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即: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監控法。
重大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監控法(監控法)。 是指在生產(工作)區域內對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作業點採取排查、評估、建檔、立卡等措施,建立監督控制體系,促進隱患整改的民眾性勞動保護方法。
“三卡”
一:安全檢查提示卡。它以表格的形式,分別列出檢查項目和檢查標準(內容)。安全檢查提示卡。 是一種作業現場安全檢查主要內容提示卡,具有較強的針對性、適用性和操作性。解決了工會在安全生產檢查中“查什麼、怎么查”的問題。非常適合大橋局各項目部和工點、是我們主要使用的一種。
二:有毒有害物質信息卡。它以套用主要依據《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等國家制定的技術標準,將各種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物理化學特性,對人體的毒性作用,防護技術與措施等列入卡片中,提示各操作崗位的職工掌握其性能,並有針對性採取防護措施。 有毒有害化學物質信息卡。 主要運用於化工行業。包括事故隱患作業點名稱、危險等級、易發生事故種類、防護措施、監控要求、緊急預案、責任人、檢查周期等內容的提示卡。
三:危險源點警示卡。它的套用主要是在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監控法的基礎上,將危險源點的名稱,危險等級,防止措施,責任人等列入警示上,在易發生事故的危險源點掛牌警示。
那么,怎樣實行“一法三卡”呢?要做到五個到位:
一、思想理念要到位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理念是成功的先驅。要想使“一法三卡”迅速推行並持久深入,首當其衝的是牢固確立五種理念:
一是推行“一法三卡”是施工生產管理題中之意的理念。施工生產管理的首要任務,就是安全生產的管理,而“一法三卡”則正是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載體和科學方法。無數實踐充分證明,只有推行“一法三卡”,才能使安全生產易監控、便預防。因此,各級各類從事施工管理的人員,必須將“一法三卡”工作法的推行工作,作為自己職能範圍和份內之責,盡心竭力,抓緊抓好。
二是推行“一法三卡”是保證施工生產安全的理念。“一法三卡”是通過排查安全隱患、危險源點——確定整改責任人及其時限——適時整改和排除——檢查整改落實情況並查找新的隱患和危險源點,這樣一個循環往復的周期性工作流程,使安全工作始終處於受控狀態,並通過由低級到高級的螺鏇式上升,將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納入規範化、標準化、經常化、科學化的軌道,從而達到施工生產安全無誤的目的。
三是推行“一法三卡”必須群策群力、全員參與的理念。“一法三卡”的重要特徵就是民眾性和廣泛性,一般性工作大多是“自上而下”的安排與部署,而“一法三卡”的推行,既要“自上而下”,更要“自下而上”的監督與防控,即通過職工全員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發現和查找安全隱患和危險源點,及時上報整改,並監督整改落實的情況,從而達到全面防範和預控的目的。因此,必須要宣傳民眾、動員民眾、培養民眾、依靠民眾,真正形成一個人人參與活動,個個出力建言,全員共同防範的安全生產控制格局。
四是推行“一法三卡”必須常抓不懈、持之以恆的理念。推行“一法三卡”工作法,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既不是“一陣風”,也不是“一時行”,必須貫穿於施工生產的全過程、全方位,布控於每一道工序、每一個崗位、每一個細節、每一個人的行為,它是隨工程項目一上馬其施工生產的起點而起,隨工程竣工而終的常項工作,絕不能一蹴而就、淺嘗輒止,必須常抓不懈,持久深入,才能卓有成效。
五是推行“一法三卡”是維護職工民眾生存與發展的理念。安全是人們生存與發展的前提保證,如果沒有生命的安全和身體的健康,一切都是枉然,要維護職工民眾的合法權益,首先就要維護他們的安全與健康,這是“維權”的關鍵之所在。所以各級黨政幹部,尤其是各級工會組織,要將推行“一法三卡”工作法,作為維護職工權益,保障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途徑和舉措,加大工作力度,創造工作成效。
二、組織領導要到位
任何一項工作的成效,均來源於組織領導的程度。同理, “一法三卡”的推行,必須要有強鍵的組織領導和完善的責任體系。
一是建立項目部“一法三卡”領導、監督體系。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書記(工委主任)、副經理和安全總監為副組長,項目部室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 “一法三卡”工作的策劃部署、組織實施、檢查督導和考核評比等。下設四個專項工作小組,即:宣傳教育組,項目書記為組長,安質、工程、辦公室等為成員,負責指導員工的安全教育、知識宣貫、技能培訓、收集員工合理化建議及現場標牌、標語、櫥窗、專欄和“兩圖一卡”的設計製作等;排查辨識組,總工為組長,現場副經理、安全環保部長、設備物資部長為組員,負責對危險的排查、確認、分級、建檔、提出整改意見和對B級危險源監控等;督導檢查組,副書記(工委主任)為組長,調度、安質、團委、辦公室和員工代表為組員,負責檢查督促和評判各項工作的到位程度,監督各級組織成員的工作成效;經費保障組,經理為組長,財務、經營、設備物資為組員,對活動費用進行計畫、審查,確保活動所需。
