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魚事件》[小說]

《食人魚事件》[小說]
《食人魚事件》[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食人魚事件》是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小說,我紅色政權的公安人員和從海外歸來的民族資本家與潛伏在我內部兇險的國民黨特務鬥智鬥勇,展開了一場環環相扣、生死對決的嚴峻鬥爭。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食人魚事件食人魚事件

建國初期,銀山市將迎來三十年一遇的暴雨洪水,與此同時,潛伏的國民黨特務組織精心策劃了“美人蕉”計畫:在銀山湖裡投放了食人魚。號稱“水中狼族”的食人魚瘋狂繁殖,獨占了整個銀山湖。如果銀山湖開閘泄洪,食人魚將順流而下,整個新中國的水域勢必毀於一旦;如果不開閘,洪水將淹沒整個銀山市。這一恐怖的死局使新生的革命政權面臨嚴峻的考驗。災難,懸疑,危情四伏,命懸一線。幾天之內,生死之間,一場你死我活的較量開始了……

作者簡介

石小克,四川人。1982年畢業於中國民航學院。1986年赴美,1990年獲加州大學MBA。出版長篇小說《基因之戰》,《美國公民》,《震撼》等。《基因之戰》是新浪網評選的2002年度十大讀物之一,已被翻譯成日、韓、法、德、英等文字出版。影視作品有電影《美人草》,電視連續局《基因之戰》、《食人魚事件》等。

人物譜

賈思謀

這是一個悲劇英雄。

他的身份是一個資本家,抗戰末期留學美國,獲工程物理碩士,在美國繼承家業並賺了錢,回到了中國,在國民政府行將崩潰之際,發了財,後來到銀山,成了當地最大的民族資本家。
他的父親也曾是個資本家,但卻是一個堅定不移的共產黨員,是當年銀山地下黨市委書記,傾盡家產支持革命,後來不幸被捕,壯烈犧牲。所以他又是一個烈士的兒子,骨頭裡刻著共產黨的烙印,但他卻是一個資本家,是剝削階級,是建國後民主改革監督和改造的對象,這就注定了他的悲劇色彩。

敵人為了動搖新生的紅色政權,打擊共產黨的威信,在銀山設下了食人魚的死局,以三十萬人的生命和全中國的水域生態為要挾,來迫使共產黨中計,敵人看中了他這種雖有共產黨的根,但本身卻又是革命的對象的特殊身份,誘使他回到銀山,以便當食人魚事件爆發後,使他成為替罪羊,讓他背負罪名,他讀懂了敵人的陰謀,為拯救銀山無辜的幾十萬生靈,擊破敵人所布的死局,他帶著全部家產,義不容辭,毫不猶豫的回來了銀山。

他是一個愛憎分明,機智勇敢,見多識廣,心胸豁達,而又十分專情的人,他為人行事的座右銘就是:“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他識破敵人的陰謀後,對銀山地形地貌和氣象湖水做了充分的研究和準備,找到了破局之法,但他也同時體認到策劃陰謀的敵人,就在共產黨內部,而他對市委書記曹錦州也不信任,因為當年他父親和沈鷗父母及王六一父親同時就義時,唯一活下來的就是曹錦州,他認為是曹的出賣才使他的父輩犧牲,所以他對曹十分痛恨,他想看曹錦州在這個事件上將如何作為,以證明他的看法。
他就處在這么一個複雜的環境和情形下,他深知敵人的陰謀是要在暴風雨和洪水到來之際發難,以便使共產黨毫無準備,措手不及,從而釀成大禍,而他也要在最後這一刻破局,粉碎敵人的陰謀,他和敵人處在微妙的關係中,雙方都在等待最後的亮牌,他想知道敵人的底牌特務101究竟是誰,他要把他揭穿,而敵人也在摸清他最後破局的方法,萬不得已時,要殺害他滅口,而他也做了充分的準備。
是王若一把事情攪亂了。
沈鷗,王若一和他都同是烈士子女,他和沈鷗當年青梅竹馬,後分別了十七年,王、沈被曹收養,王去了蘇聯留學,沈鷗參加了革命,從小八路到後來成了公安局的偵察科長,他們再見面時,竟然成了不同階級的人,階級區分在他們當中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牆,在那個年代,資本家是統戰和改造的對象,他竭盡全力的去幫助沈鷗,沈鷗對他的懷疑使他難過之極,革命隊伍對他的不信任使他心裡悲涼之極,可他仍然承受下來了,王若一攪了局,使敵人猖狂的行動,給銀山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他們妄圖把三十萬人堵在銀山,這時,他不得不站出來了,他想用所有的責任和表現來贏得信任,他做了很多,但他始終無法逾越那堵牆,他悲憤的喊出了心聲:我父親是共產黨的烈士,可他卻也是資本家,我雖是資本家,為什麼我就不可能是個革命者?
他最後須得用生命來證明了他的高尚和偉大,到了此時,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原來他真的是一個革命者,就如同他的父親一樣。

