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電影《郭明義》從郭明義的個人成長曆程、工作經歷和生活片斷生動再現了其愛崗敬業、助人為樂的先進事跡和崇高品德,深刻展現了其豐富而美善的內心世界,堅定的人生信仰,既藝術化又真實地反映出郭明義崇高的價值觀、幸福觀。
主演談戲
以郭明義為主人公,通過節選他的成長和經歷、生活片斷,再現了其愛崗敬業、助人為樂的先進事跡和崇高品德的電影《郭明義》,自3月17日在鞍山開拍後,昨日轉戰瀋陽拍攝。儘管只有一場主要戲份,但整個劇組50多人浩浩蕩蕩地“搬”入瀋陽青年公園附近的某寫字樓內,聯合導演之一王競和扮演郭明義的男一號侯勇隨組參與了拍攝。
主演侯勇:展現郭明義的“幸福觀”
出道多年,資深演員侯勇在螢屏和銀幕上塑造了多個硬漢形象。儘管經驗十足,但他對記者坦言,郭明義這個角色其實很不好演,“我的責任很重,郭明義是個榜樣人物,一旦把握不好,怕毀了他的形象。”他透露,為了演好郭明義,影片開拍前,他親赴鞍鋼體驗環境,並與郭明義本人進行了“親密接觸”。“其實一開始看劇本時,我還不太理解他做的事情——他也不是鐵打的身體,不是有錢人,能20年獻血6萬毫升,資助100多個貧困者,這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做到?”而通過近距離接觸,他終於理解了郭明義所作所為的動力,“幫助別人時他很快樂,那是一種非常單純的幸福感。現代社會人們忙著賺錢,幸福指數很低了,但是郭明義沒錢,卻活得很幸福。”侯勇表示,無論是本片故事還是他的表演,都重在展現郭明義的“幸福觀”,“很多人覺得主鏇律電影格調太高,但是這部電影我覺得是能真正沉下來的,而抓住影迷的要素就是‘幸福’,用幸福感動影迷。”
侯勇透露,拍攝《郭明義》是辛苦的,在鞍山拍攝的半個月來,他晚睡早起,經常需要連夜趕戲,但拍著拍著,他自己也會被人物感染,累點也就沒什麼了,“影片沒有一個主要的核心事件,很多都是平平淡淡的小事,正是通過郭明義的小事,展現出‘幸福’的真諦。”
導演談戲
導演王競:人物片也可拍得好看
昨日現場執導影片瀋陽內景拍攝的,是《郭明義》的聯合導演之一王競。王導憑藉近兩年執導《無形殺》《我是植物人》聲名鵲起,此次與曾拍攝過《孔繁森》和《第一書記》等作品的資深導演陳國星聯合執導本片,其風格令人期待。
王導告訴記者,“《郭明義》如今拍攝有半個月,目前已完成了三分之二左右的戲份,四月中旬基本就可以關機了。在電影裡我們選取一條主線,即他幫助白血病人配型,其中圍繞金錢、生命、家庭等種種矛盾一一展現人物。而貫穿全片的還有他平時生活、工作。”他表示,儘管本片屬於人物傳記片,但這樣的類型片也可以拍得很好看。
拍攝直擊
記者獲悉,《郭明義》劇組此次來沈只有一場戲份,因此劇組相當於來了個“沈城一日游”,早上從鞍山驅車來沈,10時左右在位於青年大街附近的某寫字樓內開拍,15時戲份結束,劇組返回鞍山。記者中午來到位於該寫字樓10層的片場——一家“網路公司”,映入眼帘的是多達50多人的拍攝隊伍。扮演郭明義的侯勇穿著鞍鋼工作服。記者觀察了解到拍攝大致內容是:為了救助他人,郭明義來到一家網路公司,要求對方刊登網路尋人廣告,公司老闆提出登廣告的報價,郭明義表示沒有錢,對方出言諷刺、挖苦……氣憤的郭明義甩門而去。當天在現場,侯勇將郭明義鐵青著臉摔門而去的戲份演繹得相當到位。
主題歌
電影《郭明義》昨天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音樂廳舉行主題歌《把幸福給你》首發儀式。
這首電影主題曲《把幸福給你》的歌詞,取自郭明義創作的一首詩《我能給你什麼,我的朋友》。在首發儀式上,郭明義和歌手孫楠一同清唱了這首歌曲,郭明義說,自己當初寫這首詩是對社會存在的只求索取、自私拜金等不良現象有感而發:“我可能對外界的一種感受,就是我看到很多人對錢的瘋狂的追求,或者有意無意地表露出來“給我點什麼,我想獲得更多”,也許是自然地流露,就寫出來了,也許很粗糙,但是我想是從內心裡發出來的。”
19年獻血6萬毫升,收入微薄卻先後資助100多名貧困兒童……郭明義的愛心和奉獻感動和淨化著社會。遼寧省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張玉珠說:“我們期待廣大觀眾與歌迷朋友們能在品鑑《把幸福給你》的同時獲得一份真實而又長久的感動。進而深刻解讀‘當代雷鋒’郭明義同志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幸福觀,尋找並發現人生的快樂幸福真諦,一同構築我們幸福美好的和諧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