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英[國民黨陸軍少將]

丁英[國民黨陸軍少將]
丁英[國民黨陸軍少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丁英,字華甫,1903--1969,黃埔六期,國民黨陸軍少將,江西於都人 。

黃埔、北伐時期

丁英,字華甫,1903年出生於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新陂鄉。1926年夏,投考黃埔軍校,9月在廣州惠愛東路國立廣東大學(現中山大學前身)順利通過考試,正式加入黃埔六期(第一總隊第一大隊步兵科第二中隊) 。

丁英所在中隊黃埔旗幟 丁英所在中隊黃埔旗幟

黃埔六期,1926年7月至10月入學,設兩個學員總隊7個大隊30多箇中隊。本部共718人,分步、炮、工科。這一期同學中的風雲人物:國民黨的戴笠、廖耀湘、唐縱;共產黨的羅瑞卿、王諍等 。

參加北伐 參加北伐

在軍校學習訓練幾個月後,因北伐革命的需要,1926年底開赴東江地區駐防,後隨軍北伐 。在北伐過程中,丁英作戰勇敢,有膽有謀,很快被破格拔擢,並在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北遷南昌後負責衛戍任務,還曾兼任南昌北郊新建縣的縣長 。

國共第一次內戰時期

1928年丁英隨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遷往南京,擔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少校聯絡參謀 。彼時正值戴笠奉命組建情報組織,先後遊說了一批黃埔同學為其所用,其中就包括唐縱、丁英等人 。因對軍隊情況熟悉,丁英自此專司軍事情報工作,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少校參謀”的公開身份秘密成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密查組”成員 。1931年由戴笠推薦加入以軍人為主體的復興社,1932年被推薦加入力行社 。

抗戰時期

1937年8月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中校副組長 ,多次受命組織指揮所屬的“游擊司令部”和“交通警察大隊”深入日占區開展游擊戰及鋤奸活動,打擊日寇和漢奸,受到多次表彰,1938年10月“雙十節”被提升為上校組長 。同年底被派往剛改編不久的國民革命軍第33集團軍聯絡軍情。在與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的頻繁接觸中,丁英逐漸受其積極抗日思想影響,對蔣介石的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態度有所醒悟 。1940年初,擢升為國民革命軍第33集團軍少將高參並任總司令張自忠秘書 。

1940年5月,張自忠率部參加棗宜會戰,被日軍包圍於湖北宜城,後在激戰中陣亡殉國 。丁英政治立場的細微變化被戴笠察覺,雖有同學唐縱等人為其開脫,但其自此不被信任,後再未獲重用 。1941年隨第33集團軍參加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後,隨第33集團軍調歸第六戰區管轄,先後參加過鄂西會戰、常德會戰外圍作戰、豫西鄂北會戰等戰役 。1945年,第33集團軍改編為第3綏靖區,丁英任國民革命軍第3綏靖區司令部少將處長 。第三綏靖區的部隊內部情況很複雜,一方面該部是地方系軍隊,受到中央嫡系歧視,對中央有不滿情緒;另一方面該部內分新舊兩派,經常對立。張克俠、何基灃代表新派,親共傾向;馮治安、劉振三代表舊派,堅決反共,傾向蔣介石 。失去高層支持的外來幹部丁英夾在兩派中間,處境極為尷尬 。

在第三綏靖區司令部 在第三綏靖區司令部

國共第二次內戰時期

1946年,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爆發,時任中共軍隊政治幹部的同村族弟丁榮昌奉命派人與丁英取得聯繫 。當時全國形勢變幻、人們思想混亂,丁英感覺自己在第三綏靖區勢單力薄、處境艱險。此後第三綏靖區多次發生部隊投誠,丁英進退兩難,未能及時決斷 。

國民黨退守台灣後

1949年國民黨敗退大陸,在唐縱、廖仲農、劉放吾等黃埔同學的勸說和幫助下,丁英隨軍撤往台灣,獲任陸軍預備部隊訓練司令部少將顧問閒職 ,直至1969年終老台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