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侘整體茶室

簡介

公司名稱:廣州一侘文化產業有限公司
經營產品:一侘整體茶室定製
公司性質:私營企業
公司地址:廣州市番禺區橋南街淘商城創意園A座二樓
願景:圓夢,每個人心中的茶室空間。
使命:做中國茶室文化的傳承者。

品牌介紹

一侘整體茶室是廣州一侘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一項為傳承中國茶文化、實現中華文化新輝煌的中國夢而成立的文化產業項目。
廣州一侘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開發、設計、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綜合型企業。
一侘以“清靜無為,厚德載物”為品牌定位,順應環境,空間,光影等現實條件,為茶人營造一隅清淨恬適的茶空間。一侘以圓夢每個人心中的茶室空間為願景,造就大眾文化共享,讓茶室不再是文人墨客的專屬空間,無需您操心費神,只要你喜歡茶文化,一侘就能幫你快速打造一間茶室。一侘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創設計,長期研究唐代、宋代等文人雅士的空間布局及環境,注入琴棋書畫文化精髓,在研發過程中,一切以使用者為設計的出發點,讓空間設計更加貼近生活。

品牌理念

一茶,一空間。曾想過,在這繁華的喧囂中,有這樣一處空間,汲水,烹茶。在杯中,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看那山川景象,人生,美好。一侘.只為一杯茶的氛圍,以”一”為初心,以專業的茶文化精神,旨在讓茶回歸本質,進入日常生活中,聆本意,釋本質,喚醒自我對本質之美的感悟。在天地方圓間,通過茶,器,木藝,花,香的融合為茶人營造一隅清淨恬適的整體茶空間。一個簡約與脫俗的茶室,使其成為您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身在其中,不受打擾,靜靜的投身於對美學的崇拜里。一侘的品牌理念“清靜無為,厚德載物”。

一侘整體查獲四一侘整體茶室

一yi

一者,萬物之始也
從天地自然之中
回歸本真,方能清靜無為
在人生觀中
“清淨”是一種社會生活方式
而“無為”則是一種立身處世的態度和方法
要“順天之時,隨地之性,因人之心”
看清無常,注重本心
順應環境發展
只有真正達到這樣“清淨”狀態
即使在喧譁鬧市也能保持內心的一份寧靜

侘cha

一種美學意識
描繪的是殘缺之美
不圓滿,質樸的,陳舊的,簡潔的
其實這種黯然之美
也是身為人對天地間的謙遜與尊敬
包容與接納
如《周易•坤》中說到:
“君子以厚德載物”
茶人君子似大地之寬廣深厚承載萬物
正如“侘”的思想
雖殘缺卻能容天下

一和侘

有著對立統一的關係
“缺陷與圓滿”在天地萬物中
某些看是“缺陷”的總會在另一面
看卻又會是“圓滿”
一侘,洞觀兩者內在,將其結合
以清淨無為,厚德載物的思想
順應環境,空間,光影
為茶人營造心手閒適的茶空間。

產品介紹

一侘整體茶室,專注於茶室空間定製,項目面向全國,有茶會所,商業茶空間,茶書院,茶品牌專賣形象店面,物業VIP接待茶室等。
一侘從設計定製、銷售及服務一體化運作。設有開發設計、行銷策劃、網路運營三大核心團隊。建有七大系列的茶室體驗空間、線上商城、一侘茶會及茶書院。線上推廣線下體驗,一侘為你打造的不僅是一個優雅舒適的茶室空間,更是一個會做生意的平台。
茶空間市場屬於新興的專業項目,一侘整體茶室作為茶文化行業細分的先行者,茶文化傳承者,整合茶各方資源,讓客戶不用勞心勞力去找裝飾公司設計施工,找茶桌、茶器,掛畫……一侘將與茶相關的一切元素整合,讓客戶拿到鑰匙,打開門的時候,看到的就是一處集茶、器、香、花於一體的生活美學空間。

