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碑屈原》

《豐碑屈原》《豐碑屈原》
《豐碑屈原》是三位中學高級教師蔣鵬、徐靜、王書一合著的歷史人物屈原研究文集。作者結合黑格爾、歌德、劉勰、郭沫若、王朝聞、朱光潛等人的美學觀點,解讀與分析了屈原的所有詩作,警醒人們即使位高權重也不要顛狂失守,即使平民百姓也要安適樂道,從而弘揚了我們民族固有的坦蕩、明達、仁德與和美!該書於2014年3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蔣鵬、徐靜,均出生於1938年。一對從教高中語文30餘年的夫婦。合作撰寫了《孟子雄辯思維軌跡尋蹤》、《中學魯迅作品中婉曲修辭摭談》、《必須重視形成自讀意識》近70篇文章。多篇文章在《語文學習》、《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語文月刊》等刊物上發表。《報劉一丈書問題質疑——兼談文體劃分的標準問題》榮獲1989年全國中學語文研究會優秀論文獎。《試論中學語文中<史記>傳記文學的典型環境》榮獲1991年蘇魯豫皖中學語文研究會論文金獎。1992年11月《鹽阜大眾報》曾以“教壇並蒂蓮”為題作專版介紹;2014年3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的24萬字的《豐碑屈原》面世。
王書一,出生於1963年,中學高級教師。著有《中國書法時尚》、《書法教程》、《書法風格與個性關係》、《毛筆楷書99法》、《隸書三字經》、《毛筆行書二十要訣》、《硬筆書法百字功》等。文章《興趣記憶在教學中的運用》、《把握主筆》獲省級論文二等獎。書法作品獲1995年“三國文化”書賽成人組銀獎,1997年“流行書風”書賽青年組金獎。書作及個人傳略入編《中國藝術名人大辭典》。

基本信息

編著:蔣鵬徐靜王書一
出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編審: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北里甲1號
責任編輯:姜茂友王禾李濟祥
印刷: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本:710×1000mm1/16
字數:240千字
印張:28.5
版次:2014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價:48.00元

