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鹹平說:公司的秘密》

《郎鹹平說:公司的秘密》

1932年,伯利和米恩斯兩位教授合寫了一本關於美國股權結構的書。通過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最終也把股東和職業經理人之間的緊張關係化解掉,使成本變成財富。這個轉便很重要,這是“公司治理”這一偉大課題的開始。公司治理的目的就是探討如何監督職業經理人以圖利小股東。為了確保經理人能按小股民的意願辦事,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經理人與小股民在事先簽訂一份“激勵契約”。但目前它也幾乎只存在於美國及英國,激勵契約在歐洲大陸以及亞洲還是不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郎鹹平說:公司的秘密》中郎教授認為公司治理的基礎共分五個:《普通法》的公平概念被引入;信託責任;嚴刑峻法以保障公平;嚴刑峻法保證信託責任的推行;社會主義式的民主制度。據書中的分析而言,保護小股民的公司治理結構可以通過信託責任,激勵契約和政府的有效監管而完善。因此,這個保護小股民治理結構的建立還是比較清楚的。但如何建立一套保護債權人的治理結構,那就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問題了,目前根本沒有答案。因此,這也是我們國家銀行改革所將面臨的最大問題。1932年,伯利和米恩斯兩位教授合寫了一本關於美國股權結構的書。通過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最終也把股東和職業經理人之間的緊張關係化解掉,使成本變成財富。這個轉便很重要,這是“公司治理”這一偉大課題的開始。

公司治理的目的就是探討如何監督職業經理人以圖利小股東。為了確保經理人能按小股民的意願辦事,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經理人與小股民在事先簽訂一份“激勵契約”。但目前它也幾乎只存在於美國及英國,激勵契約在歐洲大陸以及亞洲還是不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公司除了小股民以外,還有債權人。債權人和小股民不一樣。不論是大銀行團或是小債權人,他們會得到比小股民更多的法律保護。由於亞洲國家的法制體系對於債權的保護非常的不到位,而且也由於是家族銀行,因此,法制化的作用也不大。《郎鹹平說:公司的秘密》卻切中時弊,直逼要害。

作者簡介

郎鹹平,美國沃頓商學院博士。曾任沃頓商學院、密西根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紐約大學芝加哥大學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被公認為是公司治理方面的頂級學者。

中文著作有《操縱》、《整合》、《運作》、《思維》、《標本》、《科幻》、《模式》、《突圍》、《誤區》、《中國式MBO》、《本質Ⅰ》、《本質Ⅱ》、《本質Ⅲ 》等。

編輯推薦

《郎鹹平說:公司的秘密》語言犀利、視角獨特,是百姓們了解公司秘密的得力武器,以現場觀眾與郎教授互動的形式,向普通百姓簡單生動地普及了與公司治理相關的基礎知識。

《郎鹹平說:公司的秘密》中郎鹹平教授生動活潑、通俗直白、犀利幽默的語言不但令人忍俊不禁,而且深刻揭露了股份制的起源、企業品牌的建設、廣告宣傳的策略、公司治理的要點、股東與債權人的恩怨等鮮為人知的“公司的秘密”,讓讀者茅塞頓開:原來我一直被公司“蒙在鼓裡”!

全國百家電視台,《郎鹹平說》正在播出,郎鹹平說:你理解的公司正確嗎?股票市場就是“白條”市場,它就是要將“白條”賣給傻瓜。《反托拉斯法》其實就是反信託基金法,也就是反大家族法。一個沒有良知的有限公司,是最容易成為剝削老百姓的公司的。中國目前的股票市場既無信託責任又無有效監管。中國企業家“擅長”做大做強,不賺錢他都會弄得很大,不符合行業本質,他同樣要做。恆源祥的廣告聲嘶力竭,它的行銷方針就是寧願被人謾罵,也不願被人忘記。我個人從來不認為我們一定需要一個繁榮的股票市場,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個藏富於民的社會。

