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記得住的經典故事:西遊記

一生記得住的經典故事:西遊記

吳承恩編著的《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記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取得真經、修成正果的故事。整部小說充滿了神奇的幻想,在讀者面前展開了一個五光十色的幻想世界。《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受到歷代讀者的歡迎,它的故事和人物家喻戶曉,老少皆知。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西遊記》以“唐朝高僧玄奘西去拜佛取經”這一歷史事實為基礎,經過作者吳承恩極具想像力的構思及描寫,塑造了神勇忠心的孫悟空、慈悲迂腐的唐三藏、憨直可愛的豬八戒以及忠厚誠懇的沙和尚等形象,並通過對師徒四人一起去西天取經的艱辛歷程的展現,讚頌了取經人排除艱難的奮鬥精神,鼓舞著人們永不灰心、為達到目標而奮鬥不止。這部小說能幫助學生快速了解相關神話傳說、歷史知識等。

作者簡介

作者:(明)吳承恩 編者:侯穎、郭俊峰

圖書目錄

【一】美猴王·花果山出世
【二】美猴王·三星洞拜師
【三】孫悟空·悟徹菩提真妙理
【四】孫悟空·四海千山皆拱伏
【五】孫悟空·九幽十類盡除名
【六】孫悟空·名注齊天意未寧
【七】孫悟空·亂蟠桃大聖偷丹
【八】二郎神·施威降大聖(上)
【九】二郎神·施威降大聖(下)
【十】如來佛·五行山下定心猿
【十一】玄奘·秉誠建大會
【十二】孫悟空·心猿歸正
【十三】唐三藏·鷹愁澗意馬收韁
【十四】觀世音·收伏熊羆怪
【十五】孫悟空·雲棧洞收八戒
【十六】靈吉菩薩·定風魔
【十七】木叉·奉法收悟淨
【十八】孫行者·五莊觀竊人參果
【十九】孫行者·大鬧五莊觀
【二十】觀世音·甘泉活樹
【二十一】白骨精·三戲唐三藏(上)
【二十二】白骨精·三戲唐三藏(下)
【二十三】豬八戒·義激猴王
【二十四】孫行者·智降妖怪
【二十五】孫悟空·獲寶伏邪魔
【二十六】孫悟空·讓三年故主世間生
【二十七】觀世音·慈善縛紅孩
【二十八】西洋龍子·捉鼉回
【二十九】孫悟空·顯聖滅諸邪
【三十】觀世音·救難現魚籃
【三十一】如來佛·暗示主人公
【三十二】孫悟空·運水解邪胎
【三十三】唐三藏·性正修持不壞身
【三十四】六耳獼猴·一體難修真寂滅
【三十五】孫行者·三調芭蕉扇(上)
【三十六】孫行者·三調芭蕉扇(下)
【三十七】孫悟空·與群聖除邪獲寶貝
【三十八】孫悟空·四眾皆遭大厄難
【三十九】彌勒佛·縛妖魔
【四十】孫悟空·夜間修藥物
【四十一】孫悟空·假名降怪犼
【四十二】孫悟空·遭魔幸破光
【四十三】孫悟空·一體拜真如
【四十四】孫悟空·尋洞擒妖逢老壽
【四十五】奼女·還歸本性
【四十六】孫大聖·勸善施霖
【四十七】孫悟空·大戰犀牛精
【四十八】孫悟空·假合真形擒玉兔
【四十九】唐三藏·功成行滿見真如
【五十】如來佛·使五聖成真
【答案】

