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觀察》

基本信息

周刊簡介

《華盛頓觀察》周刊本身為電子周刊,通過email向三十多萬高端讀者訂戶直接傳送周刊,面對個人目前仍為免費訂閱。免費訂閱《華盛頓觀察》周刊,請發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或是進入我們的網站填寫“免費訂閱”的問卷: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華盛頓觀察》周刊的資金來源於商業收入和美國著名的幾大基金會,也在積極尋找商業模式進行發展。

我們不支持任何反政府組織,我們也不為任何政府、黨派、機構及個人做政治宣傳。《華盛頓觀察》周刊歡迎基金會和個人贊助,拒絕任何國家政府、軍隊、國防承包商以及反政府組織的資金捐助。

周刊理念

客觀、獨立、獨到

所有的歷史教訓使我們堅信閉關鎖國將導致一個國家國力下降,長遠來講傷害一個民族整體的競爭力。當全球化將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為擁擠,更相互依存,人與人連線更緊密時,對世界的孤陋寡聞和自我封鎖甚至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存。當世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力的格局仍多多少少傾向於說英語的國家,華語世界的讀者應該更多地關心自己社會以外正在發生些什麼。只有確保信息的暢通,確保了解世界,華人才能更準確地掌握自身在整個世界中的位置,回答“我們應往何方去?”這一使命性的問題。

封閉的土壤里只能孕育出思想的怪物,對其它國家的無知導致盲目的排他症,盲目的自卑或自大。國際關係中片面的信息以及思想封鎖更為危險。如果我們完全依靠個人的經驗和思維模式,就無法對別的國家和那裡的人民行為進行全面和公正的評價,這常常導致極為錯誤、甚至非常危險的決定,令一個充滿希望和生機的國家(地區)走上歧途。我們堅信相互間更多的理解將幫助人們消除無端的猜疑、恐懼和仇恨。

無可否認,華語世界的文化和思想遺產豐富而瑰麗,正是其思維和歷史的獨特性以及日趨進步的包容性令它在現代土壤中仍然保持勃勃生機。華語世界和英語世界必須面對而應該努力去做的是保持思想和信息交流渠道的暢通;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應該更全面地了解彼此的意圖、觀點和價值觀。遺憾的是,語言和文化的藩籬、思想的惰性經常製造誤解的鴻溝。那些無論是舊的還是新的陳規戒律被囫圇吞棗,當作無可爭議的真理。

由於包括Carnegie Corporation of New York, John 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以及 Ford Foundation 在內的美國基金會提供的幫助,我們才得以誕生,逐漸站立。這些組織過去和現在都沒有對《華盛頓觀察》周刊的編輯政策施加任何影響。我們歡迎基金會和個人對我們的支持,但是拒絕接受任何帶有附加條件的贊助。

周刊使命

破解全球大趨勢;第三隻眼看美國

我們希望探究的不僅是美國的政策是什麼,更想剖析這些政策為什麼這樣制定,以及這些政策是如何制定出來的;美國政治和社會的深層次走向是什麼;美國人如何評價在東亞以及毗鄰地區的事態進程;美國政要、社會精英、普通公眾對重大問題持何種觀點;什麼問題令美國社會不安;美國如何看待中國的一舉一動;中國如何影響美國的發展。

有人說,美國有所有的一切:壞的、好的;美妙的、醜陋的、睿智的和平庸的,一切都取決於觀察者選擇的角度。美國,毫無疑問,遠不是一個理想國家。她的歷史如同其它任何一個國家一樣複雜,充滿矛盾,個人和種族的苦難和不平等。奇妙之處是美國總是在不斷變化,做錯事,做對事,對的政策改錯,錯的政策再被改對,她的國民總是在反思。不論如何,美國是一個在政治、經濟、科學的世界大舞台上起到“首席小提琴”作用的國家,今天世界上太多的事情被美國國會和白宮的決定所左右,而了解美國政府如何運作和思考才能明白如何去影響它。畢竟,美國總是更好地服務於那些了解她的人。我們希望《華盛頓觀察》周刊能夠幫助您深度理解美國,預測她發展的方向以及中美關係的走向,希望讀者可以“知美國以助知天下”。

我們的報導和資料可以在所有華語國家讀到,我們的讀者正在向世界其它國家——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瑞士、澳大利亞、巴西、以色列、土耳其、日本……擴展。我們的讀者對象主要包括媒體、政治決策機構、非政府組織、學校和研究機構和從事國際經濟活動的商業團體。

周刊特色

獨到、深度、第一手

《華盛頓觀察》周刊的特色是通過第一手獨家採訪報導一個真美國。《華盛頓觀察》周刊以及姊妹刊的工作人員包括中國大陸公民、台灣公民、美國人、俄羅斯人、埃及人、伊朗人。我們每一個人都真誠地祝願自己的祖國繁榮、昌盛,全世界和平、安寧。

《華盛頓觀察》周刊於2002年9月10日創刊發行,總編輯為陳雅莉,發行人為布魯斯?布萊爾博士(Dr. Bruce G. Blair)。

我們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中心地區,與白宮, 國會山、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部毗鄰,與美國著名思想庫布魯金斯學會只有一牆之隔。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