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娜·瓦娜》

《莫娜·瓦娜》

《莫娜·瓦娜》(1866)原名《威尼斯的維納斯》,《莫娜·瓦娜》是一部現實主義傾向的古典戲劇。無論從思想內容還是藝術表現上看,這部劇作都和梅特林克的其他作品很不相同。

基本信息

劇本簡介

《莫娜·瓦娜》的作者:莫里斯·梅特林克《莫娜·瓦娜》的作者:莫里斯·梅特林克

《莫娜·瓦娜》(1866)原名《威尼斯的維納斯》,《莫娜·瓦娜》是一部現實主義傾向的古典戲劇。無論從思想內容還是藝術表現上看,這部劇作都和梅特林克的其他作品很不相同。

劇本取材

它取材於卜迦丘和但丁的《諾瓦傳記》,羅賽蒂以嬌媚的威尼斯美人阿莉克薩·微爾丁為模特兒畫成此畫,她也是《維羅奈斯的委羅尼卡》(1872)的模特兒,她在此穿著珍妮(莫里斯之妻)的綠色長袍,在此也可看出羅賽蒂的隱匿情感,他的思緒流連在阿米·亞拉漢、瑪麗亞·弗德、艾倫·西頓、克奧玫、瑪麗亞·絲帕塔麗、凡妮·康弗絲等好幾個美人之間。

劇本劇情

劇本描寫的情節內容是:彼薩城被佛羅倫斯的僱傭軍圍困多時,彈盡糧絕,馬上便要傾覆了。這時,僱傭軍司令普林齊瓦勒提出條件,如果彼薩城交出守軍司令基多的愛妻莫娜·瓦娜,就能得到他所提供的大量的糧秣彈藥。於是,個人的榮譽同城邦的生存之間便產生了矛盾。莫娜·瓦娜決定犧牲個人,以拯救城邦。她毅然決然地隻身一人去見普林齊瓦勒。原來,普林齊瓦勒很小的時候便愛上了莫娜·瓦娜,要求莫娜·瓦娜去他的營帳只是為了了卻一段情緣。與此同時,佛羅倫斯指控普林齊瓦勒遲遲不攻城,有通敵的嫌疑,召他回去受審。莫娜·瓦娜決定帶他回彼薩。可是莫娜·瓦娜的丈夫基多認為自己受了奇恥大辱,非要向普林齊瓦勒復仇,決不相信妻子未曾失身的真言。為了保護彼薩城的恩人普林齊瓦勒,莫娜·瓦娜不得不說謊欺騙丈夫,同時下決心,拋棄自私忌妒的丈夫,同真誠愛她的普林齊瓦勒逃走。

表達思想

劇本提出了新的道德觀,認為個人利益服從於國家利益,自私的愛應讓位於真誠的愛。作品否定了基多的自私,肯定了莫娜·瓦娜為國犧牲的精神。

作者簡介

莫里斯·梅特林克

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是比利時象徵主義詩人和劇作家,1911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 梅特林克早期曾寫兩部詩集:《溫寶》(1889)和《歌謠十五首》(1900),採用的是象徵主義手法,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但梅特林克的文學成就主要是戲劇。他一生的主要劇作有《馬萊娜公主》(一譯《瑪蘭納公主》,1899),《佩列阿斯與梅列桑德》(1892)、《阿里亞娜與藍鬍子》、《莫娜·瓦娜》(1902)、《青島》(1908)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