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之王-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團成長史》掃描版

第10章 第12章 第15章

圖書信息

中文名: 資本之王-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團成長史
作者: 戴維·凱里 (David Carey)
約翰·莫里斯 (John E. Morris)
圖書分類: 經濟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戴維·凱里 (David Carey)
約翰·莫里斯 (John E. Morris)
書號: 9787300145846
發行時間: 2011年11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內容介紹

本書展現了世界最著名的私募公司黑石集團創始人之一史蒂夫·施瓦茨曼的人生經歷,以及他與黑石的浮浮沉沉,介紹了這些事件背後千絲萬縷的影響因素,我們可以從中看到黑石、乃至整個PE行業在不同環境下的發展軌跡。
凱里和莫里斯是兩位資深的私募股權記者,他們在書中描述了黑石集團所參與過的每一筆交易,時間可以追溯到公司共同創始人、雷曼元老彼得?彼得森和施瓦茨曼挨家挨戶上門籌資的1985年。本書不僅僅是個人傳記,它還為讀者對私募股權業進行一番全面徹底的檢視,作者在書中奉上的是一堂百科全書式的收購案例大課。

目錄

主要人物一覽表
譯者序 全球PE行業的象徵
巴曙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
中文版序 私募股權,資本市場矚目的新焦點
第1章 一場自我加冕的盛典
“他的派對比他的生意更吸引眼球”。施瓦茨曼耗資300萬美元的奢華生日派對,其實是一場自我加冕的慶典,昭示著鍍金年代新國王的誕生。鍍金年代市場火熱,巨額財富充斥著整個華爾街,私募股權領域更是財源滾滾,而施瓦茨曼正是華爾街私募股權領域的領頭軍--黑石集團的CE·。
第2章 “這會是一個金礦”
早在1978年10月,名不見經傳的投資公司KKR就以3.8億美元的高價成功收購了一家上市公司!這使得31歲的投資銀行家施瓦茨曼迫不及待地想一探其中的究竟。他隱約感到一種新興事物正在孕育,這種新事物將帶來不可思議的利潤以及絕佳的施展才華的機會,一項全新的事業正在召喚著他。
第3章 德崇時代
投行新秀德崇證券發明了垃圾債券,為收購公司募集了遠超他們想像的大額資金。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達到事業巔峰的米爾肯和他的團隊每年至少承銷了200億美元的垃圾債券,占據了整個融資市場的60%。他們給槓桿收購界帶來的新的融資手段,徹底改變了併購市場的遊戲規則。
第4章 黑石的誕生
1987年秋初,黑石集團的基金已募集了6億美元,雖然離他們所構想的10億美元還差不少,但那段依靠不穩定的併購諮詢費過活的日子終於一去不復返了。經過兩年的煎熬,黑石集團終於修成正果,可以在這夢幻般的領域大幹一場了。施瓦茨曼說,“我們僅僅是搭上了末班車”,但這也許是黑石集團歷史上“最為幸運的時刻” 。
第5章 “我們是您最忠實的拍檔”
運輸之星公司的交易,為彼得森和施瓦茨曼3年來一直推崇的“友好合作型方式”好好做了一回廣告。黑石無疑是這筆交易的贏家:交易完成後僅兩年多時間,黑石集團收回的資金就幾乎達到了當初投資額的4倍。運輸之星公司的成功向華爾街證明了,彼得森和施瓦茨曼精於運作收購業務。
第6章 每一單交易都是或生活死的抉擇
運輸之星公司的成功帶來一系列良好後續效應,可惜好景不長。1989年,兩個錯誤投資決策使公司很快偏離先前設定的軌道,讓這個年輕的公司不得不重新考慮投資決策方法。接連的失敗也催生出一個殘酷的不成文的規矩:任何人只要犯一次足夠嚴重的錯誤,就必須出局,合伙人也不能倖免。
第7章 一個人的舞台
