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峰[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丁志峰[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丁志峰 ,博士。1982年1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固體地球物理學專業。在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1986年)和博士學位(1999年)。 現任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內部物理學與深部孕震環境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際地震學與地球內部物理學聯合會(IASPEI)中國委員會主席,亞洲地震委員會(ASC)執行委員,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

人物履歷

2017年6月,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

人物事跡

一、無私奉獻,求實創新,成果豐碩

從二十多歲到省局工作的大學畢業生到投資幾億元的“中國數字地震觀測網路”分項目“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的首席專家;從兩次在五千多米的青藏高原開展總計一年的野外地震學觀測到被聘為義大利國際理論物理中心客座研究員並連續發表SCI論文,二十多年來丁志峰博士在科研和管理的崗位上的工作可以用12個字概括:那就是“無私奉獻,求實創新,成果豐碩”。作為一名科技戰線的共產黨員,丁志峰博士用自己在防震減災科技創新領域的奉獻和成果實踐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貫徹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由顧功敘院士、傅承義院士和曾融生院士創立的地球內部物理學與深部孕震環境研究室有著五十多年的悠久歷史,作為研究室的主任,丁志峰博士在緊張的科研工作同時,為研究室的發展無私奉獻了自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特別是2004年慶賀曾融生院士八十壽辰的活動,幾乎是丁志峰博士一手操辦起來的,得到與會專家和局領導的高度讚揚。

艱苦奮鬥的野外工作獲取了寶貴的觀測數據,求實創新的研究風格使他成為青年地球物理學者中的佼佼者:

近幾年,丁志峰博士作為第二負責人之一的“唐山震區的岩石圈構造及伸張盆地的動力學過程研究”課題獲中國地震局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作為第二負責人的“青藏高原地殼上地幔結構及印度—歐亞碰撞過程的研究”項目獲2000年中國地震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作為第二負責人的“大別山超高壓變質帶的地殼結構及其構造意義”項目獲2003年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一等獎。

獲得了第四屆趙九章“優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獎。

1999年入選中國地震局“跨世紀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

200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3年入選中國地震局“新世紀優秀人才人選”。

二、在艱苦卓絕的高原觀測中無私奉獻青春

作為一個地球物理學的研究者,觀測資料是工作的基礎。以自己的博士導師——著名地球物理學家曾融生院士為榜樣,丁志峰同志一直堅持研究工作從觀測入手。從大學畢業在地震監測一線用量尺在地震圖上測量地震波震相的到時,到兩次上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架設野外天然地震觀測儀器進行人工地震勘探,丁志峰博士用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時光實踐著導師的期望,面向祖國需求的召喚。

1991年,中美合作首次在青藏高原布設先進的PASSCAL寬頻帶數字地震儀,進行地殼上地幔構造及動力學問題的探測研究。丁志峰具體負責項目的野外實施工作。青藏高原上的環境是惡劣的,當時的交通狀況和車輛條件都比如今落後許多。在艱苦的環境中,丁志峰帶領先遣人員紮寨高原,風炊露宿,組織完成了野外踏勘、選擇台址、建設台站,並和美國同行一起架設儀器,維護台站,獲取數字地震資料,就這樣馬不停蹄地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上連續工作了半年多,為最終獲得大量優質的數字地震記錄資料進行了一系列的關鍵性工作。該項目的開展在國際地學界十分引人注目,所得到的地震數據存放於IRIS數據中心,供全球地球物理學家享用,對青藏高原深部動力學的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得到了眾多的讚譽。