文摘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
【故事選自第十七回】
唐僧師徒西行中路過一座觀音禪院,悟空向院主展示錦鑭袈裟。院主見到寶物動了貪心,想放火燒死唐僧師徒,結果放火不但沒燒死唐僧師徒,反倒丟了袈裟。原來袈裟是被附近山上的黑熊精偷去了。悟空找到黑熊精索要袈裟,黑熊精不給,兩人打得難分難解,悟空情急之下去請觀音幫忙。
菩薩問日:“你來何乾?”行者道:“我師父路遇你的禪院,你受了人間香火,容一個黑熊精在哪裡鄰住,著他偷了我師父袈裟,屢次取討不與,今特來問你要的。”菩薩道:“這猴子說話,這等無狀!既是熊精偷了你的袈裟,你怎來問我取討?都是你這個孽猴大膽,將寶貝賣弄,拿與小人看見,你卻又行兇,喚風發火,燒了我的留雲下院,反來我處放刁!”行者見菩薩說出這話,知他曉得過去未來之事,慌忙禮拜道:“菩薩,乞恕弟子之罪,果是這般這等。但恨那怪物不肯與我袈裟,師父又要念那話兒咒語,老孫忍不得頭疼,故此來拜煩菩薩。望菩薩慈悲之心,助我去拿那妖精,取衣西進也。”菩薩道:“那怪物有許多神通,卻也不亞於你。也罷,我看唐僧面上,和你去走一遭。”行者聞言,謝恩再拜。即請菩薩出門,遂同駕祥雲,早到黑風山。墜落雲頭,依路找洞。
正行處,只見那山坡前,走出一個道人,手拿著一個玻璃盤兒,盤內安著兩粒仙丹,往前正走;被行者撞個滿懷,掣出棒,就照頭一下,打得腦里漿流出,腔中血進攛。菩薩大驚道:“你這個猴子,還是這等放潑。他又不曾偷你袈裟,又不與你相識,又無甚仇,你怎么就將他打死?”行者道:“菩薩,你認他不得。他是那黑熊精的朋友。他昨日和一個白衣秀士,都在芳草坡前坐講。後日是黑精的生日,請他們來慶‘佛衣會’。今日他先來拜壽,明日來慶‘佛衣會’,所以我認得。定是今日替那妖去上壽。”菩薩說:“既是這等說來,也罷。”行者才去把那道人提起來看,卻是一隻蒼狼。旁邊那個盤兒底下卻有字,刻道:“凌虛子制”。
行者見了,笑道:“造化!造化!老孫也是便益,菩薩也是省力。這怪叫做不打自招,那怪教他今日了劣。”菩薩說道:“悟空,這教怎么說?”行者道:“菩薩,我悟空有一句話兒,叫做將計就計,不知菩薩可肯依我?”菩薩道:“你說。”行者說道:“菩薩,你看這盤兒中是兩粒仙丹,便是我們與那妖魔的贄見;這盤兒後面刻的四個字,說‘凌虛子制’,便是我們與那妖魔的勾頭。菩薩若要依得我時,我好替你作個計較,也就不須動得干戈,也不須勞得征戰,妖魔眼下遭瘟,佛衣眼下出現;菩薩要不依我時,菩薩往西,我悟空往東,佛衣只當相送,唐三藏只當落空。”菩薩笑道;“這猴熟嘴!”行者道! “丕敢:倒是一個計較。”菩薩說:“你這計較怎說?”行者道:“這盤上刻那‘凌虛子制’,想這道人就叫做凌虛子。菩薩,你要依我時,可就變做這個道人,我把這丹吃了一粒,變上一粒,略大些兒。菩薩你就捧了這個盤兒,兩粒仙丹,去與那妖上壽,把這丸大些的讓與那妖。待那妖一口吞之,老孫便於中取事,他若不肯獻出佛衣,老孫將他肚腸,就也織將一件出來。”
菩薩沒法,只得也點點頭兒。行者笑道:“如何?”爾時菩薩乃以廣大慈悲,無邊法力,億萬化身,以心會意,以意會身,恍惚之間,變作凌虛仙子。行者看道:“妙啊!妙啊!還是妖精菩薩,還是菩薩妖精?”菩薩笑道:“悟空,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行者心下頓悟,轉身卻就變做一粒仙丹。行者變了那顆丹,終是略大些兒。菩薩認定,拿了那個玻璃盤兒,逕到妖洞門口,看時,心中暗喜道:“這孽畜占了這座山洞,卻是也有些道分。”因此心中已此有個慈悲。
走到洞口,只見守洞小妖,都有些認得道:“凌虛仙長來了。”一邊傳報,一邊接引。那妖早已迎出二門道:“凌虛,有勞仙駕珍顧,蓬蓽有輝。”菩薩道:“小道敬獻一粒仙丹,敢稱千壽。”他二人拜畢,方才坐定,又敘起他昨日之事。菩薩不答,連忙拿丹盤道:“大王,且見小道鄙意。”覷定一粒大的,推與那妖道:“願大王千壽!”那妖亦推一粒,遞與菩薩道:“願與凌虛子同之。”讓畢,那妖才待要咽,那藥順口兒一直滾下。現了本相,理起四平,那妖滾倒在地。菩薩現相,問妖取了佛衣。行者早已從鼻孔中出去。菩薩又怕那妖無禮,卻把一個箍兒,丟在那妖頭上。那妖起來,提槍要刺,行者、菩薩早已起在空中,菩薩將真言念起。那怪依舊頭疼,丟了槍,滿地亂滾。半空里笑倒個美猴王,平地下滾壞個黑熊怪。
菩薩道:“孽畜!你如今可皈依么?”那怪滿口道:“心愿皈依,只望饒命!”行者道:“恐耽擱了工夫。”意欲就打。菩薩急止住道:“休傷他命。我有用他處哩。”行者道:“這樣怪物,不打死他,反留他在何處用哩?”菩薩道:“我那落伽山後,無人看管,我要帶他去做個守山大神。”行者笑道:“誠然是個救苦慈尊,一靈不損。若是老孫有這樣咒語,就念上他娘千遍!這回兒就有許多黑熊,都教他了帳!”卻說那怪甦醒多時,公道難禁疼痛,只得跪在地下哀告道:“但饒性命,願皈正果!”菩薩方墜落祥光,又與他摩頂受戒,教他執了長槍,跟隨左右。那黑熊才一片野心今日定,無窮頑性此時收。菩薩吩咐道:“悟空,你回去罷。好生伏侍唐僧是,休懈惰生事。”行者道:“深感菩薩遠來,弟子還當回送回送。”菩薩道:“免送。”行者才捧著袈裟,叩頭而別。
P78-82

