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藝術隨筆 內容簡介
在本書中,馮驥才回顧了自己的繪畫經歷即與繪畫的一段因緣,以及他本人對於繪畫藝術與文學藝術的思考。馮驥才藝術隨筆 本書目錄
硯農自語硯農自語
我心中的文學
我非畫家
關於藝術家
藝術在哪裡
遵從生命
表白的快意
胸無成竹的快樂
以假當真
浪漫的靈魂
秋天的音樂
感覺
天籟
浪漫的靈魂
維也納森林的故事
散漫的天性
親吻春天的姑娘
咖啡香飄三百年
斷送冬季
永遠的吻
短命的天才
百水的怪樓
如夢的瓦豪
西方的書法家
沉醉於星空的斷想
藝術永無定評
靜止的輝煌
義大利斷想
原作的力量
重光西斯廷
永恆的敵人
最古老的紙畫在哪裡
靜止的輝煌
御影堂上的雲影與濤聲
在大阪美術館內的斷想
平山郁夫的境界
享受這片月光
文學的生命
在兩種無可奈何之間
感受散文
趣說散文
享受這片月光
畫池中物
談“悟”
順應與反叛
我與阿城說小說
小小說世界導遊
解放小說的樣式
我為什麼寫《三寸金蓮》
關於《陰陽八卦》的附屬檔案
文化眼光
文化四題
文化收藏
文化眼光
年文化
話說中國畫
話說中國畫
畫飛瀑記
畫枝條說
天一閣觀畫記
台北故宮看畫小記
為藝術的聖潔而戰
丁聰寫意
升華之美
邊看邊說
天后宮剪紙
天后宮與天津人
三地年畫目擊記
倒提金燈曲
附錄
馮驥才略年表
馮驥才文學與繪畫作品目錄
馮驥才藝術隨筆 文章節選
硯農自語
我被迫成為作家,卻天生一個畫家。此中原故,曾在一篇《命運的驅使》中述及。這裡只談我的繪畫經歷,亦我與繪畫的一段因緣是也。
我自幼酷愛繪畫。未識字之前,便將心中種種故事畫成圖像,塗鴉於各處,固然惹人生厭,卻見形象之想像乃我先天之素質。上學後,各科作業成績平平,惟美術課分數始終居於全班之首。美術教師視我為天才,各科教師皆搖頭嘆息。看來"天才"都是有缺欠的人--君看到此處,不妨一笑了之。
我祖籍寧波,世代為商,不重藝術。家中人皆與書畫無緣。然母親一族,沾染書香。其家在山東濟寧,地曠人稀,山水交錯,文化獨異。外祖父為官宦,與康有為等人過從甚密,辟城角荒地為園,堆石栽木,以筆墨相娛,故我家所藏康有為信手所書手卷條幅竟有數十之多;外祖母來自蘇州,性情清雅,好書嗜讀,有過目成誦的本領。我一位姨娘,名叫戈長立,自小從師學習指畫,稟賦非常,可惜由於參加革命黨而被殺害於南關太白樓下,時年僅三十歲。我曾在舅父家見到她的兩幅未托裱的水墨花卉,四尺條幅,水墨酣暢,其勢豪邁;所畫闊筆芭蕉,筆筆力透紙背,頗具男子氣概,由此可以尋到她投身革命黨的性格原因。儘管我家壁上懸掛著張大千、溥心��、齊白石等名家字畫,但都不及她的畫深入我心。血緣甚於筆墨緣,血緣更結筆墨緣。至今每每追溯自己步入丹青的源頭,總會出現這位才華橫溢卻不幸早逝的奇女子的影子。
我在中學時代,一直是學校美術組組長。在校多畫素描、速寫、水彩和水粉畫,寒暑假間卻向兩位國畫家學習中國畫。一位是嚴仁統(六符)先生,家居津門,是近代教育家嚴范孫的後裔。曾師從劉子久,擅長北宗山水,尤精小斧劈皴。嚴先生本人不事創作,亦很少宏幅巨製。畫皆小品,幾樹一石而已。但畫法考究,程式清晰,勾皴點染,技術通透,宛如活的《芥子園畫傳》,因使我人學國畫卻未走上歧路,並得到實用的技法。另一位是惠均(孝同)先生,人在京都,我與他為遠親,逢到暑期便住到他家,人室學習。惠孝同先生為金紹城(北樓)弟子,井為湖社畫會的成員,按照湖社的規矩以拓湖為號。他精研古代技法,工於南宋小青綠山水,風格清新靈秀,與嚴六符蒼勁厚重的北方畫風,恰好是南北相峙,迥然大異。我從兩位老師那裡兼得二法,事盡兩極,真是受益匪淺。
我師惠孝同先生又是收藏大家,因藏有宋代王��《漁村小雪圖》、呂紀《四喜圖》等而聞名海內。先生家在王府井鬧市中一條彎曲的胡同深處,畫室設在北房,陽光從大窗射入,曬得卷帙畫軸,清香四溢。記得先生天天叫我坐在案前,使用上好的日本圓絲絹和方於魯的墨錠,臨摹一幅風格頗似郭熙的宋人《寒林圖》,先生則站立一旁,指點郭氏雲頭皴與蟹爪樹的秘要。以至使我至今猶然提筆即能畫出那種"長松巨石,回溪斷崖,岩岫奇絕,雲煙變滅"的郭氏山水來。
