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酬王昭儀》

南宋亡,汪元量與王昭儀俱被擄北去,後汪元量為道士南歸。 [3]碧玉:《樂府詩集》卷四十五引《樂苑》:“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 詩中有知己之嘆,故鄉之思。

作者

汪元量

詩詞正文

秋到濃時酒自斟,挑燈看劍淚痕深。
黃金台愧少知己,碧玉調將空好音。
萬葉秋風孤館夢,一燈夜雨故鄉心。
庭前昨夜梧桐語,勁氣蕭蕭入短襟。


注釋

[1]《詩淵》第五冊引此詩,題無“秋日”二字,鮑本《水雲集》亦無“秋日”二字。王昭儀:名清惠(昭儀是宮中女官名),能詩。汪元量在度宗朝以善琴被召,即事謝後與王昭儀。南宋亡,汪元量與王昭儀俱被擄北去,後汪元量為道士南歸。這期間兩人多有詩歌往還,《宋詩紀事》卷八十四存清惠詩四首,都是寫給汪元量的。

[2]黃金台:據《上谷郡圖經》,黃金台在今河北易縣東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於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為名。隗:鮑本《水雲集》作“愧”。

[3]碧玉:《樂府詩集》卷四十五引《樂苑》:“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湘:鮑本《水雲集》作“將”。 

[4]勁氣:寒氣。

作品賞析

此詩當作於至元十五年(1278)秋。《錢塘縣誌•文苑傳•汪元量傳》謂汪元量“從三宮北去,留燕甚久。時故宮人王清惠張瓊英皆善詩,相見輒涕泣倡和,語極悲壯”。此詩多擷前人語詞入詩,卻能一如己出,淒切悲涼不稍減。挑燈看劍、孤館夢、故鄉心、梧桐雨,各種積澱深厚的意象喚起曾經熟悉的心理回響。對意象的成功駕馭豐富了詩的內涵,加強了歷史縱深感。詩中有知己之嘆,故鄉之思。首聯通過寫斟酒.挑燈.看劍.流淚表達愁緒;頷聯用典,寫空有黃金台,枉調碧玉歌,表達自己的孤寂惆悵。後兩聯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頸聯寫秋風萬葉,襯托其孤寂悲切;寫孤燈夜雨襯托歸思難禁。尾聯以景結情,用梧桐夜雨,寒氣蕭蕭,構成淒切悲涼的意境。全詩抒發了深沉悲切的亡國之痛故鄉之思。

作者簡介

汪元量,生卒年月不詳,字大有,號水雲,錢塘(今浙江杭州)入,原為南宋宮廷琴師。1276年(宋恭帝德祜二年),元軍陷臨安,三官被俘北去,汪隨三宮留燕京。常往監中探視被囚禁的文天祥,以詩唱和,成為莫逆之交。後為道南歸。因目睹亡國慘狀,其詞格調悽惻哀怨。有《水雲集》、《湖山類稿》,詞集《水雲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