2001年11月,崑崙山口西發生了8.1級大震,在地表形成了一條長四百多公里的破裂。新生的地震斷層為了解地震斷層帶介質的特性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機遇。中國地震局一聲召喚,丁志峰博士提前結束了國外的工作,又一次走上了高原對崑崙山地震破裂帶進行人工地震探測。2-3月份的高原,氣候十分寒冷,寒風中空氣更顯得稀薄,但工作任務又要求能儘早開展,必須搶在斷層“新鮮”時完成野外探測工作。困難很多,如在凍土層下堅硬的花岡岩中鑽孔、低溫狀態下儀器的正常工作、高原反應等,但任何困難都必須克服。經過兩個月的努力,他帶領野外組很好地完成了探測任務。受到了到現場考察工作的中國地震局領導的高度讚揚。現場人工地震探測工作探測結果顯示,深部斷裂帶的破碎規模比地表看到的要大得多,在40米深處的破裂頻寬度達到了100米。記錄到了明顯的地震斷層圍陷波,其記錄特徵表明深部的斷裂寬度可以達到300米左右。完成了艱苦的野外探測工作後,作為現場工作負責人之一的丁志峰博士主動把科考先進個人的稱號和評獎的機會讓給更年青的技術人員,真正體現了無私奉獻的情操。

丁志峰還參加了在三峽大壩地區、大別山地區深部探測的野外觀測工作;在雲南地區、海南地區進行的天然地震台站布設和觀測工作。這些地區情況各異,但每次他都克服各種困難,保證數據的記錄質量,為這些項目的完成做出了貢獻。

三、在地球內部物理學研究領域求實創新

丁志峰先後參加了我國歷史地震資料的彙編、華北地區地震發生的深部成因、青藏高原地殼上地幔結構及動力學問題、大別造山帶的深部結構探測等工作,負責了青藏高原地幔介質的各向異性、北京地區強震地面運動的模擬、海南火山區深部結構探測、中國大陸殼幔結構、地震活斷層探測及地震危險性評價、喜馬拉雅碰撞地區的深部動力狀態的地震學研究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科技部公益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多年來,丁志峰同志堅守科研崗位,瞄準重要的科學前沿問題,認真鑽研,勇於探索,取得了很多的成果。自參加工作以來,發表了五十多篇研究論文,2004年的兩篇國外SCI刊物的論文,得到一些國際知名地震學家的關注。

學術研究

(一)對青藏高原深部結構的研究

根據在青藏高原布設的流動地震台站資料,丁志峰博士分析了對青藏高原及其鄰區的近震走時特徵。首次利用純青藏高原路徑的首波數據,計算得到了較精確的Pn波的速度值,並分析了Pn波速度在各個地區不同傳播方向上的差異。研究結果支持印度板塊並沒有下插到整個青藏高原之下的構想。

丁志峰博士還利用青藏高原記錄到的寬頻帶資料,分析了遠震SKS波的偏振情況,確定了青藏高原內的上地幔各向異性物質往北逐漸加厚,各向異性程度也逐漸加強。

根據大量近震資料,他反演了青藏高原東部及其鄰區的地震波三維速度結構。研究結果顯示青藏高原南部存在可能和地幔物質上涌有關的低速區。

2004年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對喜馬拉雅地區的深部動力學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探測研究,根據最新的、正在紀錄中的觀測資料,可望得到對印度—歐亞碰撞的深部動力學狀態的新成果。

(二)強震地面運動研究

丁志峰博士利用理論地震學的方法對強震在北京地區造成的地面運動過程進行仿真模擬,得到了強震在北京地區地面運動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圖。用確定性方法計算得到了華北地區的地震災害圖。為制定首都圈地區防震減災對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三)擔任地震活斷層探測分項目的首席科學家

2003年來,丁志峰博士參加了投資26億元的“中國數字地震觀測網路”項目中地震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的設計和論證工作,並擔任該項目的首席專家。對地震活斷層探測及地震危害性評價的工作方法和規範制訂都做出了他的貢獻。

(四)學術活動與國際合作

丁志峰博士活躍在國內外的學術活動中,與國際同行們交流學術思想,科研成果。他當前擔任IASPEI中國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地震學會地震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2003年在日本舉行的IUGG大會上擔任分會召集人。

1997年起負責中國—義大利雙邊合作計畫,先後七次訪問義大利進行合作研究,並參與國際合作項目UNESCO-IGCP-414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結果,得到了國外同行的高度評價。他還受聘任國際理論物理中心的客座研究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