看點

《郎鹹平說:公司的秘密》可以被稱為最適合大眾讀者閱讀的華人經濟學家作品,該書主要內容取自“郎鹹平說”電視專欄節目的對話內容。看完此書你就會明白,原來經濟學、管理學,除了數學模型論證的乏味、生拉硬扯故事的離奇、大師專家套話的反覆印證等形式,還可以有這樣的表達,所謂深入淺出、詼諧辛辣、妙語連珠等一乾好詞語,你已經可以放心的加在對這本書的評價之中。
幾年前的郎鹹平曾是大眾偶像,股市、房地產和外匯等經濟熱點問題他的觀點與官方、絕大多數華人經濟學家及具體行業大企業相左,國企MBO的構想被他無情嘲諷,“國有銀行改革與產權無關論”震驚天下。郎鹹平還形象的比喻指出,國有企業管理層只能是國家資產的保姆,而非主人,不能因為保姆把主人的房間打掃乾淨了,就輕鬆完成產權身份的過渡。在那個歲月,郎鹹平見神殺神。於是有人認為他在作秀、譁眾取寵,或者直截了當的懷疑郎鹹平系統批判國內知名企業家的真實目的。殊不知,在香港那個彈丸之地,郎鹹平也極其罕見的經常挑剔跨國銀行駐港機構以及中國人的企業教父李嘉誠。
但隨後的時間裡,他似乎陷入了沉寂,儘管他率先揭露和痛批的德隆、格林柯爾等昔日明星紛紛遺臭萬年,而當年為那些臭角色辯解的主流經濟學家們仍然活躍在“指點江山”的第一線。喜歡逛書店的朋友發現,郎鹹平所著或領銜完成的“二字真經”逐漸流行開來:《操縱》、《整合》、《運作》、《思維》、《標本》、《科幻》、《模式》、《突圍》、《誤區》、《本質》系列,他的注意力已經轉向,正如他當初所說,對中國企業而言,公司治理遠比似是而非的產權機制更重要。
而關於中國企業的廣告戰略,郎鹹平予以猛烈抨擊,認為國內大多數企業並未把握品牌經營的真髓,甚至近於刻薄的說,按照恆源祥的廣告思維,即便該企業請到了劉翔做代言,也一定是“劉翔,跑跑跑,跑到終點,兩手一舉,‘我最愛恆源祥的衣服’”。
與之相類似的有橡果國際的手機廣告、液晶屏顯示器廣告領域的諸多追隨者、惡俗的候總電視直銷廣告,都未抓住各自產品領域的本質,廣告效果(市場反響)都極其糟糕。與之形成明顯對應的是,寶潔化妝品-洗髮水-牙膏-洗衣粉各類產品廣告創意中,越往化妝品方向靠近,越需要感覺,越具有個性化訴求;越往洗衣粉方向靠近,越需要功能和價錢的配合,越不具備個性化訴求,很顯然寶潔抓住了其經營產品的本質。
值得一提的是在《郎鹹平說:公司的秘密》一書中,郎鹹平還加入了其個人成長自述、學術研究生涯(分別居於正文一前一後)的內容。你或許會驚訝的看到擁有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財務學博士學位,曾執教世界多家知名高校、任職多家國際經濟組織的郎鹹平,曾經擁有的“差生”、“爛仔”童年,以及他如何從對數學畏之若虎轉變成數理經濟學的行家裡手。你就會理解,今天自信近乎狂的郎教授是如何形成他的執拗而較真的性格。

推薦理由

1、本書以現場觀眾與郎教授互動的形式,向普通百姓簡單生動地普及了與公司治理相關的基礎知識。

2、本書語言犀利、視角獨特,是百姓們了解公司秘密的得力武器。

本書中郎鹹平教授生動活潑、通俗直白、犀利幽默的語言不但令人忍俊不禁,而且深刻揭露了股份制的起源、企業品牌的建設、廣告宣傳的策略、公司治理的要點、股東與債權人的恩怨等鮮為人知的“公司的秘密”,讓讀者茅塞頓開:原來我一直被公司“蒙在鼓裡”!
全國百家電視台,《郎鹹平說》正在播出

