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每天學點哲學》

《讓孩子每天學點哲學》

《讓孩子每天學點哲學》精選了哲學智慧的這些方面,通過生動的故事,闡發了我們做事的正確方法,讓我們輕鬆面對以上問題。如果你還沒有一個系統的辦事理論和方法,請閱讀此書吧!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當很多事情想不通時,不是事情複雜讓人捉摸不定,而是因為我們的知識有限,如果知識多了,就沒有什麼想不通的了。曾看過這樣一句話:“你要想詮釋大自然,你就必須擁有跟大自然一樣的智慧。”而哲學就是這樣一種智慧,一種知識。

內容簡介

每天學點哲學,你會更睿智,你會更堅強,你會更踏實,你會活得更有意義,你的生命會更完美。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事情,我們應該怎樣面對,怎樣處理呢?這本有關哲學的書會告訴你具體怎樣做。
在辦事過程中,你是不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了呢?你是否遵循了客觀規律?你是不是用實踐去獲得正確的認識?你是不是知道事物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勇於面對挫折呢?你是不是腳踏實地,積極進取,獲得質變呢?你是不是遇到事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呢?你是不是注重他人的力量,懂得團結合作呢?你是不是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呢?

目錄

第一章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存在於人腦中的反映——讓孩子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存在於人腦中的反映。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想問題、辦事情的時候。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目不識丁的秘密/3
蘋果的香味/4
喝海水度日的遇難者/5
一位美術系剛畢業的女生/7
教士和鼬鼠/8
鑰匙眼裡的蜘蛛/10
蘑菇和狗/11
確實不知道/12
見識短淺的人/13
畢生的理想/14
一輛“真正的車”/16
一篇奏事的呈文/17
披著孔雀羽毛的烏鴉/18
裝作博學多識的人/19
模仿老鷹的烏鴉/20
追逐駱駝的豺/21
一片枯樹葉/22
第二章規律的客觀性和普追性——讓孩子遵循規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
所謂規律。就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繫。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規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沒有規律的物質運動是不存在的。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而不能違背規律。一旦違背客觀規律。人們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在客觀規律面前,人並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於人類。
放棄自己現在的樣子/25
不懂捕魚訣竅的漁夫/26
用琴聲來宣洩內心的情感/27
自然而然地這樣做了/29
肚子裡的牛奶./30
要孩子,不要神童./31
騎師和失控的馬/32
釣魚高手/33
第三章實踐與認識是不可分翻的統一體——讓孩子獲取正確認識,並著手實踐
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實踐是認識的起點。也是認識的歸宿,是全部認識的基礎。同樣。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認識具有反覆性。認識具有無限性,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的前進或螺旋式的上升。在實踐和認識的相互作用下才能得到真理。這就要求我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和永恆的使命。
按圖索驥/37
技藝高超的廚師/38
投身大海的鳥兒/39
用行動維護真理/40
錯誤成就真理/43
用事實來證明/44
心動不如行動/47
科學實驗不能只觀察現象/49
“自潔薄膜”的發明/50
行動的力量/51
初次獨自出門的蘭姆賽/52
“全國第一”的木匠/54
百發百中的秘密./55
最好的趕雞方法/56
一篇奏事的呈文/58
踩著樁子過去/59
要通過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60
先生的書在哪裡/61
亞里士多德講的不符合事實/62
無人涉足的地方/64
柯特大飯店的電梯/65
格羅培斯的難題/66
思維的枷鎖/68
被讚譽為“最美妙一著”的棋/69
“不會飛”的大黃蜂/70
飛行員的心理測試/71
如何穿越“玻璃之牆”/72
終於發現/74
曲別針的萬種用途/75
第四章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讓孩子戰勝挫折.迎接挑戰、
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這一原理要求我們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對未來充滿信心,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長壯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勇敢地接受挫折與考驗。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
一位患嚴重腦癱的作家/79
1349次失敗後的成功/81
未來我是……/83
5點半的演奏/84
名著從一頁紙開始/85
第2500封求職信/87
再試一次/88
不要放棄/89
第11次敲門/90
剩下的60種能力./92
再試一次就是奇蹟/93
成功者的黑夜/94
人人面前都有一根欄桿/95
銀行最出色的工作人員/97
一個不肯輕易放棄努力的人/100
美國電影史上的聾啞影后./102
哪怕僅是一點微光/104
有殘疾的女孩/105
掉進枯井的驢/106
絆腳石和墊腳石./107
被衝到岸邊的三條魚/108
第五章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係——讓孩子堅持腳踏實地.積極進取
事物的發展變化存在兩種基本形式,即量變和質變,前者表現為事物及其特性在數量上的增加或減少。是一種連續的、不顯著的變化。後者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漸進過程的中
斷,是由一種質的形態向另一種質的形態的突變。質量互變規律對於人們的認識和實踐活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它要求我們要重視量的積累,注意事物細小的變化,不可揠苗助長急於求成,對於消極因素,要防微杜漸;同時又要根據事物的發展進程,不失時機地促使事物由量變到質變的轉化。
……
第六章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讓孩子運用辯證法來思考問題
第七章分清主流和分流——讓孩子研究什麼是事物的決定類因素
第八章人民民眾才是歷史的創造者——讓孩子重視團隊力量,學會與人合作
第九章價值觀是人生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導向——讓孩子樹立正確價值觀,堅定自己的信念
第十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才有最絢麗的人生——讓孩子擁有科學思想,並為之努力奮鬥

