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師

一字師

一字師,成語,意思指訂正一字之誤讀,即可為師。亦指更換詩文中一、二字的老師。典出五代·王定寶《唐摭言·切磋》:五代著名詩僧齊己一次在下了一夜大雪的早上,發現有幾枝梅花已經開了,覺得開得很早,為了突出一個“早”字,便寫了一首《早梅》詩,其中有兩句是:“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他對這兩句詩很滿意,便高興地拿著這首詩去請教詩友鄭谷。鄭谷看了幾遍後評點說:“數枝梅花開已經相當繁盛了,不足以說明‘早’,不如把‘數枝’改為‘一枝’更貼切。”齊己聽了,認為改得很好,欣然接受,並向鄭谷拜謝,後人便稱鄭谷為齊己的“一字師”。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成語資料

【成語】一字師

【注音】yīzìshī

【釋義】指訂正一字之誤讀或更換詩文中一二字者,即可為師。後來用此稱呼善改詩文的人。

【用法】作賓語;指改正一個字的老師

【結構】偏正式

【同韻詞】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春蠶抽絲、捻著鼻子、紅豆相思、聚而殲之、不得已而為之、執法無私、不了了之、挖空心思、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年代】古代

【同義】一字之師

成語出處

五代·王定寶《唐摭言·切磋》載李相讀《春秋》,叔孫婼之“婼”應讀“敕略切”,李誤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慚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禮,號曰‘一字師’”。

成語故事

1、唐朝詩僧齊己作了一首《早梅》詩,其中有“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的句子。鄭谷說,“數枝”不能突出“早”字,不如改為“一枝”好。齊己嘆服。當時讀書人稱鄭谷是齊己的“一字師”。

2、元朝時期,薩天錫送濬天淵入朝,有“地濕厭聞天竺雨,月明來聽景陽鍾”之句,很多人都夸好,只有山東一個老叟認為應將“聞”改為“看”,薩天錫問為什麼要這樣改,老叟說:“唐人有林下老僧來看雨。”薩天錫俯首拜他為“一字師”。

成語示例

姐姐真是“一字師”了!從此只叫你師傅,再不叫姐姐了。(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八回》)

同名文章

【原文】:一字師

鄭谷①在袁州,齊己②因攜所為詩往謁焉③。有《早梅詩》曰:“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谷笑曰:“‘數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則佳。”齊己矍然④,不覺兼⑤三衣⑥叩地⑦膜拜⑧。自是⑨士林⑩以谷為齊已“一字之師”。(選自《五代史補》〕

【注釋】:

①鄭谷:唐朝詩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人。

一字師一字師

②齊己:唐朝詩僧,本姓胡,名得生。

③謁焉:拜見他。謁,拜見(地位或輩分高的人);焉:他,代鄭谷。

④矍(jué)然:驚訝的樣子

⑤兼:提起,整理。

⑥三衣:佛教僧尼的大衣、上衣、內衣三種法衣合稱三衣,指衣服。

⑦叩地:頭觸地。

⑧膜拜:舉手加額,長跪而拜,表示及其恭敬的行禮方式。

⑨自是:從此。

⑩士林:舊時稱讀書人叫學士;士林,即指眾多讀書人。

【譯文】:鄭谷住在袁州,於是齊己帶著自己的詩作前去拜見他。詩作中有一首《早梅》寫道:“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鄭谷看了笑著說:“‘數枝’不能表現出早意來,不如用‘一枝’更好。”齊己驚訝不已,不由得提起三衣,舉手加額,長跪而拜。從這以後,讀書人把鄭谷看作齊己的一字之師。

【啟示】:我們在寫作中要注意精心推敲字句,能讓句子更加生動傳神。另外,要像齊己一樣虛心聽取接受別人的建議。

開放拓展

故事1

大居守李相讀《春秋》,把叔孫婼的“婼”(chuò綽)字誤讀為“ruò”字音。每天讀一卷,一個小吏在旁邊侍候,常有不高興的神色。李相奇怪地問他:“你經常讀這書!”回答:“是的”。“為什麼聽見我讀到這裡就神色沮喪?”小吏拜了一拜說:“過去我的老師教我讀《春秋》時,他把‘婼’字讀成‘綽’字音,現在聽您讀‘婼’字為‘ruò’字音,方才醒悟到自己以前讀得不對。”李相一聽,說:“不對。我沒老師教我讀,是照著書上注文讀的,肯定是我錯了,不是你錯了。”經過核查,發現書上的注文果真不對。小吏委婉曲折地做了解釋。李相很慚愧,拜小吏為師,叫“一字師”。

