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 高陽作品系列 全三冊》
所業雖同,其名則異,大致前者稱為“票號”,後者稱是“錢莊”。 早期的票號,多為大商號兼營的副業,到鹹豐初年,始有大量專營的票號出現。 但在同治到光緒初年,全國最大的一家錢莊,規模凌駕票號而上之。
胡雪岩 高陽作品系列 全三冊 特色及評論
清朝末年,一名杭州普通的錢莊夥計,後成為同治光緒年間全國最大的錢莊――“阜康錢莊”的主人,此人便 是聞名中外商界的――胡雪岩。此書為“胡雪岩系列”的第一部,以福州人王有齡得助於胡雪岩,起步官場為起點,開始了胡雪岩馳騁商場的歷程。從本書,亦可見清末民初江��區的社會風情。胡雪岩 高陽作品系列 全三冊 本書前言
楔子 在清朝鹹豐七年,英商麥加利銀行設分行於上海以前,全國金融事業,為兩個集團所掌握,商業上的術語稱為“幫”,北方是山西幫,南方是寧紹幫。所業雖同,其名則異,大致前者稱為“票號”,後者稱是“錢莊”。 山西幫又分為祁、太、平三幫,祁縣、太谷、平遙。而始創票號者,為平遙人雷履泰。他最初受僱於同縣李姓,在天津主持一家顏料鋪,招牌叫做“日升昌”,其時大約在乾隆末年。日升昌在雷履泰的悉心照料之下,營業日盛,聲譽日起,連四川都知道這塊“金字招牌”。因為雷履泰經常入川採購銅綠等等顏料,信用極好。 四川與他省的交通最不便,出川入川攜帶大批現金,不但麻煩,而且有風險。於是雷履泰創行匯兌法,由日升昌收銀出票,憑票到指定地點的聯號兌取現銀。當然,匯兌要收匯費,名為“匯水”。匯水並無定額,是根據三個因素計算出來的:第一,路途的遠近,遠則貴,近則廉。第二,銀根的鬆緊,大致由小地方匯到大地方來得便宜,由大地方匯到小地方來得貴,因為地方大則銀根松,地方小則銀根緊。如某處缺乏現金,而有待兌的匯票,則此時有客戶交匯,正好濟急,反有倒過來貼補客戶匯費的。 最後是計算銀錠的成色,銀錠的大小,通常分為三種,最大的五十兩,為了便於雙手攜捧,做成兩頭翹起的馬蹄式,即所謂“元寶”,而出於各省藩庫的,稱為“官寶”;其次是中錠,重十兩,有元寶形的,稱為“小元寶”,但通常都做成秤錘式;最小的或三兩、或五兩,通稱“銀錁”。再就是碎銀,輕重不等。此外各省有其特殊的形制,如江浙稱為“元絲”,底凹上凸,以便疊置。但不管任何形狀、大小,銀子的成色,各地不同,需要在交匯時核算扣足。 由於匯兌憑票兌銀,所以叫做“票號”。早先運送現銀的方法,如果不是隨身攜帶,就得交鏢局保送,費用大,麻煩多,走得慢,而且還有風險,萬一被劫或者出了其他意外,鏢局雖然照賠,但總是件不愉快的事,所以票號一出,請教走鏢英雄好漢的人就少了。 早期的票號,多為大商號兼營的副業,到鹹豐初年,始有大量專營的票號出現。但票號的勢力不得越長江而南,因為江南的錢莊,為保護本身的利益,一方面仿照票號的成例,開辦匯兌業務;一方面力拒票號的侵入。至於票號除匯兌以外,以後亦經營存款及放款,所以票號與錢莊的業務,由於彼此仿效的結果,幾乎完全相同,只是在規模上,錢莊遜於票號而已。 錢莊業多為寧紹幫所經營,而鎮江幫有後來居上之勢。但在同治到光緒初年,全國最大的一家錢莊,規模凌駕票號而上之。同時他的主人亦不屬於寧紹幫,是為當時金融業中的一個特例。 這家錢莊的字號叫“阜康”,它的主人是杭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