前言

哲學是系統的世界觀,是指導客觀實踐的方法論。學習哲學,能使人聰明。人生中要解決的具體問題可能不同,但在面對原則、方法、方向等關鍵問題上卻驚人的相同。而哲學正是為人類和社會的發展指引方向、開闢道路、制定原則、提供方法,使社會不斷地得到改造和變革。
有了哲學作為我們的指導,我們就能知道怎樣正確對待他人和自己,就能正確面對生命中的痛苦、挫折、失敗和死亡;有了哲學的指導,我們就能在錯綜複雜的生活中做出正確的選擇,堅持正確的態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樂和幸福;有了哲學的指導,我們就能正確選擇前後進退的策略,就能提升自己的生活境界和道德水平,就能正確進行謀劃和管理,就能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在哪裡,就能擁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哲學不是學院的奢侈品,不是抽象繁瑣的教條,更不是漫無邊際的高談闊論。真正的哲學是在討論我們日常經常遇到的事情。
哲學不是最高端的人才可以研究、學習的,就是剛剛入學的孩子也應該學習哲學。因為智慧的問題貫穿著人的一生。而哲學正是探索智慧的根源。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導,如果想要提高3歲孩子的智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可以教他們哲學。看來,提高孩子的哲學修養關乎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親愛的孩子們,這就是一本寫給你們的哲學書。但本書不是“地道”的哲學書,因為它不是晦澀難懂的,不是死記硬背的,不是看似簡單卻很抽象的哲學原理和方法論。
精彩書摘
賽恩斯擔心他會受到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CEO們的嘲諷。可他得到的卻是大家熱情地鼓勵。約斯特說:“他事業上的成就固然令人羨慕,而他的坦誠卻更令我敬重。”
後來,賽恩斯聘請了一位教師,每周五天,每天用一小時教他讀書、識字。這期間,他還對公司里的經理們說出了實情。上個月,公司所有的員工都已經知道了他隱藏多年的秘密。
最近,賽恩斯艱難地讀完了《工合》一書。他讀得很慢,邊讀邊把不認識的字詞畫出來,然後再請教別人。但他最終還是把這本書讀完了。現在,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像妻子一樣迅速地瀏覽郵件,並把辦公桌上堆積如山的垃圾信件進行歸類處理。更重要的是,賽恩斯希望自己的經歷能激勵別人去多讀書、多學習。
“不識字並不丟人,”賽恩斯的太太說:“丟人的是對此聽之任之。”
賽恩斯打動了我們,他實事求是,不怕別人嘲諷,承認自己不識字,他的坦誠得到了大家的讚揚。其實,做任何事情,只要我們坦誠相見,一切尊重客觀事實,並不斷努力,相信我們會得到尊重和成功。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事實,弄虛作假只會讓我們作繭自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