我家有《故宮周刊》全套合訂本。雖是三四十年代影印本,卻印製精良。故宮所藏曆代書畫珍品盡在其中,這便成了我早期習畫最關鍵的範本,許多名畫都反覆臨摹仿製過。如荊浩《匡廬圖》、郭熙《早春圖》、《溪山行旅圖》、夏圭《長江萬里圖》、范寬《萬壑松風圖》、劉松年《四景山水圖》、戴進《雪景寒林圖》等等。一九九五年到台北故宮博物院見到這些真跡時,就像見到昔時捻熟者之照片。親近之情,不可言狀。
我自高中畢業後,報考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初試順利通過,試官欣賞備至,錄取已成定局,但因出身緣故不準複試,登上高等學府的願望遂成泡影。後來得識幾個當年被錄取的學生,皆是庸才。我卻從此落魄到一家"國畫生產組",以複製古畫為生。然而,當年所學的古代技法都被派上了用場。我所摹制之作,多為馬遠、夏圭、劉松年、郭熙、王洗、王愕等北宗山水,以及大量宋人小品。偶亦摹寫宋元風俗畫作,如蘇漢臣《貨郎圖》與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此種職業於我也有益處,即可深人學習古代藝術。中國畫最重三樣:經驗、程式與功力。而把握技法是其根本。至於技法之精熟,運筆之老到,一招一式是否考究,全在長期的鑽研與磨鍊之中。比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整卷畫皆用禿筆勾線,天然戰筆,筆筒且精,無一筆多餘,且蒼厚生動。我摹寫此作,則用香頭燒去筆尖虛毫,行筆時努力使筆鋒與絹畫摩擦,以生蒼澀之意味。此圖長五丈余,人物五百餘,舟車、房舍、器物、牲畜等多不勝數。我畫過一卷半,半卷至今仍在手中,那一整卷卻被一位來自美國的友人好言索去。然畫過此圖,腕間所獲,心中有數耳。
我雖愛摹寫古畫,更傾心於表現自我心中感受。奔赴各處寫生之外,常常畫心中幻求之境象。我二十歲已在報刊發表畫作,也寫些畫評畫論,刊行報端。為了通讀曲籍與識認款題,拜吳玉如(家祿)為師,研習古代詩文。恩圖成就一位國畫大家,乃我青少年時最大願望。並為此傾注全力,終日習畫,手不離筆,以至無名指內側硬被磨出蠶豆大小一塊硬繭。
我是"文革"受難者之一。這些經歷已見諸多種書籍文章,此處不再敘述。然"文革"間古畫被視為四舊,列在應被"砸爛"之類,我所在的"國畫生產組"被改為塑膠花工廠,我的專職改做接洽業務。繪畫全然成了業餘的事,但那時生活之沉重與艱難,至今不肯隨口道來。直到一九七五年我被調人一所美術學校任教,學生是一些工廠的美術設計,我教授中國畫和美術理論,因得以理清繪畫的技法理論。但此時極為短暫,倏然"文革"結束。時代驟然巨變,生活翻天覆地,我因命運的驅使,以文為民代言,轉向文壇。日日所思所想,壓迫筆桿,不敢懈怠。不覺之間,漸漸疏離丹青,一別竟是十餘年。
我於一九九○年初,放慢寫作,定心靜思,總結以往。在對自己的文學調整間,忽然來了畫興。心中毫無準備,繪畫的情感竟如山洪暴發,江流倒瀉,汪洋恣肆,勢不可遏,常常睡覺間被一種突發的畫境驚起。一連數日,畫百幅圖,竟出版厚厚一本畫集。奇怪的是,雖然封筆多年,筆墨卻依然流暢,得心應手,而心中想像汨汨無窮,揮毫即成畫圖。後來才覺悟到,此皆文學境像也。為使讀者見到我這種"可視的文學",我於一九九一至一九九二年,先後在天津、濟南、上海、寧波、重慶和北京舉辦六次大型畫展。每次展覽作品百餘幅。觀眾熱烈,超乎想像。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覽期間,曾宣布在國內畫展暫停。自一九九三年轉向海外,應邀先後赴奧地利、新加坡、日本、美國等地舉辦大型個人畫展,兼出版畫集多種。如此緊迫繁忙中,我常有一種奇異的感覺,是否又重返文壇乎?
我雖寫了幾篇文章,論及此種"文畫相映"的美感和"文畫並舉"的兩難,但如今我正當盛年,體魄尚健,精力充沛,人生甚豐,自當是先文後畫。寫作需要更強的體魄與精力,若不動手著作大書,將來必悔而晚矣!但這只是理性而聰明的決斷,我天性從來都是感情用事,文乎畫乎,聽天由命罷。
一九九七年一月五日於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