故事2

高適,字達夫,德州蓨(今河北景縣)人,也是唐代的傑出詩人。早年久留邊疆,熟悉軍事生活,所作多邊塞詩。其詩大多意境雄渾,情調蒼涼,間有清麗俊秀的詠景佳作。一天,高適赴外地視察,路經杭州清風嶺,觀月賞景,詩興大發,就在僧房裡寫了一首詩:“絕嶺秋風已自涼,鶴翻鬆露濕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寫完他就繼續趕路。途經錢塘江時正值月落,高適細看江潮,發現月落時,江潮隨風而退,只有半江之水。他想到自己用“一江”之水來描寫月夜之時的江潮,顯然不符合實際情況,便在視察歸來時,專門去僧房改詩。可是,一踏進房門,便看見這句詩已被人改過來了。高適感到很納悶,忙問是誰改的。僧人告訴他,在他去後不久,有一官員從此路過,偶然看見了這首詩,連聲讚嘆,但惋惜詩中的“一”字用得不如“半”字準確,便不待作者回來相商,徑直給它改了。高適暗暗稱奇,心想:“這人真是我的一字之師!”後來他多方打聽,才得知那位改詩的官員是赫赫有名的大文學家駱賓王。

故事3

楊萬里,字亭秀,號誠齋,吉水(今江西)人,南宋詩人。楊萬里的詩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人稱南宋四大家。其詩善為“楊誠齋體”,不堆砌典故,構思新巧,語言平易自然,自成風格,有《誠齋集》傳世。傳說有一天,楊萬里在館中與人閒聊,談到晉朝間,就說起有個文學家兼史學家叫於寶的怎么怎么,旁邊有個小吏插話說:“是乾寶,不是於寶。”楊萬里感到很奇怪,便問他:“你怎么知道叫乾寶?”小吏找到韻書,遞給楊萬里看。果然韻書里“乾”字下面清清楚楚地註明:“晉有乾寶”。楊萬里一見大喜,非常感激地對這個小吏說:“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師呀!”

以上二例為有一字誤讀而經他人匡正的例子;以下事例均為有一字運用欠妥而經他人改良者。

故事4

北宋文學家范仲淹在浙江桐廬做太守時,因敬仰東漢隱士嚴子陵,特地在桐廬宜春江給他建造了祠堂,並寫了篇《嚴先生祠堂記》,文中有一首讚頌嚴子陵的詩:“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文章寫成後,范仲淹把它給友人李泰伯看。李泰伯讀後說:“‘雲山’‘江水’等詞,從內容上說,很宏偉;從用語上說,極有氣派,而下面用一個‘德’字接它,似乎顯得侷促,換個‘風’字怎么樣?”范仲淹聽後,把詩再低低吟誦一遍:“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果然味道大不相同,“風”有“風傳千里”“風流千古”的意味,因此更能反映對嚴子陵崇敬的意思。范仲淹連忙稱謝,拜李泰伯為“一字師”,並以一千兩銀子作為酬答。

故事5

元代蒙古族詩人薩都剌,字天錫,號直齋,雁門(今山西代縣)人,詩作風格清婉,多寫自然景物,間或寫民間疾苦,著有《雁門集》。有一次,薩都剌寫了一聯詩:“地濕厭聞天竺雨,月明來聽景陽鍾。”吟喔再三,頗為自得。有個老人看見這聯詩後,連連搖頭,不以為然。薩都剌一見此情,知道老人定有高見,便虛心向他討教。老人說:“這一聯詩,寫得的確不凡,摹景狀物,別有意境。只是上半聯已有一個‘聞’字,下半聯又用一個‘聽’字,字雖有異,卻皆隱‘耳’意。恰犯詩家大忌。”薩都剌豁然大悟,忙問:“依您之見,改什麼字為好?”老人不慌不忙地答道:“唐人詩中不是有‘林下老僧來看雨’的佳句嗎?不妨把其中的‘看’字借來一用。”薩都剌試著把“聞”雨改為“看”雨,仔細玩味,覺得果然更好。上半聯的“看”字隱“眼”意,下半聯的“聽”字隱“耳”意,不僅更符合詩的“工對”,而且愈發顯得情景交融,有聲有色。薩都剌急忙上前施禮,稱老人為“一字之師”。

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謙虛好學的人,隨處可得“一字師”。這種事古代有,近現代也有。