雖然在黑石集團誕生這件事上,與他的小拍檔相比,彼得森貢獻更大。但到1989年,施瓦茨曼已經是公司毫無爭議的領導者,這時距黑石集團成立還不到4年時間。勞倫斯·古費認為,彼得森是黑石集團的指南針,但是,施瓦茨曼制定公司事務議程,沒人指責他自視清高、難以接觸,他是個充滿活力而又兇猛的老闆。
第8章 併購噩夢
20世紀80年代的最後幾個月,市場對步履蹣跚的經濟狀況及其對槓桿收購業務不良影響的擔憂越來越多。1989年初秋,貸款人開始擔心,大量槓桿收購企業很快就會被沉重的債務負擔所拖垮,因此他們都拒絕為新的槓桿收購融資。一場經濟風暴正在醞釀,而黑石集團首當其衝地受到影響,在這一年,黑石集團接連遭受4次重創。
第9章 對手不止一個
殘酷的經濟動盪終結了過去10年的槓桿收購交易狂潮,永遠地改變了槓桿收購行業的力量對比。在那些大吹大擂的公司倒掉的同時,黑石集團生存了下來,以更平等的地位與KKR公司展開競爭。劇變還令新一代弄潮兒脫穎而出,其中4家新公司後來與KKR和黑石集團一道,在20世紀90年代成為這個行業的領導者。
第10章 和彼得森分道揚鑣
彼得森的一位投資銀行家朋友說:“錢對彼得來說並不像對史蒂夫那樣重要。”以施瓦茨曼為標準,彼得森對物質利益的渴望並不強烈。“彼得看不慣的是史蒂夫的生活方式、他對財富的炫耀和譁眾取寵,這些都不是彼得的風格。”
第11章 房地產,黑石的“新寵”
隨著20世紀80年代資產泡沫的無情破滅,房地產商和銀行在困境中掙扎,而政府急於脫手價值幾十億美元的儲蓄和貸款資產,將其賣給出得起價的買家。在步入低谷的房地產業務中,施瓦茨曼看到了大發橫財的機會。
第12章 躋身王者之列
1997年10月,正式結束募集的黑石集團第三隻投資基金達到40億美元,成為第二大私募股權基金,僅次於產業大哥大KKR集團1996年募集到的57億美元收購資本。有了這筆錢,黑石集團再也不是空有抱負的併購業新星,而是實力雄厚的大玩家。在這之後,再也沒人懷疑施瓦茨曼從KKR集團手中奪過私募股權王冠的野心。
第13章 150億美元,科技泡沫時代的巨大收穫
在20世紀90年代末的黃金時代,黑石集團等私募股權已不是資本市場的主角,盈利率低卻穩定的公司被高科技企業為代表的“新經濟”遮擋了光輝。黑石集團發現,自己成了這場革命的旁觀者,但他收購業務部門裡最年輕的合伙人馬克·加洛格利卻不經意間在網際網路大潮里取得了一些成功。
第14章 昂貴的德國之旅
黑石集團在2000年正值市場巔峰時期所做的投資中,有2/3都失敗了,而在德國的投資堪稱最大的敗筆之一。對於黑石集團的新媒體與電信基金來說,損失幾乎是毀滅性的,因為它從自有資金里拿出來投資的這1.59億美元占該基金已投資額的70%以上。伴隨著2003年整個電信產業的嚴重蕭條,想要依靠新投資來擺脫困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第15章 做一隻精明的“禿鷹”
在2001年末和整個2002年,股票和債券市場仍然處於不斷衰退階段,黑石集團等私募股權公司偏離傳統的投資法則,調轉方向進入了禿鷹債務投資領域。他們是十足的機會主義者,利用市場的混亂和商界的經濟問題為他們自己和投資者牟利。但他們在市場底部投資的億萬美元資金為賣家提供了渡過難關急需的資金,也穩定了公司不斷下滑的估值。
第16章 尋找下一個“施瓦茨曼”
21世紀初,施瓦茨曼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市場的動盪,他還在與一家管理層已經無法駕馭的公司博弈。黑石集團再也不是頭十年他和彼得森管理的那個飄搖不定的小公司了。他說:“我每天工作14小時,大部分周末也在工作。我最終會變成公司成長的瓶頸。很明顯,我需要幫助。”
第17章 塞拉尼斯,最成功的投資
2005年1月,塞拉尼斯再次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塞拉尼斯公司籌集的普通股及優先股市值近10億美元,其中8.03億美元由黑石集團及其聯合投資者獲得。到2007年5月,當投資者將其持有的最後的股份售出後 ,黑石集團及其聯合投資者從塞拉尼斯獲得的利潤高達29億美元,這一數字是他們投資成本的5倍,也是黑石集團迄今為止最大的單筆業務收入。
第18章 變現再投資