產品優勢

專注

一侘只做茶室空間,也是國內最早專業從事茶空間定製的團隊。

傳承

一侘是專業做中國茶空間,傳承中國茶文化,倡導“質樸、融和”的茶文化美學,和“清靜無為,厚德載物”的茶文化理念的生活方式。

健康

“清靜無為,厚德載物”是一侘的品牌理念,我們希望現代的都市人能在一侘茶室,身心得到真正的閒適,注重本心,釋放自我,回歸本質,順應自然。

快速

一侘集開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一體化運作,專業的茶文化團隊、設計團隊、網路運營團隊、自有紅木家具生產線等等,對客戶需求快速反應,快速定製。

省心

一站式的定製服務,交付即享茶,更有專業茶、花、香道的基礎培訓。

獲獎榮譽

2016廣州茶博會《第二屆君子四雅茶空間設計大賽》銀獎單位;
2016年深圳茶博會《第三屆茶與築國際茶空間設計大賽》最喜愛茶空間人氣大獎;
2016年深圳茶博會《第三屆茶與築國際茶空間設計大賽》創意獎。

七大主題茶室

宋將閒居-靜坐

一侘整體茶室一侘整體茶室

“茶興於唐,而盛於宋”,宋代是中華茶文化的興盛時期,茶文化在唐代形成的基礎上得到了更進一步發展。
中國茶文化發展歷程中,唯有宋代茶文化堪稱精絕,上升到無所不臻的至高境界,尤其是將生活美學發展到極致的宋朝,到如今也是被看作是優雅自在,猶如神仙的生活方式。
靜,是道佛都倡導的一種大境界,靜坐可以澄清思慮,增進健康,是修養身心的一種重要方法。
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提出了茶對人的精神世界作用是“祛襟滌滯,致清導和”,“沖淡簡潔,韻高致靜”“厲志清白”。
“宋將閒居”從宋詞人蘇軾《司命宮楊道士息軒》里說:“無事此靜坐,一日似兩日。提出“靜坐”一詞作為設計主題,閒時沉下心來,暫時擯棄了瑣事煩憂,只是這么靜靜的坐著,反省思量,修身養性,一日仿佛有兩日那么長,且你這一日所收穫的,無論於身於心,都足以值平時兩日,你過了一日,就像是過了兩日。
閒觀花開花落,漫看雲捲雲舒。
一侘旨在讓宋式閒適的人文生活回歸平常中,以極簡美學為指導,打造“宋將閒居”茶室空間,以黑紫檀紅木為材,柔和宋式及現代家居設計精髓,造出樸實大氣,剛中帶柔的宋將系列茶台、博古架,以黑色色調的宋式家具為主體,營造出素簡空敞,正氣靜穆的宋式茶空間。
質樸內斂,沉穩安放,正合心意。
空間內婆娑的幾支綠竹,花幾擺放的盆景,一幅《對弈圖》掛畫,茶台上一縷青煙,古樸生幽的茶具,讓人置身於歐陽修《新開棋軒呈元珍表臣》詩中的情景中:

竹樹日已滋,軒窗漸幽興。人閒與世遠,鳥語知境靜。春光靄欲布,山色寒當映。獨收萬慮心,於此一枰競。讓現實中的人們走進“宋將閒居”茶空間裡,身心得到歸屬。“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身心所處是宋朝聖賢文人的生活方式。
於身體來說,這是都市裡的歸隱;於心靈來說,這是對生活美學的皈依。使生活中的自己從繁重的工作中釋放出來,緩解疲勞,或排遣時光,品味生活。只踏實坐著,翻幾頁書,品一壺清茶,享受精神的悅讀,就十分美好!

