊3團1營。10月,在文登老母豬河東岸,配合兄弟部隊,與來犯的國民黨投降派數千人,進行兩次會戰,將敵擊潰,使其一蹶不振。12月,丁釗任營教導員。同時,1營奉命轉移至平度、招遠、萊陽、掖縣邊區,歸支隊部直接指揮。

1941年3月,膠東反投降派戰役開始。首先奪取敵偽盤踞的牙山,指揮部決定採取集中兵力,避實擊虛,東西對攻戰法。1營奉命殲滅在牙山東側的觀水之敵。全營長途奔襲,殲敵大部,占領觀水,首戰勝利,有力配合了牙山西側作戰。戰後,1營撥歸以許世友為司令員、林浩為政委的反投降戰役指揮部直接指揮。4月,敵人調集數千人,並以魯南國民黨51軍派來的一個裝備精良(每連一挺重機槍,每班一挺輕機槍)的加強營為主力,向我榆山陣地大舉進犯。激戰中,該加強營攻占了我指揮部附近的一個山頭,情況十分危急。許司令員當即下令全線反擊,並向丁釗和營長陳子英很嚴厲地下了個死命令:“要堅決把敵人打下去!告訴你們通信班長,完不成任務,提你倆的頭來見我!“丁釗和營長以最大決心、最快速度向全營傳達了許司令的命令,組織全營戰士向敵人發起猛烈攻擊,幹部帶頭衝鋒。全營戰士端著刺刀,高喊殺聲,在響亮的衝鋒號聲中,冒著大雨攻占了山頭,以泰山壓頂之勢把敵人打得稀哩嘩啦,並繳獲三挺機槍。敵主力被打垮,全線崩潰。8月,反投降派戰役結束後,1營仍歸支隊部直接指揮,改番號為5支隊特務營。同年秋,特務營去東海地區,對敵開展反“蠶食”鬥爭,在回龍山戰鬥中,殲日、偽軍一部,生俘日軍一人(名小林清,後來成為膠東反戰同盟第二個成員)繳獲“八八”式擲彈筒一門。

1942年4月,為粉碎敵人“掃蕩”,特務營奉命襲擊在敵縱深內的海港城市石島。沿海邊繞道數十里從敵側後攻入市內。極大地震懾了敵人,並繳獲了大量物資。7月,成立膠東軍區。許世友任司令員,林浩兼任政委。丁釗所在1營改番號為膠東軍區特務營,由軍區首長、機關直接領導指揮。10月,丁釗率第3連在距敵高疃偽軍據點二里處,背河設伏,經十分鐘戰鬥殲敵一個小隊,繳獲輕機槍一挺,我軍無一傷亡。11月,日、偽軍兩萬餘人對膠東抗日根據地進行拉網合圍大“掃蕩”。上級命令丁釗率兩個連,跟隨軍區首長和指揮機關行動。遇敵情複雜時,許世友司令員親自策划行軍路線,他講丁釗記,並由丁釗率前衛連執行。行程四、五百里,克服種種困難,勝利地擺脫了敵人的合圍,保證了首長和機關安全,對全區部隊反掃蕩作戰進行不間斷指揮。反“掃蕩”即將結束,許司令員命丁釗率一個連夜襲欲返煙臺、路經鐵口的千餘日軍。丁釗率部隊冒大雪深夜偷偷鑽進村子裡,敵人毫無戒備,正在酣睡。我軍用手榴彈、各種武器突然開火,打得敵人矇頭轉向。給敵人很大殺傷和震懾後,迅即撤出戰鬥。

1943年春,丁釗和營長林月樵率兩個連護送膠東軍區副司令員王彬、原5旅政委高錦純去山東分局。從膠東海陽、萊陽邊區出發至清河軍區洋角溝附近。往返千餘里,穿過數百里敵占區,勝利完成了護送任務。同年,全營參加大生產運動,開荒種地。一連班長黃相和榮獲“膠東區勞動英雄”稱號。