郎鹹平說:你理解的公司正確嗎?
股票市場就是“白條”市場,它就是要將“白條”賣給傻瓜。
《反托拉斯法》其實就是反信託基金法,也就是反大家族法。
一個沒有良知的有限公司,是最容易成為剝削老百姓的公司的。
中國目前的股票市場既無信託責任又無有效監管。
中國企業家“擅長”做大做強,不賺錢他都會弄得很大,不符合行業本質,他同樣要做。
恆源祥的廣告聲嘶力竭,它的行銷方針就是寧願被人謾罵,也不願被人忘記。
我個人從來不認為我們一定需要一個繁榮的股票市場,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個藏富於民的社會。

評論

這本書是在大連機場買的。當飛機抵達廣州機場的時候,我已經看完了這本書。坦誠來說,對於郎教授,我一直是抱著娛樂的態度來看待他的觀點的。畢竟,他的文字透露著的並不是一個嚴謹學者的信息。但是無論如何,對於一些問題的看法,我們不得不承認郎教授有著獨特之處。
《公司的秘密》一書中重點關注公司的治理,對於股份制以及有限責任的來源給予很有趣,但看起來又很有道理的解釋。但是,我個人比較關注的是,郎教授關於產業鏈的闡述。任何行業,在產業鏈上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旅行社,你究竟掌握了旅遊這個產業鏈的哪個環節,而這個環節是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是否屬於利潤的大部分來源?我們不得不承認,旅行社的確是這個行業中,非常次要和非常薄利的一個環節,那么,要么改變,要么死亡了。而行業本質呢?旅行社就是一個服務行業,如果你把旅行社當作一個低買高賣的貿易公司,也肯定注定死亡了。

圖書目錄

前言:公司的秘密
也說說我自己
我不反對股份制
我也談歷史:股份制的起源
良心:股份製成功的基礎
卡爾文:救贖的價格彈性等於零
馬蹬上的騎士:大國崛起
股票市場:將“白條”賣給傻瓜
法治化:讓你不敢沒有良心
改制:形體來了,卻沒有靈魂
劣根性:郎鹹平也談三國
經歷陣痛:為下一代建立信託責任
秘密:要成功必須把握本質
品牌背後的故事
品牌是個大問題:李寧PK耐克、愛迪達
中國企業的困惑:守不住,也出不去
參與競爭:摘掉製造業大國的帽子
控制整條產業鏈:在流通環節節省成本
邁人產業鏈時代:中國企業該何去何從
LG與普拉達聯姻:探究產品的精神
品牌老化:產品的精神淡出人們的視線
廣告的是與非
“分”和“無聊”:廣告的本質
自我膨脹:中國企業家“擅長”做大做強
恆源祥:一則廣告引發的“血案”
寶潔:用廣告征服中國人
歐萊雅:強調產品的細化
橡果國際:折射企業家的經營理念
行業本質:企業成功的關鍵
TCL的教訓:符合行業本質的策略才是正確的
把握行業本質:企業家智慧得以升華
回顧公司治理的歷史
1720年的歐洲:公司治理的歷史背景
公司治理的五大基礎
基礎一:普通法的公平概念被引入
基礎二:信託責任
基礎三:嚴刑峻法以保障公平
基礎四:法治化保證信託責任的推行
基礎五:社會主義式的民主制度
伯利和米恩斯:開創公司治理先河
小股民、大股東與債權人
激勵契約:將經理人與小股民的利益聯繫起來
強化公司治理:大股東所扮演的角色
法治環境:決定債權人是否需要公司治理的保護
在美國:小股民、大股東和債權人之間的恩怨
銀行:在德國和日本扮演何種角色
銀行:遭受亞洲家族的剝削
如何建立一套保護債權人的公司漢理機制
MBO:能否在亞洲生根
國有銀行:產生的問題與做出的貢獻
銀行改革:應該如何進行監管
結論
後記:我的學術研究生涯
階段一(1986-1989年)
階段二(1989-1994年)
階段三(1994-1996年)
階段四(1997-現在)
金融學與投資學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