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追赴都回寄零陵親故》

《詔追赴都回寄零陵親故》

岸傍古堠應無數,次第行看別路遙⑶。 ⑵纖鱗:小魚。 一程一程,回看零陵親故卻越加遠遙。

作品信息

【名稱】《詔追赴都回寄零陵親故
【年代】中唐
【作者】柳宗元
【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詔追赴都回寄零陵親故⑴
每憶纖鱗游尺澤,翻愁弱羽丹霄⑵。
岸傍古堠應無數,次第行看別路遙⑶。

注釋譯文

【注釋】

⑴公元815年(元和十年)正月,柳宗元自永州奉詔赴京,途中作此詩,回寄給在永州的親朋好友。
⑵纖鱗:小魚。尺澤:小水池。弱羽:無力的翅膀。丹霄:百家注本童宗說註:“丹霄,青雲也。”比喻高位。
⑶堠(hòu後):古代河岸記里程的土堡。《周書·韋孝寬傳》“一里置一土堠。”或雲五里只堠,十里雙堠,韓愈《路傍堠》詩:“堆堆路傍堠,一雙復一隻。”應:是。次第:挨著次序、一個接著一個。

【譯文】

常想起小魚在水池裡浮游,
又擔心翅膀太嫩難上雲霄。
乘船赴京,傍岸的土堡已是無數,
一程一程,回看零陵親故卻越加遠遙。

作品鑑賞

詩的開頭用比喻的手法,極寫詩人被貶永州後環境的惡劣,境地的低微。“每憶”下字好像很輕,似乎也沒什麼褒貶,實際上份量很重,感情色彩十分強烈,表明詩人對這種小魚游水池的生活非常厭棄。這時好了,奉詔赴京了,新生活就要開始了,也許還有一個相當高的職位在等著自己,可以直上“丹霄”。然而詩人仍然很擔心,擔心弱翅無力,重任難以勝任。當然,詩人決不是對自己能力的不信任,也不是故作謙恭之詞,是對於變幻莫測的前途的憂慮。
後一聯詩歌的節奏明顯加快,不僅形象地狀寫了輕舟順流而下,計算里程的土堡飛而似地甩在腦後的情境,而且也與詩人希望儘快回到長安的心情十分吻合。然而,詩人離長安雖然越來越近,而離他生活過十年的永州卻越來越遠,所以,他也是一路北行,一路回望;瀟湘一帶,輕煙薄霧,別路依稀,真切地抒寫了他對零陵親故的繫念。
這首詩,前後兩聯跳躍性極大,運用的手法各不相同,詩歌意象也迥然有異。但一個“愁”字,卻把整首詩歌描寫的意象統一協調起來,詩人對自己以往的貶抑生活“愁”,對奉詔直上京,前途渺茫亦“愁”,乘船北上離雖親朋故舊,當然更“愁”。“愁”字一線貫通,塑造了一位情深義重、憂國憂民、內心情感無限豐富的詩人自我形象。

作者簡介

柳宗元
柳宗元像柳宗元像
(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出生於京都長安(今陝西西安)。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王維、孟浩然、韋應物與之並稱“王孟韋柳”。世稱柳河東或柳柳州。少有才名,早有大志。公元793年(貞元九年)進士及第,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為藍田尉,後入朝為官,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革新失敗後貶邵州刺史,再貶永州司馬。後回京師,又出為柳州刺史,政績卓著。卒於柳州任所。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富於戰鬥性,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哲學著作有《天說》、《封建論》等。其作品由劉禹錫保存並編成集。有《柳河東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