1944年春,膠東軍區命令丁釗率兩個連到福山、牟平、煙臺邊區開展對敵鬥爭。該區處於日、頑、我三角鬥爭環境,為使對敵軍事、政治鬥爭協同配合,膠東區黨委和軍區決定成立臨時工作委員會和軍事指揮部,統一領導邊區的對敵鬥爭。任命丁釗為工委書記兼軍事指揮,三縣市均派一領導人參加,各抽一個連歸指揮部指揮。經過幾個月的鬥爭,沉重打擊了投降派陳煜殘部的搶劫活動,殲滅偽軍一個小隊,繳獲輕機槍一挺。8月,他和營長王子衡率營配合第13團一部攻克日寇在招遠、萊陽邊區重要據點馬連莊。11月,丁釗任膠東軍區直屬隊黨總支書記。當月,因軍區特務營營長調離,又任該營營長兼教導員。

1945年2月,丁釗率營參加了直搗投降派趙保原老巢的萬第戰役。完成了攻克萬第東山三座碉堡任務。5月,參加在昌邑地區討伐頑固派王豫民戰役,完成了攻克明家郜據點任務。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膠東軍區決定,以軍區特務營為基礎組建膠東軍區特務團。任命巫金鋒為團長,丁釗為代理團政委兼政治處主任,由他們倆負責組建。9月16日,在萊陽城小寺廟召開全團成立大會。建團後,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有計畫地輪番使用營、連配合主力部隊或單獨執行戰鬥任務,開展“百日大練兵”,紮實地進行了軍政訓練,初步建成了一支比較好的幹部隊伍和骨幹隊伍。在政治、軍事、組織上為團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1945年秋,丁釗的兩個胞弟(三弟丁爾侃,後改名丁剛,四弟丁爾偕)從家鄉到萊陽城看望他。經幫助教育,他倆於當年先後參加了革命工作,並加入中國共產黨,經受了艱苦環境鍛鍊。丁釗親兄弟四人先後背叛地主家庭,獻身革命,是難能可貴的。1946年6月,丁釗任特務團政委。9月,全團奉命擔負保衛煙臺任務,防止敵人登入。

1947年1月,特務團首戰下普東,擔任阻擊青島敵軍援兵任務。團長因病住院,丁釗同副團長程濤指揮作戰。一天中,打退敵人三次進攻。最後一次,敵人兩個團在八輛坦克掩護下向我軍猛攻,全團英勇奮戰,擊毀了坦克,打退了敵人,保障了主攻部隊全殲下普東之敵。2月,膠東軍區成立新6師,特務團編為第16團,丁釗任團政委。當月,新6師奉命參加沙河戰鬥,截擊敵第166師西撤。16團任務是占領要點封鎖公路,斷敵退路。當時正、副團長均因病離團,只有政治處副主任韓琳協助丁釗指揮作戰。敵人猛攻兩天,均被擊退,使其沿公路撤走已無望。第三天,敵傾巢突圍,妄圖從海邊逃脫,16團迅猛出擊,配合兄弟部隊將敵分割包圍,殲敵700餘人,繳獲大批武器,全團基本實現美械化裝備。4月,新6師改番號為第5師,第16團改番號為第13團,丁釗任團長兼政委。6月,劉鄧大軍強渡黃河,為配合全國戰略反攻,第5師奉命對盤踞在濰縣地區齊家埠國民黨守敵發起進攻。第13團、第14團並肩攻擊。13團首次參加規模較大的攻堅戰,思想重視,準備充分。戰鬥中,各級幹部超前指揮,丁釗親臨突擊營指揮所。部隊打得英勇頑強,首先打開了突破口,全殲守敵一個團。8月,膠東組建第13縱隊,歸東線兵團指揮。第5師師長周志堅任縱隊司令員,政委廖海光任縱隊政委。第5師改番號為第37師,任命高銳為副師長代行師長職責。政委空缺,任命丁釗為師代理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主持全師政治工作。各團番號依次改為第109團、110團、111團。