草木山間-初見

一侘整體茶室一侘整體茶室

“茶”字拆解,一草一木,人在草木中間,多么奇妙的漢字組合啊。人離開草木的滋潤,肉體就會躁動、焦慮,進而精神乾竭,整個人也會萎靡,無趣。當我們行走在青山綠水之間,身心會感到愉悅,雙眼得到滿足,愜意無比。
但是我們在這水泥森林裡居住,肉體不能時刻與那草木相處。我們應該如何去排解內心的彷徨呢?我們找到了喝茶方式,茶是中國人與天地四時宇宙自然溝通的一個媒介。對我們來講,茶是打破都市水泥叢林去接地氣的方式,是讓生命從容健康的一個媒體。西方人喝咖啡是沒有四季劃分的,中國人喝茶卻要根據四季天氣的變化,選擇不同的茶來調節身心。一杯茶之間有太多的道理,人歸草木間,喝茶就像回歸田園,是一種安頓內心的狀態。
我們是否可以在自己的居住,工作空間去感受草木的詩情畫意?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一侘整體茶室可以做到,為您圓夢。因此我們築造了“草木山間”茶室空間,讓您坐在其中,通過茶水的滋味去感受草木的氣息。在“草木山間”茶室里,我們布置了一套原木根雕茶台椅,當您坐在茶台前,那烏木大板桌面,沒有精雕細啄的花紋,古樸的木紋在向茶者訴說光陰的流動。還有茶桌中間的天然的裂紋,我們用小植物,小石頭,青苔鋪就了一幅美麗的山水長卷,當您喝茶時,就好像置身於自然山間,看到了森林、河流、沙灘,聞到了雨後的清新氣息……
草木是有氣脈的,所以茶才有靈魂。草木不會說話,卻把味道交給你,把心交給你。泡一壺茶,去觀看到綠茶的葉子在陽光的水中幾沉幾浮,終於靜靜地釋放它美麗的芽尖;我們看到普洱放入紫砂壺中一點一點地釋放,在翻騰的沸水中漸漸喚醒。那茶湯的滋味,如戀人當初遇見時的美好,那原木的茶桌,沒有過多的裝飾,簡單樸實,一切只如初見,本真自然。

自在喜舍-清心

一侘整體茶室一侘整體茶室

佛說心自在則法自在——《大乘寶雲經》:“不隨於心。能為心師。以心師故。則能得為。一切法師。若能於心得自在者。則於諸法。而得自在”。心自在則見喜,見喜則心自在。我們以生活禪為思想,建造了自在喜舍茶空間,提出“清心”題。
禪和茶在佛教當中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喝茶講禪,茶道又與禪相結合,所謂禪茶一味,就是要通過茶去領悟禪的定義。所以我們希望通過茶去體驗生活禪學,現如今推行的生活禪就提倡:做本分事,持平常心,成自在人。
唐代趙州觀音寺高僧從諗禪師,人稱"趙州古佛",他喜愛茶飲,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歡用茶作為機鋒語。從諗禪師有個著名的公案:吃茶去!相傳每個到禪寺的人都來問禪師,如修禪,每次趙州和尚都是一句話:吃茶去!禪宗講究頓悟,認為何時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極平常的事物中蘊藏著真諦。茶對佛教徒來說,是平常的一種飲料,幾乎每天必飲,因而,從諗禪師以"吃茶去"作為悟道的機鋒語,對佛教徒來說,既平常又深奧,能否覺悟,則靠自己的悟性了。趙州和尚用"吃茶去"來提醒人們要在本分的事情中去體會禪的道理,禪不離本分。最美妙的東西就是你身邊的事情,那些你現在就能做的,你自己能夠做的小事情。
禪宗的八祖馬祖禪師,說過一句話:"平常心是道"。事來就應,不思慮,不計較。蘇東坡曾寫詩“八風吹不動,獨坐紫金蓮。”法師評價“放屁。”蘇立即做船去見法師,可見沒做到“八風做不動”,“一屁就過來了”。禪師“飢來吃飯,困來及眠。人家很奇怪,這么簡單的事情,是每個人每天都在做的啊,怎么就是修行了呢。但是這也是修行。很多人吃飯時百般思量,睡覺時千般計較。雖然是平常心,但是最高的要求。
所謂“自在”,就是自由自在。做“自在人”是佛教所追求的理想狀態,最高境界。《心經》的第一句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么怎樣才能成自在人呢?禪宗里描寫“終日吃飯未曾嚼著一粒米,整日行走未曾踏著一片地。”這裡講的就是不著相、不住相的意思。你吃飯,卻不會被米粒所住,不會一粒一粒地去數,去追蹤它的走向和所在;走路也是一樣。否則該是多么可怕。修禪並不是要你躲到什麼深山老林里去,好象這樣就不會被外境干擾了。其實就算到了深山老林裡面,要是心不淨的話,所產生的種種妄想可能比凡塵中更多。所以心淨了,才能佛土淨,心不淨到哪都躲不掉。所以在這個花花世界裡,如果你能做到對境不起心、不起念、不著相,那你就自在了。
因此我們以茶為生活基本方式,從當下做起,從喝茶的生活行為中去感悟,在現實茶空間裡,同樣可以茶語清心,心若冰清,天塌不驚,神怡氣靜。最後我們引用趙朴初的飲茶詩《茶詩入禪二首》之一《吃茶》:

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曉園映月—共語

一侘整體茶室一侘整體茶室
來對往,去對回。雨雪對風霜,松梢對竹葉,草舍對柴扉。潮漲落,月盈虧。暮色對朝暉,窗前鶯共語,簾外燕雙飛。小時學的這首對子歌您還記得嗎?一侘將其築造完成,曉園映月茶室,以“共語”為題,讓您擁有一茶庭,不問人間事。在此間,無論如何忙碌,手邊總可以有一杯茶,除了解渴,亦可養心。在某一瞬間,如坐草木之間,時光靜好,與君語;細水流年,與君同;繁華落盡,與君老。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時光。
曉園映月茶室為現代新中式風格,整體裝飾都採用環保材料,“0甲醛”“0油漆”的茶室原木家具,天然的草編牆紙,劍麻地毯,還有小院的竹籬笆牆,都是為了遵循自然,崇尚健康的生活理念,新中式禪意的茶台,結構簡潔,厚重大氣,原木與棉麻坐墊結合的桌椅,坐感舒適,輕鬆休閒,陳列架放棄了傳統博古架的複雜,只用簡單的一筆回形紋飾,讓您把最心愛的器物有了展示的舞台,園子裡,那首對子歌里的松梢、竹葉、草舍、柴扉一一展現,倚窗看燕雙飛,鶯共語。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人生難得擁有三兩知己。閒暇無事之時,相邀於此,茶庭書齋,望閒雲野鶴,觀雲捲雲舒,拋卻暫時的浮華世事滄桑,清茶半盞,與君共語似水流年,與君笑談江山如畫,與君夜話無雙風華。

竹院清風—聽風

一侘整體茶室一侘整體茶室

日長何所事,茗碗自齎持。料得南窗下,清風滿鬢絲。
唐寅茶畫《事茗圖》的自題詩,此圖描繪文人雅士夏日品茶的生活景象。開卷但見群山飛瀑,巨石巉岩,山下翠竹高松,山泉蜿蜒流淌,一座茅舍藏於松竹之中,環境幽靜。屋中廳堂內,一人伏案觀書,案上置書籍、茶具,一童子煽火烹茶。屋外板橋上,有客策杖來訪,一僮攜琴隨後。具體而形象地表現了明代的茶藝思想,主張契合自然,茶與山水、天地、宇宙交融。
竹院清風茶室,借《事茗圖》為背景,以“聽風”為主題思想,營造出“竹窗風細細,花榭日融融”清涼休閒小院之境。
以現代建築空間為載體,在方正的空間內劃分為門廳,中庭,小院三處功能區域,整體空間用天然草編牆紙,生態免漆原木線條去呈現溫暖色調。推門而進,門廳以江南花窗為隔斷,通而不透,以窗借景,小院竹影婆娑,搖曳生風,頓感清涼。中庭為茶室功能區,主角是一侘清風系列原創非洲檀香紅木茶台,一對陳列櫃,線條直線流暢,簡潔穩固,明式與現代簡約風結合,讓茶人置身其中,神情氣暢,毫無負擔。茶台是為茶席設計了一個舞台,茶器盡情在上面表演,表達了茶人內心,展現茶的魅力。步入小院中,礫石,籬笆牆,竹林,那青石水缸潺潺流水,身心得以寧靜。
閒暇時,坐在竹院清風茶室里,放鬆的泡一壺清茶,一本喜歡的書,聽著掠過竹林里細細的風聲,美哉!