經濟復甦簡直是上帝對這個行業每個人的恩賜,但是黑石集團卻超越了他最大的競爭對手。黑石集團的第四大投資基金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扣除黑石集團自身擁有的部分股權利潤後,該基金的年收益率超過了70%,是同期股票市場20%年收益率的約2.5倍,也令KKR集團、阿波羅公司和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等競爭對手望塵莫及。
第19章 必須成為第一個行動者
從公開市場籌集到真正的永久性資本是私募股權管理者的夢想和“聖杯”,因為那可以避免煩瑣的資金募集活動,也能拓寬投資者的範圍。阿波羅在公開市場爭奪戰的第一回合中獲勝,籌集了近10億美元的新資本。KKR緊隨其後,在公開市場爭奪戰的第二回合獲勝。施瓦茨曼總結這一教訓是:“成為第一個行動者是至關重要的。”
第20章 證券化,再掀併購狂潮
隨著2005年交易進程的不斷加快,這一波收購浪潮在私募股權基金的推動下成了一場史詩般的運動。除了股權資本的支持外,收購風潮的掀起還源自於債券市場的創新--證券化,這種創新猶如80年代麥可·米爾肯對債券市場的改變,詹姆斯說:“你看到的是過度的繁榮、過分的信心,人們在過去145年裡所承受的風險都已經不值一提。這就像是一個泡沫。”
第21章 瘋狂的寫字樓聚會
收購辦公物業投資信託公司的交易額為387億美元,輕而易舉地超過了1989年KKR對雷諾茲-納貝斯克菸草公司支付的313億美元。黑石集團這個既謙遜又在公眾場合很靦腆的格雷,不僅登上了房地產界的頂峰,而且正在打破除亨利·克拉維斯之外沒有人能創造的私募股權的記錄,這是黑石集團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交易。
第22章 黑石上市了
黑石通過出售股權所獲得的76億美元中,黑石集團及其合伙人拿到46億美元,施瓦茨曼一個人就拿到6.84億美元,處於半退休狀態的黑石集團共同創始人彼得·彼得森,拿到19億美元。黑石集團的上市不僅僅是私募行業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美國近5年來最大的IP·,它直接推動黑石集團晉升為華爾街頂級公司。現在,黑石集團的市值已經與雷曼兄弟齊平,同時也是高盛的1/3。黑石集團成功了。
第23章 繁華後的落寞
這是一首華麗的終曲,就像國慶日綻放的煙火,絢爛之後便是一片寂靜。由於次貸的負面影響仍在不斷蔓延,過去幾年裡慢慢構築起來的債務大廈也開始顫抖,地板在吱吱作響,牆上的裂縫開始不斷變大,市場投資者已是一片驚慌。垃圾債券的利差降到了歷史最低點,“風險”,這個幾乎已經從金融大辭典里消失的字眼又重新被人們議論起來。
第24章 改為這一切付出代價了
2007年市場情況進一步惡化,在行情不錯時放大收益的“槓桿”很快開始起反作用。私募股權基金所控股的公司市值縮水,但賬面負債卻絲毫未減,雙重壓力讓大力投資的私募股權公司面臨巨額股權投資化為烏有的威脅。經濟形勢大好的時候,私募股權公司拚命舉債,然後再不斷抬高收購標的公司的價格,儘可能的攫取每一分錢的利潤。現在,該為這一切付出代價了。
第25章 是創造者,還是掠奪者
金融危機的爆發讓人們開始質疑私募股權的一切:它的未來、它的經濟地位以及它創造價值的能力。儘管將自己更名為“私募股權”,努力想把自己打造成通過重構公司業務而創造價值的企業工匠,但是,收購行業從未超越其在20世紀80年代的聲譽。在大眾眼裡,他們是無情的職業操刀手,為了短期的利益掠奪他們公司的現金和資產。
第26章 資本,永恆的王道
現在,私募股權的輝煌已經成為過去,但這並不是說資金短缺,整個行業始終還是坐擁3500億~5000億美元的資金,它們不停地向市場注入大筆資金。槓桿收購仍然是私募股權公司的典型業務,當債務市場回暖時必將首先繁榮起來,但私募股權行業注定會向新型業務發展。“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不被淘汰。”這是施瓦茨曼喜歡對黑石集團員工講的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