賈思謀就是這么一個注定要背負十字架前行的人,英雄殉道的悲壯,和無法申訴的悲涼,是一種驚心動魄的痛,他是一個優秀的中國人,他具備著人類應該具備的仁義禮智信,---有無私之愛,善心顧人,學優而不忘其本,以己之所長拯救民生,此為賈思謀之仁,在個人利益與群體命運發生衝突時,挺身以扶危救困,雖歷磨難而志不改,寧付自己的生命以不惜,此為賈思謀之義;因仁義而有禮、生智、有信,作為一個愛國者,有大師級的思想境界,有學者的忘我和自信,有臨危不懼的沉穩,此為賈思謀之智,言而不食,說到做到,為實現自己允下的承諾而能忍受長期的苦難與寂寞,雖九死而不悔,此為賈思謀君子之信。
世界為之感動的,正因為它所缺少的,世界所缺少的,也正是人們所嚮往的,在傳統文明被西方觀念衝垮的中國,在欲望膨脹、惟利是從的現代,所不缺的是人的慾念、頹廢、虛假、爾虞我詐、委瑣、盲從、迷失的靈魂,所缺的是閃爍的華燈下心靈的平靜,與幸福相連的人生意義、目標與社會激情,而在賈思謀身上,卻有一種力量,能讓我們幡然醒悟異常感動,在中國人流淌的血液中,本該有一種力量,為中華撐起永恆的旗幟,它是曾被我們無情丟棄的傳統的根。

加繆《西西弗斯的神話》中的西西弗斯讓看過的人會有感覺,似乎自己就是被諸神處罰的西西弗斯,在致力於一種沒有效果的事業,得把一塊不停滾下山坡的巨石推向山頂,自己的生活似乎也正如諸神罰墮的石頭一樣,輪迴於痛苦、反覆中,因為一種沒有希望的磨難,西西弗斯的意象常真實地顯現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如果說西西弗斯也是個英雄,是因為他之所以備受磨難緣自於對自由的無限熱愛而不惜為此付出代價,他爬上山頂所進行的鬥爭仍然充滿激情,他每次搬運巨石的行為都是對諸神的蔑視和對命運的反抗。那么西西弗斯其實還只是個荒謬的英雄,因為他的人生缺乏一種信念的支撐,只是一種被動、無意識的混沌狀態,他並不能自覺地選擇和主導自己的生活,他的生命缺乏明確的意義,他對命運的反抗更多的是為了自己,一個局限於個人世界的人很容易在欲望的掙扎中迷失方向,在荒謬的狀態中疏離了外界的夢想與榮光。
而賈思謀才是個真正的英雄,他行的每一步都堅實地踏在仁愛的土地上,因為信念,生而有意義生而有希望,因為一種付出的幸福感,精神延伸於他人的歸宿感,他孤獨的內心也就比西西弗斯更多了快樂的陽光!
仁義、執著、深沉之愛,這一信念之魂,讀懂他的人是幸運的;這一愛情之魂,慧眼相識並擁有他孤獨的人是幸福的,這就是沈鷗,所以,有一種活著的意義,會超越了活著本身,使它的價值更加充盈,有一種終極的幸福,會穿透滄桑,超脫人們的心,讓它重歸平靜。
這就是賈思謀的形象了,在新中國建立後幾十年,這是出現過上百部反映建國初期的電影電視劇里所看不到的形象,如今社會發展,再無階級區分了,億萬富豪成了成功的標誌,和諧的社會和人群,使我們更加珍惜現在,同時懷念當年的愛國志士,以及他們和共產黨同舟共濟,共度難關的日子。