二是建立隊、班組自查、運行組織。隊除建立與上級對應的組織機構外,著重抓好危險源點監控負責人和勞動保護監察員隊伍建設。一方面,由隊、班組推薦,工區把關,項目認可,對每個排查出的危險源確定專人負責,對負責的C級危險源進行隨時檢查、記載、對不安全狀況有權下令整改、對不安全行為有權制止;勞動保護監察員由全體員工推選、隊里確認後,負責對全隊危險源巡查,收集、反饋員工意見和建議等。
通過這些組織機構的建立、職能的明確和責任的劃分,真正形成一個以項目班子為領導的、安全總監主抓的、各部門通力合作的、全體員工積極參與的上下貫通、左右協調、縱橫交織、全員聯動的網路責任體系,切實達到“三個負責”(領導負責、專管負責、崗位負責)和“三個控制” (自我控制、相互控制、聯合控制),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可靠的組織保證。
三、運作機制要到位
建立健全一系列規章制度,形成一套科學嚴謹的長效機制,是推行“一法三卡”的有效保障。因此,必須建立和實行以下四項制度:
一是要實行隱患排查制度。“一法三卡”是通過排查辨識、評估分級、建檔立卡、運行監控、隱患整改等一系列工作循環往復、改進提高,保證危險源始終處於受控狀態。通過周期性檢查,凡被列入等級的監控點,統一設定安全警示標識牌和安全檢查提示表,做到“一點一卡一台帳”,對每一監控點明確監控檢查責任人和整改責任人。如,C級(工區、班組級)點,班組長為監管第一責任人,安全員具體負責,班組每班必查;B級(項目級)點,由項目領導為監管第一責任人,項目安全員具體負責,班級每班必查,項目每周檢查,A級(公司級)點,公司不定期地進行檢查。每個檢查層次都嚴格落實其職責,並形成詳細記錄,使安全檢查成為日常性的“拉網式”活動,克服安全檢查無手段、無措施、無針對性的問題,避免其流於形式。要通過嚴格排查,找出安全隱患和危險源點,為防患除害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是要實行隱患整改制度。“一法三卡”推行的目的就在於事故隱患的整改與排除。作為推行“一法三卡”主體的工程項目部要成立督導檢查組,項目部每月、工程隊每旬、工班每周、個人崗位每日、進行一次查現場、查台賬、查記錄,查整改的全面檢查,安全檢查提示卡對檢查出來的問題,馬上記錄在案,責任人簽字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後才可消號。要採取項目、隊、工班和崗位四級聯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人人都有檢查和被檢查的權力,人人都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人,從自保到互保,從個體到全員,形成聯動整體。從而使安全生產工作始終處於可控狀態。
三是要實行檢查考評制度。要建立健全考評體系,將推行“一法三卡”的各項指標進行量化、細化,分解到單位、到人頭、到全員、到崗位,尤其是對有關責任人,更要明確其責任與目標。要定期檢查、考核,並評比表彰。每次檢查後要通報檢查結果,評比“一法三卡”紅旗責任區、“最佳受控點”、“優秀安全員”和“十佳監督員”等,為他們授旗、頒牌、發獎金;對工作不力和過錯者提出通報批評並處以適當罰款;把落實“一法三卡”的成效與個人工作政績、評功評獎、推優薦能、獎金補貼相結合、相掛鈎,從而增強各級各類負責人和全體員工的內在驅動力,激發全員參與熱情,形成事事講安全、個個保全全的局面。
四是要實行全員監督制度。實行“一法三卡”的主體是職工民眾,其效果也在於職工民眾,這是該項工作的本質所在。體現了民眾廣泛參與安全管理和承擔相應安全責任的特點。一方面,職工民眾對推行“一法三卡”各級領導機構和責任人員履職情況實施監督和評判;另一方面對施工生產中的安全隱患和整改情況進行監督,並將民眾評判結果張榜公布,發揮督促與鞭策的作用,從而達到群防群治、全員布控的目的。
要通過建立並實行上述一系列規章制度,真正形成推行“一法三卡”的長效機制,引導、激勵和約束人們為確保全全生產出力獻策做貢獻,保證“一法三卡”的推行工作蓬勃掀起,紮實推進,井然有序,卓有成效。
四、職工技能要到位
要推行“一法三卡”,保證安全生產,職工的安全意識與技能是關鍵。因此,要採取集體授課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常識傳授與案例剖析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利用生動活潑,形象直觀的形式,加強全體員工的培訓與教育。在培訓內容上:一方面要注重安全意識的培養,讓大家進一步明確,安全是人們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前提,是保證企業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關鍵,牢牢樹立“生命至高無上,安全責任為天”的理念,使企業全員從我做起、從細處著眼,時時警覺、事事防範;另一方面,要加強安全技能的培訓,組織引導員工學習《安全法》、《勞動保護條例》、《生產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和施工《操作規程》、崗位要求等相關法律法規及業務知識。喚起廣大職工在思想上重視、靈魂上認同、工作中牢記,使大家人人懂規章、個個講規範,按章做事,依章監控。
五、經費保障要到位
在推行“一法三卡”的工作過程中,無論是宣傳教育、技能培訓、警示牌的製作,還是對安全隱患的整改、防護器具設施的購置配備等等,均需要適當的經費保障。所以,工作伊始,就要做好預算,按照有關規定和比例,提取提足用於安全生產的活動經費,建立推行“一法三卡”的專項資金,加強管理、合理控制,保證活動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