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洞世》

《草根洞世》《草根洞世》
《草根洞世》是任冉先生所著的社科文論人性辨析文集。書稿著重討論了人性與社會制度的關係。全文可分三部分,其一、指出“人性本惡”是人類天然本能,是生存法則的使然。同時闡明人性本惡與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天敵關係。其二、對我國傳統政治文化進行了比較系統的反思,試圖消除“明主聖君、權力神聖”舊有文化的影響,弘揚民主法治的治國思想,強化“把權力關在制度的籠子裡”的政治理念。其三、利用“人性本惡”的觀點,對我國某些傳統文化單元諸如:“自私的價值、勞動與利益、道德與功利、教育的原則、腐敗與吏治、戰爭與和平、智慧與生存、人口與環境”進行了批判、剝離、修補和充實,試圖使民族政治文化得到升華和超越。總之,筆者本著“是什麼,為什麼,怎么辦,”的寫作思路,粗淺地探討了人類社會基本運作依據和原理。
文稿的價值和目的在於堅決主張與黨攜手同行、開創未來,試圖循序漸進地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不斷完善,使我們中華民族長治久安、走向強大。該書於2014年8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任冉,原名任榮貴,出生於1956年10月17日,原籍內蒙古察右中旗。在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後,首年考入包頭市二冶技工學校,畢業於1980年,從事工業建築行業。作者自幼酷愛讀書學習,尤其對社會科學問題極為興趣。經過幾十年的潛心研究,閱讀大量文獻,創作了《草根洞世》一書,它傾注了作者幾乎畢生的精力。

基本信息

作者:任冉
出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編審: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北里甲1號
責任編輯:徐榮
印刷: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本:787×1092mm1/16
字數:260千字
印張:16
印數:1-1000冊
版次:201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價:45.00元

作品導讀

關於“人性善惡”的話題,可以追溯到先秦春秋戰國時期,當年我們先哲提出多種人性觀來。諸如世碩的人性有善有惡論;告子的人性無善無惡論;孟子的人性本善論;荀子的人性本惡論,形成學術界各種流派相互爭鳴的態勢。自秦始皇掃滅六國統一中國後,文化繁榮景象戛然而止,只剩法家一支獨秀。之後秦滅漢立,大儒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被漢武帝採納。自此,儒家的“人性本善論”一統天下長達兩千多年之久。一直到近代鴉片戰爭,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打開中國閉鎖的國門,使國運徹底衰敗,迫使國人反思:中華民族怎么了,竟然走到任人宰割的地步。一些有識之士認為,原來民族政治文化出現了問題。於是,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拉開了有關人性爭論的序幕,時至今日爭論之聲此起彼伏,熱度不減。歸納起來,仍然與古賢四種人性論類同。不過學術界的思想動態性惡論的呼聲日益高漲,這是可喜的轉變趨向。
一、有善有惡論
戰國初期人世碩,首先對人性進行了初步探索。他提出“人性有善有惡論”。就是說,在人的天性里,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並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後天環境的薰染和培養。東漢學者王充在《論衡》一書中講到:“周人世碩,以為‘人性有善有惡’,舉人之善性,養而致之則善長;惡性,養而致之則惡長”。1不難看出,世碩的人性有善有惡論最終結論模稜兩可,這就缺乏了本性先天的基本內涵。
二、無善無惡論
戰國中期人告子對人性卻說:“性無善無不善,……性猶湍水也,絕諸東方則東流,絕諸西方則西流,人性無分於善不善,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2如此看來,人的天性無所謂善惡之分。
告子是我國思想史上最早給人性下定義的思想家之一。他說:“生之謂性”。其意指人性包含著人們的生活、生存、生命的內容。他進一步闡明;“食、色、性也”。就是說人類生存的前提,就是“食”與“色”。因此,人們一切意識行為為了生存,並無善與不善。
顯然,告子的“無善無惡論”有它正確的成份,人類為了生存繁衍而獲取“食”與“色”本身無須褒貶。可是,獲取“食色”的手段和方式必有善惡之分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