1947年9月至12月,第37師參加四個月膠東保衛戰。開始,敵四個整編師(軍)自西向東平推進犯。我部隊邊打邊撤。後東線兵團首長決定轉移到外線作戰。第13縱隊率兩個師,利用暗夜隱蔽地分別從敵軍兩個部隊的“夾縫”中向外突圍。即將突圍時,縱隊首長臨時命令丁釗指揮一個團掩護縱隊和師的後勤部隊,隨後突出去。後勤輜重、騾馬多,絕不能與敵遭遇。他決定不在當夜沿部隊路線突圍。採取繞道行動,邊走邊偵察,找到敵人合圍的大間隙突了出去。全部人馬安全回到縱隊部。10月初,37師參加攻擊掖縣城戰鬥,109團、110團並肩突破。會同38師全殲守敵。12月12日,兵團許司令員、譚政委親自召見高銳代師長,令37師攻殲萊陽城內固守城隍廟核心據點之敵,因敵援兵已逼近,情況緊急,要當夜攻下。在許世友司令員直接指揮下,37師進行三次強攻,全殲守敵千餘人。

1948年春,37師根據上級指示,用訴苦和”三查三整“的方法進行新式整軍運動。幹部、戰士受到一次深刻政治思想教育。丁釗同科長們開了幾天會,大家暢所欲言,他主動作了深刻檢查,將1947年得知父親在家鄉土改被斗自殺的事,主動向師廖政委匯報了,並把自己能站穩立場、正確對待這一情況向與會者講明。會議效果很好,他受到深刻教育。增進了信任,加強了團結。

1948年7月,37師參加兗州戰役。完成了從西瓮城門突破任務。這是該師首次攻擊奪取大城市,為而後攻擊濟南市積累了經驗。9月,37師參加濟南戰役。第109團連續突破敵商埠外城兩道防線。正要攻擊內城最後堅固防線時,團長田世興負傷。丁釗主動請纓,師長政委決定他去該團協助團政委張志勇指揮作戰。臨戰受命去完成關係全局的重大任務,他信心百倍,立即趕到團指揮所,身臨前線指揮攻堅破城。部隊英勇拼殺,浴血奮戰,雖傷亡很大,但勝利地完成了從坤順門突破的艱巨任務。戰後,中央軍委授予第109團“濟南第二團”榮譽稱號。 在西線部隊從109團突破口湧入內城時,師指揮所遭敵機轟炸,師長、政委生死不明。情況危急,副師長和丁釗當即接替了師的指揮。經數小時奮力搶救,才將人救出。政委徐海珊不幸犧牲,師長高銳負傷住院。1948年11月至次年1月,在淮海戰役中,丁釗協助高銳師長率37師先後參加圍殲黃伯韜兵團、黃維兵團和攻克靈壁城戰鬥,生俘敵主力第18軍軍長楊伯濤。

1949年2月,全軍統一編制,第13縱隊改番號為第31軍,編入第十兵團序列。第37師改番號為第91師。4月參加渡江戰役。5月,91師參加上海戰役,在浦東地區作戰。全師冒雨百里奔襲敵重要據點周浦鎮,全殲守敵,首戰勝利。最後,該師奉命強攻浦東地區支撐點高橋鎮。集中“濟南第二團”和配屬的92師274團,兩個主力團並肩攻擊,一舉突破。敵全線潰敗,浦東地區作戰很快結束。7月,91師隨同第十兵團部隊進軍福建。8月,參加福州戰役。91師完成了奪取閩江口,防止敵人從海上逃竄的任務。9月,張英勃調離,政委空缺,任命丁釗為91師副政委。 1949年10月,參加廈門戰鬥。91師奉命渡海強攻鼓浪嶼島,“濟南第二團”擔任主攻。由於缺乏渡海作戰經驗,加之當夜風大浪高,進攻部隊船隊被沖亂衝散,連排各自為戰。反覆攻擊,英勇拼殺,因傷亡過大,團長王興芳犧牲,登入失利。此時,進攻廈門島部隊已成功登入。91師使用273團一個營趁機從鼓浪嶼西北部攻入島內,俘敵千餘人,占領了全島。“濟南第二團”攻擊失利,眾多指戰員英勇獻身。 丁釗曾於1988年和老伴王志偉回到福建,參加慶祝“濟南第二團”命名四十周年活動時,特去鼓浪嶼烈士墓向王興芳等烈士們憑弔,表哀思,致敬意。

