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全3卷)》

【儒解】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助成別人的壞事。 【原文】有浮雲富貴之風,而不必岩棲穴處;無膏盲泉石之辟,而常自醉酒耽詩。 【道解】莊子說:“懂得生命情理的人,不作對生命所不必要的事;懂得命運情理的人,不從事自己的能力所無可奈何的工作。

菜根譚(全3卷) 特色及評論

《菜根譚》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所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結晶,和萬古不易的教人傳世之道,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

《菜根譚》博大精深,妙處難以言傳,須有心人在工作之餘,沏一杯清茶,靜靜的品位,菜根會越來越香,心智會越來越高。細味此書,一則重溫人間那種已被淡忘了的真趣,二來清醒一下被金錢燒灼得暈頭轉向的頭腦,尋找的修身養性的途徑、待人處事的準則,學會高瞻遠矚,學會達觀人生。

《菜根譚》的文字簡煉明雋,更是叫人含咀無窮,它亦駢亦散,融經鑄史,兼采雅俗。似語錄,而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似隨筆,而有隨筆所不易及的整飭;似訓誡,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靜鍾聲,點染其間,其所言清霏有味,風月無邊。

菜根譚(全3卷) 內容簡介

似和風細雨滌盪心靈,一部《菜根譚》匯集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的人生哲學,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以精練明雋、雅俗共采的文字道出了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本書編譯從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體系,對《菜根譚》以通俗直觀的解釋,加上工筆大師王丹先生的繪畫珠聯璧合,白紙黑畫凝聚萬里山川之氣,言語之中宛見古賢之心。

菜根譚(全3卷) 文章節選

【範例】

清濁並包 善惡兼容

【原文】

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與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惡賢愚要包容得。

【儒解】

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助成別人的壞事。小人恰恰與此相反,他們不願成全人,卻會嫉妒人”。

人與人有別,各自為一個體;但人與人又不能不彼此相聯相通,結成一個整體。而那些不悅人之過,不矜己之能,能幫助人,成全人的人,就像一塊平整方正的大石頭,砌在哪裡,都能使整個建築穩固平實。
【圖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範例】

浮雲富貴 醉酒耽詩

【原文】

有浮雲富貴之風,而不必岩棲穴處

無膏盲泉石之辟,而常自醉酒耽詩。

【禪解】

“三伏閉門披一衲,兼蔭房廊無松竹,安詳未必須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意思是說:坐禪不一定要在山中和水邊,只要進入無心境地,縱使在火中,也會自然涼快。織田信長消滅了敵手武田信玄的軍隊後,因敬慕武田信玄的師尊,動大禮到惠林寺迎邀快川國師出山,可快川卻絲毫不予理睬,這大大刺激了這位勝利者的自尊。當他得悉惠林寺曾匿護過武田的家將,並掩護他們出逃的訊息後,織田信長勃然大怒,命令士兵縱火焚燒了惠林寺。快川國師在寺院樓閣上口述了“安禪未必須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的詩後,便投身火海,火化入定了。
【圖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範例】

人生短暫 名利無盡

【原文】

石火光中爭長競短,幾何光陰?

蝸牛角上較雌論雄,許大世界?

【道解】

莊子說:“懂得生命情理的人,不作對生命所不必要的事;懂得命運情理的人,不從事自己的能力所無可奈何的工作。保養身體,首先要按照各種物質條件。物質綽綽有餘,但身體並未保養好好的人有啊。活著首先要不離形體,形體不離但生命卻殘廢了的人也是有的。生命,它到來時你無法推辭,它離開你無法阻止。可悲啊!世上的人們以為養好形體就足以保存生命。然而養形研究不足以保存生命,那么世間的事還有什麼必要去做的呢?雖然沒有必要去做又不得不做,這類事情,就不能做了。
【圖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