故事6

1935年,著名書畫家王一亭先生受虞山某氏之託抄寫百花詩。在寫到其中一首藤花詩時,誤將“茸”字寫成了“葺”字。當時有一位客居常熟逍遙遊公園的新華藝專畢業生,時才25歲的金塵僧見到了王先生的筆跡後,毅然提筆寫下了一首名為《戲呈白龍山人王一亭文》的詩寄給了這位藝壇老前輩。詩是這樣寫的:“丹黃甲乙究瑕疵,自昔曾聞一字師;那許紫茸成紫葺,先生想未橪吟髭。”指出王老先生在抄詩時未經思索細辨就信手寫了這個錯字。事隔不久,一首名為《七律·奉酬塵僧先生》的答謝詩送到了金塵僧的案頭。詩云:“多君隻字摘瘢疣,極目天涯未易求。自省衰年多事僨,頻經塵劫念生浮。搖毫愧向碑三宿,得句疏慳酒一甌。半偈有緣共佳話,闌乾倚遍海雲瘺。”海雲瘺,正是王一亭先生書屋之名,這首詩就是年逾古稀的王先生寫來的,詩中表示了他對這位一字之師的真摯酬謝。其勤奮好學,勇於改過的謙謙君子之心,躍然紙上。

故事7

20世紀40年代初,重慶公演郭沫若編寫的話劇《屈原》,正好郭沫若本人也在那裡看戲。台上扮演嬋娟的演員張瑞芳念著痛斥宋玉的台詞:“宋玉,你辜負了先生的教誨,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郭沫若聽到這裡時,總覺得這句台詞缺了點味道。隔天,他就與張瑞芳交談自己的感受,打算把那句台詞改一改。這時,旁邊扮演釣翁的張逸生插了一句嘴:“‘你是’不如改成‘你這’,‘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就夠味些了。”郭沫若品念著這句話,發覺果然生色不少,高興地採納了張逸生的意見,並尊稱他為“一字之師”。為此,學識淵博的郭沫若還特意地寫下一篇短文附在劇本後面。

故事8

吳玉章在1942年曾寫了一首《和朱總司令游南泥灣》的詩。詩中用“縱橫百餘里,‘回亂’成荒地”兩句描述了當時的南泥灣的狀況和歷史。句中的“回亂”指清朝年間,南泥灣一帶回民起義,遭到清朝政府的殘酷鎮壓,從此南泥灣更加荒涼。後來,《紅旗飄飄》編輯要用這首詩,吳玉章應允了。他正抄寫這首詩,服務員小張在一邊看一邊搔著頭皮,思索了好一會,說:“‘回亂成荒地’這句不妥貼,您雖然在‘回亂’上加有引號,但從字面看,還是把南泥灣的荒廢歸咎於回民起義了。”吳玉章一聽,忙停下筆謙遜地討教:“對,你提得好,這句是不妥,你看怎么改才好?”隨即,吳玉章把身邊的工作人員也找來參加他們對這句詩的研究,最後定稿時把“回亂”改為“剿回”二字。這一改,揭示出南泥灣的荒廢是封建統治者鎮壓人民起義造成的,使讀者看到了歷史的真面目。事後,吳玉章同客人們談到這位才十六七歲的小服務員時,不無感慨地說:“他是我的一字師啊。”

故事9

1957年1月,毛澤東讓袁水拍約臧克家去他那裡談談。席間,談及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這首詞,臧克家問毛澤東,“原馳臘象”的“臘”字應該怎么講,並說現各人的理解不同。毛澤東聽了,謙虛而又有點疑問地徵詢他的意見:“你看應該怎么樣?”臧克家答道,“臘”字不好講,改成“蠟”字就好了,“蠟象”與上面的“銀蛇”正好相對。毛澤東欣然接受:“那你就給我改過來吧。”

故事10

20世紀40年代初,重慶公演郭沫若編寫的話劇《屈原》,正好郭沫若本人也在那裡看戲。台上扮演嬋娟的演員張瑞芳念著痛斥宋玉的台詞:“宋玉,你辜負了先生的教誨,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郭沫若聽到這裡時,總覺得這句台詞缺了點味道。隔天,他就與張瑞芳交談自己的感受,打算把那句台詞改一改。這時,旁邊扮演釣翁的張逸生插了一句嘴:“‘你是’不如改成‘你這’,‘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就夠味些了。”郭沫若品念著這句話,發覺果然生色不少,高興地採納了張逸生的意見,並尊稱他為“一字之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