序言

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所以能在眾多的文學作品中成為備受推崇的藝術珍品,是圓為四大名著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真實寫照,是特定的歷史時代的縮影,是值得後人反覆體會的精神食糧,它們在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閱讀四大名著是中小學生在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了解中國文化精華,加強自身的文學修養,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產生極其重要的作用。
由於四大名著都是幾十萬字或上百萬字的鴻篇巨著,大多數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完整地閱讀。針對這種情況,為了方便學生更好地閱讀四大名著,我們根據原著選編了《一生記得住的經典故事》系列叢書,其最顯著的特點是:節選出原著中最為經典的故事,並對這些經典故事進行編輯整理,使選編後的作品內容和情節完整、連貫,在學生閱讀本叢書時,可以大大節省閱讀時間,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對於學生必須了解和掌握的原著精彩內容、原著中情節發展的關鍵之處及最能體現人物性格特點的深入描寫,我們在文中畫出直線標出,並做了恰如其分的評點,對文中的好句用浪線標明,逐對較為生僻的文字和詞語加黑處理,做出精確的解釋。最後附有體現原著精髓的創新型閱讀訓練題及相應的參考答案,使學生在輕鬆閱讀的同時,能夠對原著有更好的掌握和更深的理解。通過這些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課餘時間輕鬆掌握原著的精華,深入感受原著的藝術魅力,提高文學素質和寫作水平。
希望學生們在閱讀本叢書後,能夠記住四大名著中最為經典的故事,理解中國文化的內涵,對中國古典名著產生濃厚的興趣。可以想見,這些經典故事將伴隨學生們一生的成長,對他們學習知識,理解社會產生巨大的作用。當他們回憶起童年的閱讀體驗時,那印象最深的也將是本書中的精彩片段。
編者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