沈鷗

沈鷗也是一個英雄。
但她是痛苦的,痛苦在於當她多年後又遇到了兒時的哥哥賈思謀時,痛苦在於賈思謀竟然和她不處在一個階層之內,而甚至有可能是她的敵人時,痛苦在於當她越來越感覺到賈思謀品行情操和博大的胸懷時,橫在她面前的,有一堵看不見的牆,就是階級區分。
如果他是敵人,她會毫不猶豫的開槍殺死他,如果他是一個行為低劣唯利是圖的小人,她會毫不猶豫的唾棄他,如果他是個碌碌無為膽小怕事的弱者,她會毫不猶豫的遠離他,可是他都不是,他就是賈思謀,她不得不為之而痛苦萬分。
一個烈士的女兒,從小就參加了革命,共產黨的信念在心裡根深蒂固,又肩負重任的偵察科長,突然遇見了這樣的人和事,使之無法心安,而無法讓人心安的東西自身當有缺陷,悲劇便由此而生,既勝在生命之愛,也敗在生命之愛。
沈鷗也背負上了十字架,隨著賈思謀行為的展現,她的內心卻愈加沉重,她憧憬著明天,卻又知道是沒有明天的,因為賈思謀,她遭受到了同志的不信任,甚至被停職,對她革命生涯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她只能默默承受,同時又擔心對賈思謀的影響,她是一個外表堅毅剛強的人,內心卻如同所有的女人一樣,柔弱不堪。
沈鷗是勇敢的,對敵人她沒有絲毫的怯懦,責任感使她敢於面對一切艱難險阻,就算是同志和領導的不信任,她也坦誠相待,當需要她獻出生命的時候,她毫不猶豫的去了,她的勇敢和賈思謀相映成趣,表現了一個共產黨人大無畏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質,她是優秀共產黨員的代表。

曹錦州

賈思謀和沈鷗都是他當年犧牲了的戰友的子女,是烈士的後代,為了銀山三十萬人,為了全國的水域生態安全,他們粉碎了敵人的陰謀,英勇獻身,烈士的後代又成為了烈士,作為一個資深的共產黨人,一個革命者,他深深的被感動了,這兩個孩子的所為,卻讓他深思。
在危難到來之際,首當其衝的是他,敵人的目標也是指向他,他是主政一方的領導,肩負著銀山人民安危的重任,而敵人所設的局卻是一個死局,無論他採取任何措施,都將鑄成大錯,他是被卷在旋渦最中心的人物,但他是有經驗的革命者,他採取多種形式的措施,他表現出一種臨危不懼的品行,自始至終沒有慌亂過,及至到最後克敵制勝,拯救了銀山。
曹錦州的悲劇性格,是在於他已經觸摸到了真理,卻沒有堅持,到後來就悔之晚矣。

王若一

王若一是一個書生。
他有滿腔的革命熱情,有深厚的專業知識,有豐富多彩的感情,有單純可愛的性格,有愛憎分明的正義感和責任心,卻沒有練達的社會經驗,他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他愛沈鷗,但他對賈思謀卻有一種不信任,這是階級區別決定的。敵人的局已經布好了,而賈思謀的應對也準備好了,而這關鍵時刻,他卻去攪了局,賈思謀深知攪局的後果,再三告誡他不要摻進來,他是不可能聽的,革命熱情和責任心使他也在悉心破局,但給賈思謀帶來的卻是反作用,這是他的性格決定的,因為他不可能面對銀山的危機而袖手旁觀。
他的專業知識和自信使得他漸漸走近破局的方法,但他並不知道這後面是付出了多大的代價,他也是對的,他必須這么做,但最後他的一個粗心失誤造成了賈思謀的生死未卜,這使他深受震撼,也使他懊悔莫及,是賈思謀的生死未卜才讓他真正成熟起來的,他設局逼出了敵人在共產黨內部的代理人馬良,也使敵特101露出了馬腳。
血的教訓使他完全成熟了,他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升華,從過去那個書生王若一變成了另外一個睿智的王若一,這個王若一堅定,智慧,沉穩,胸懷大局,而必將成大器。

馬良

馬良是一個投機份子,此人色厲內荏,道貌岸然,卻又多疑,善觀風向,處處盤算。
他是革命隊伍里的敗類,一個叛徒,為了自己一己之利,充當敵人的工具,他表面革命,骨子裡卻是自私,一方面想擺脫敵人的控制,想借賈思謀之手除去九叔,另一方面又為敵所用,極力將事件嫁禍於賈思謀,同時又想利用這次事件作為跳板,一舉扳倒曹錦州,取而代之。

但他又是虛弱的,因為搞陰謀的人,終歸是見不得人的,最後被書生王六一以賈思謀的生死設局,道出了真相,他終歸未逃脫人民的懲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