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月1日)平裝: 1176頁
正文語種: 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2255968, 7802255961
條形碼: 9787802255968
內容簡介
《革命逸史(全3冊)》是馮自由根據香港《中國日報》及他自己多年筆記、往來書信、稽勛局調查表冊等編寫的,所記載的都是最有根據、最有價值的正史材料,只是“暫以革命逸史名之”。《革命逸史(全3冊)》所載“吉光片羽,彌足寶貴”,“一切記載皆有來源可尋”。晚清至民國之要人,幾乎全收筆下,且記述多為非親歷者不能知之趣事。比如有關孫中山先生的記述相當多,其中說中山先生喜歡下象棋卻棋藝不精,但牌打得很好。其他如孫中山與黃興的旗幟之爭,以至於兩人的關係長期不和;“梁任公之情史”中認定梁啓超的婚姻並不美滿:“李女貌陋而嗜嚼檳榔。啟超翩翩少年,風流自賞,對之頗懷缺憾,然恃婦兄為仕途津梁,遂亦安之。”
章太炎曾高度評價馮自由治史“阿私之見少矣”。《革命逸史(全3冊)》曾說袁世凱、黎元洪都不是革命黨人,辛亥革命前後,屠殺革命黨人,證據確鑿,以他們為民國元首,則破壞共和、顛倒功罪都不足為怪。遺憾的是國民黨自掌握政權以來,“以革命黨而行革命黨應行之事,雖褒揚先烈之令,不絕如縷”,但只限於大名鼎鼎、婦孺皆知的少數領袖人物,而對於開國前和開國時斷頭流血、捨生取義的大多數無名英雄,並未按照當年稽勛局的調查表冊分別撫恤,他說這是民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缺憾。他一直認為飲水思源、養生恤死,是後死者應盡的責任。他後半生執著於革命史研究與寫作,這也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所以他的《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革命逸史(全3冊)》等著作,並不是為個別領袖樹碑立傳,而是忠實地記錄了革命史上無數無名英雄拋灑熱血、捨生取義的業績。在舉世滔滔、數典忘祖大有人在,沐猴而冠、粉墨登場的年代,他以革命的親歷者、以嚴肅的史家態度,編寫革命史,為後世留下了難得的信史。
編輯推薦
《革命逸史(全3冊)》是史上最權威的全景式民國私人手記檔案,孫中山機要秘書回憶錄,文革後曾“內部發行”,建國後首席公開發表。費正清、唐德剛、楊天石、傅國涌等海內外民國史專家一致評定此書為民國史第一書,蔣介石、林森等曾親筆題寫“書名”。
關於作者:
馮自由,14歲入興中會,首批同盟會會員,與孫中山過往甚密,“三民主義”簡稱由他提出。中國民國總統府首任機要秘書。
1924年,因反對國共合作而不見容於孫中山;1925年,被開除國民黨黨籍;1935年,又被蔣介石恢復國民黨黨籍:1948年12月移居香港:1951年,蔣介石特意電召其偕妻赴台任“國策顧問”,1958年病逝。
1936年,開始編寫《革命逸史(全三冊)》,歷時十餘年,1948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