1949年11月,師長高銳升任第31軍參謀長,張宜愛任91師師長,丁釗任師黨委書記。

1950年5月,丁釗和張宜愛師長率91師完成解放東山島作戰任務。

1950年7月,丁釗調任空軍陸戰第一旅副政委。參加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空降兵部隊。

1952年5月,部隊番號改為空軍陸戰第一師,師長朱雲謙調離,方銘任師長,丁釗任師政委、師黨委書記。

1955年丁釗被授予大校軍銜,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二級解放勳章。

1962年2月,任空降兵第15軍副政委。

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1965年9月,任成都軍區空軍指揮所政委、黨委副書記。

1969年,丁釗被選為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82年6月,離職休養。

1988年7月,榮獲中央軍委頒發的“獨立功勳榮譽章”。

被沈空大連黑石礁干休所評為“2010年度優秀黨員”。

(上文根據相關文獻資料,以及丁釗本人生前口述整理。)

軍隊貢獻

濟南戰役時丁釗是華東野戰軍13縱37師副政委。37師擔負主攻內城的任務,109團是主攻團,團長在攻城前負重傷,丁釗主動請纓,師里派他到109團加強指揮。109團第一次突破受挫,第二次突破把城牆炸開兩米的口子,我軍在突破口與敵人反覆拼搏,突破口又被敵占領。109團兩個連被斷在城內,這兩個連勇敢地往回打,策應了109團奪回突破口。經過反覆爭奪,突破口終於被打開,戰後109團被中央軍委授予“濟南第二團“榮譽稱號。

建國後,為解放台灣,丁釗受命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空降兵部隊──空軍陸戰第1旅。陸軍26軍77師師長王建青任旅長,陸軍20軍58師參謀長方銘任副旅長,陸軍31軍91師副政委丁釗任旅副政委。當時第三野戰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周貫五對丁釗說:“我們想從2兵團調一個師政委來任旅政委,選不到合適的人,你去任副政委,負責政委工作”。空軍陸戰第一旅軍政素質較高,全旅5000人,黨員占73%,戰鬥英雄、模範、功臣占93%。1950年9月,參加起義的原國民黨傘兵3團30餘名幹部、350名戰士加入了陸戰第1旅。後來陸戰第1旅更名為傘兵師,丁釗任師政委。1961年,這個師編入空降兵15軍,番號改為空降兵43師,丁釗任政委。 1962年升任15軍副政委。1964年晉升少將軍銜。1965年,任成都軍區空軍指揮所政委,這種指揮所是新中國空軍獨特的軍制,是軍區空軍派出的軍級指揮機構,設有作戰、偵察、高炮、雷達、領航、航行、氣象、機務等業務部門,主要負擔某一戰役方向的作戰指揮和飛行管制任務,以及對部隊戰備訓練的督促檢查,一般不建制部隊。

丁釗同志出身山東首富家族,兄弟多人先後為民族獨立和解放事業奮鬥和犧牲。戰爭年代,為建立新中國出生入死,英勇善戰。建國後,他把智慧才能奉獻給了中國空降兵事業,為空軍空降兵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丁釗同志從學生到戰士,從戰士到將軍,一級不拉地成長為人民解放軍高級軍政指揮員。

(上文根據相關文獻資料,以及丁釗本人生前口述整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