南山妙境—觀山

一侘整體茶室一侘整體茶室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這首詩田園詩給了我們現代社會人們無盡的嚮往和啟示。詩中寫出自己心與世俗遠離,所以身在塵世,而心能感受超塵絕俗的真趣。自己雖構屋居住人間,但沒有世俗車馬往來的喧鬧。這是因為自己的心遠離塵俗,所以即使身居鬧市,也如同在偏遠的地方一樣,不受干擾。“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中的千古名句,蘇軾曾說:“因採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這兩句是說無意中偶見南山,從南山勝境和悠然自得的心情,與自己隱居的生活中,感受到真意妙趣。日落時分,山景尤佳,飛鳥相伴而還。萬物各順其自然,這裡有很深的奧妙,欲辨而忘其言不能辨。
如今人們身處煩雜的現代社會中,內心對遠古淳樸自足的理想社會的嚮往,大量的人群湧入終南山脈,想在此過著隱世的生活,尋找隱士神仙,山野的平靜終被打破。然而山中物質條件的缺乏,人煙罕跡,清貧艱苦,又有幾人能在此真正的生活下去。有人指出,當前已不具備產生隱士的條件。因為我們畢竟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凡夫俗子,我們有有親人要照顧,有朋友需要交往,有理想需要追求。
我們是否可以學習陶淵明一樣結廬在人境,悠然見南山?一侘整體茶室為身處塵世的我們創造了這樣的居所——南山妙境茶空間。在這裡,無需拋下現實生活,不用羨慕那些隱士,不用過著山上清苦的生活。在鬧市中,這樣的一處隱世居所,無車馬喧,讓自己心與世俗遠離,可以追求自己內心的隱世。看著那線條精簡的中式茶桌,靜靜的坐在其中,被茶水、字畫、器物滋潤著,身心俱得滿足,這一切都是是自己的嚮往和努力追求的結果。
南山妙境中,悠然自得,觀外面的山無意中的偶,又見內心的山,心與境意合了。

觀古方庭—玩古

袁宏道說:人情必有所寄,然後能樂!

一侘整體茶室一侘整體茶室

人的感情必須有所寄託,然後才能快樂。才能消遣那些寂寞的日子。有人以下棋對弈為情感的寄託,有的以聲色犬馬為寄託,有的以鑽研技藝為樂,有的以寫文章為樂。人的感情正是因為有所寄託,才不會感到空虛泛濫。
每見無寄之人,終日忙忙,如有所失、無事而憂,對景不樂,即自家亦不知是何緣故,這便是一座活地獄…大抵世上無難為的事,只胡亂做將去,自有水到渠成日子。
寄託於物,放眼時間,真是不甚枚舉,有人愛上網打遊戲,有人愛泡酒吧,有人愛釣魚....等等。然而,人世間最能陶冶人情操、使人淡定自如、悠然生活的無疑就是茶與器物。古器物沉穆、厚重的歷史氣質,給人穩定感。觀者心靈也隨之沉靜,極易致人寧和。所以說文化情趣是身心的保鮮劑,以寄情於物,與茶結合的形式培養一種良好的生活方式,找到工作生活與興趣間的平衡。
建一方淨室,置一茶几,陳幾種快意書,古鼎焚香,信手寫漢書幾行,隨意觀幾幅古畫,把玩幾件器物,正應了《閒情偶寄》中曰:“是無情之物變為有情”。當您走進觀古方庭中,您會切身感受這個由器物構建的生活美學空間裡,現代與古典的完美結合。新古典主義的中式茶桌,厚重大氣,一對博古架對稱擺放,讓古器有了展示的舞台,主人椅與博古架頂部上揚的書卷設計,頓感生動活潑,書香滿屋。茶室的牆壁上的格子櫃,增加了收納空間,小件茶器可以整齊擺放,方便取用,器具有了溫暖的家,是主人惜物的具體表現。
在這一方茶庭中,最大的幸事,在某一天,遇到好茶,好水,好器,好友,與子品茗,賞玩諸器,古今對話,共賞清趣,樂活人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