作品導讀

蔥蘢卓拔至善至美
——從《橘頌》領略屈原超凡內蘊的自勉節操
屈原,名平;因避免直乎其名,才敬重地稱其表字為屈原。據資料介紹:“到春秋初期,熊繹的後代熊通自立為武王,武王的兒子屈瑕受封為屈邑,便以封地為姓,這便是屈姓之始。①”而屈家祖先則與楚王室同祖同宗,統稱為楚國昭、屈、景的“王族三氏”。
在我國悠遠的文明史上,屈原之所以能成就其與日月齊輝的偉大業績,是他具有歷史的眼光,抓住了時代的脈搏,在《詩經》被陳封了幾百年後,重振詩風,使詩魂重新飄蕩在華夏上空。“如果說韓愈是‘文起八代之衰’,那么,屈原則是‘文起百代之首’,為百代文章之宗祖也。②”
到公元前672年,楚國國勢不斷壯大,意圖謀求北上稱雄;其時華夏各國盟主齊桓公對此不能容讓,便率領諸侯聯軍長途南下,直抵南方楚國邊境地區。在此危急時刻,楚成王就派出大夫屈完前去交涉議和;這位屈大夫隻身深入敵營,面對霸主齊桓公不卑不亢,分析得失利弊,曉以曲直是非,闡明楚長城與漢水的固若金湯屏障作用。結果迫使齊桓公不得不在召陵,簽訂修好盟約,從那以後各自退兵自守。——此位大夫屈完,就是其前輩中的一位大大的功臣!“此後更有屈禦寇、屈盪、屈到、屈建、屈罷、屈固等楚之屈氏著名人物,都有史書記載他們的功績。③”
——從上述文字的歷史介紹中可以見得:楚國的盛衰與屈氏的沉浮,已經明顯不過地構成了國與家、君與臣相依相存密不可分的關係!
屈原的出生地,是在長江邊(今湖北三峽一帶)的美麗小城姊歸。那裡高山峽谷、江水涌動奔騰,是一處神奇妙幻、物產豐饒的地域,更是一處充滿傳奇色彩、如詩如畫的仙境!古代若干名人義士都與荊楚大地有緣,如炎帝、伍子胥、王昭君、劉備、諸葛亮等,無不聲振寰宇、名垂千古。
毫無疑義地說,屈原是出生在一個世代為官仕宦之家的門第,家庭生活富足殷實自不必說,其自幼的家庭教養,更是受詩書禮義薰陶,深得家長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更加上屈原本身天資聰穎敏慧,悟性過人且才華橫溢。
但在此不得不強調的是:屈原的成長、成人、直至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絕非是依賴顯貴家族背景的陰庇,也絕非是依賴外部特殊要員鼎力的提攜,而正相反完全是依憑自身的自我磨勵、自覺鞭策、自接自厲,直至他終身坎坷人生道路上從未捨棄的自省自警!
據資料介紹屈原特別身世背景是:“屈原在其家族中並非嫡長子,按照古代嫡長子繼承先祖領地和封號的‘采邑制’,屈原先輩這一支沒有資格繼承沒落貴族僅有的富貴,而只能成為大家族的旁枝,實際身份與‘庶民’(即平民)並無兩樣。④”——這是因為我國古代上層貴族富豪,婚姻上是實行一夫多妻制,原配髮妻及其子女,與續配侍妾及其子女,其地位和待遇是絕不公平互等的。其實,從西周王朝開始執行的嫡長子承襲制度,本意在於避免天子王位繼承的無端紛爭,但是,這一制度不管是在當朝,還是在以後的歷朝歷代,都未能得到堅守不移的貫徹與實施。
事實上作為一個個具體的個體,總得面對各種各樣既定的社會規章制度,不管它是否絕對合理公平,正常情況下人們都得遵守服從,否則,社會就將無章可循,人們也將會我行我素。如果要改變或廢除規章制度,那確非一人之力、一時之間所能完成;所以,一般的人總應該在規章制度的範圍內,努力求助於自身的成長與提升,尋求可能獲得更多更大的自由,獲得更長遠更大範圍進展的方法技巧。——難道這不是人們面對現實切實可行的必然選擇嗎?
早在屈原出生時,雖然他父親伯庸還身處抗擊秦兵的戰場上,但兼得天時地利人和的英傑屈原,理所當然地深得父母及家人濃濃的寵愛,物別是老祖母每天每日看著在讚譽聲中迅速成長的孫子,更是滿懷厚望、喜不自禁了。
好年好月好風光,風長水長日夜長。時光荏苒,才年滿7歲的屈原,就已經顯得生性謙遜和顏悅色,舉止文雅持重老成。每逢年節,冠帽巍峨,服飾華美,並且以香料掛件裝飾,可謂儒雅方正楚楚動人。
有言不虛,“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清•趙翼《論詩》”。
相傳由孔子刪定的《詩三百》,後來被推舉到《詩經》的至尊高位,才算是為文學詩歌贏得的至高社會地位了。而究其本源《詩經》還植根於民間,保留其濃郁民本情懷的;不容置疑的事實是,整個一部《詩經》,竟不能說清有哪一篇章,明確屬一位哪一位具體的作者,這就明顯不過體現,《詩經》是由民間傳唱記錄下來整理而成的。——與集體創作的《詩經》對比而言,屈原,則是詩歌史上第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他的代表作政治抒情長詩《離騷》,兩千多年來更被尊為可“與日月爭光”的傑作。
《詩經》以後整整300年,中國文壇被“百家爭鳴”的散文光輝所籠罩,而能夠擔當起打破詩歌沉寂的天才人物便是屈原!他以獨特的壯美人格和尚美美才情,開創了詩歌文學在社會歷史上的空前地位,使凝聚楚山湘水靈氣的詩風,與張揚楚語楚物的詩魂長久飄揚在華夏大地上,持續延綿兩千餘年而不衰減。
下面就讓我們從其詩作《橘頌》,從最具體形象、淺近動人處,逐步接近這位高尚純粹的偉人屈原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