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棉花》[電影]

《白棉花》[電影]
《白棉花》[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棉花》是台灣拍攝MTV口碑極佳的廣告導演李幼喬初次執導的劇情長片。《白棉花》在這部改編自作家莫言原著小說的影片中充分發揮他的專業特長,以充滿感情的鏡頭把中國鄉下棉花田、棉花工廠等場景拍的淒涼唯美。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白棉花》是台灣拍攝MTV口碑極佳的廣告導演李幼喬初次執導的劇情長片,
《白棉花》《白棉花》
在這部改編自作家莫言原著小說的影片中充分發揮他的專業特長,以充滿感情的鏡頭把中國鄉下棉花田、棉花工廠等場景拍的淒涼唯美。蘇有朋是片中的靈魂人物,戲份最重,衣衫襤褸、深情溫文的表現頗為出色。寧靜飾演的女主角則是沉默又強悍,當蘇有朋被同事欺負時,她還替他出頭,用拳腳修理惡徒,十足是剛柔並濟的女中豪傑。

影片資料

導演:李幼喬
編劇:莫言
主演:蘇有朋、寧靜、庹宗華
類型:劇情
《白棉花》《白棉花》

國家/地區:台灣
片長:90分鐘
分級:Taiwan:R-12
對白語言:漢語/國語

主創介紹

《白棉花》 莫言
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出生於山東高密。國小五年級輟學後,回鄉務農近十年。197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81年開始創作,發表了《枯河》《秋水》《民間音樂》等作品,1985年以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蔔》《中國作家》1985年2期)轟動文壇。1986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代表作還有《金髮嬰兒》《紅高粱》等。先後出版了中短篇小說集《透明的紅蘿蔔》《爆炸》《紅高粱家族》等,長篇小說《天堂蒜苔之歌》《十三步》《豐乳肥臀》等。其中《紅高粱》獲1985—1986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他的早期作品注重表現細膩獨特的生命體驗,描寫童年記憶的鄉村世界,達到了自然與感覺的奇妙和諧。1985到1986年前後,受拉美魔幻現實主義的影響,他開始文體實驗,構造獨特的主觀感覺世界,天馬行空般的敘述,陌生化的處理,塑造神秘超驗的對象世界,帶有明顯的“先鋒”色彩。1987年後又進入新的探索期。激情勃發,畫面五彩斑斕,語言無節制、誇誕等還是他不變的風格。
代表作有:《紅高粱》、《檀香刑》、《透明的紅蘿蔔》、《豐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國》、《食草家族》、《紅樹林》、《爆炸》等。
《白棉花》 寧靜

祖籍湖南,1972年生於貴州,母親是納西族人。高中畢業後考上貴州藝專表演系。最初在珠江電影製片廠一家動畫公司畫了兩年動畫,並在《冰上情火》《聯手警探》中出演配角。後來,又報考了上海戲劇學院模特班。1990年她被導演莊紅勝看中,主演了《我很醜,但我很溫柔》。1993年她當上了上海電影製片廠的專業演員,有“上影當家花旦”的美稱。此後,寧靜先後參加了《偷拍的錄象帶》《小嬌妻謀生計》《奧非斯小姐》片的拍攝。1993年導演選中寧靜主演《炮打雙燈》一片中的女扮男裝的大家小姐春枝,此角色使寧靜開始引起影壇注目,並因此片榮獲西班牙聖塞巴斯蒂第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和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又先後主演了《贏家》、《陽光燦爛的日子》、《玫瑰天涯》、《新上海灘》、《大辮子的誘惑》、《蘭陵王》、《紅河谷》等片,大多數是充滿青春氣息,率真的少女形象。

《白棉花》 庹宗華
庹宗華素有“無線第一小生”之稱,他那沉穩老練,又不失瀟灑俊逸的表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因此獲得了2003年金鐘獎連續劇男主角獎以及2003年亞洲電視獎最佳劇情片男主角的兩個提名。
《白棉花》 蘇有朋

蘇有朋出生於台灣台北市。蘇有朋與他母親的農曆生日同為中秋節,因此取名“有朋”、家中有兩個月亮的意思。蘇有朋曾經就讀於大橋國小和雙蓮國小、以及成淵國中與明倫國中。蘇有朋高中畢業於建國中學,並考取台灣大學機械工程系,後來因為休學並沒有取得學士學位。蘇有朋在1988年與吳奇隆陳志朋組成男子團體小虎隊、並加入開麗創意經紀公司。當時蘇有朋因為只有十五歲、而且就讀建國中學的關係,獲得“乖乖虎”的稱號。小虎隊單飛之後,蘇有朋開始往戲劇界發展,並在中國大陸發展順利,目前已是中、港、台的一線男主角。蘇有朋曾主演多出八點檔連續劇、其中包括改編自作家瓊瑤的小說的《還珠格格》。1996年,蘇有朋與曹蘭董至成共同主持華視益智節目《大家開獎》


劇情介紹

高密縣是中國小有名氣的產棉縣,一群姑娘、半大小子在技術人員的帶領下, 天天背著沉重的噴霧器噴灑農藥。工作中的馬成功一邊噴著農藥,一邊不斷偷瞄方碧玉,滿心迷戀,但方碧玉和村長的兒子已有婚約。在工廠工作的知識青年李志高突出於眾人之上,引起方碧玉的注意,也成為馬成功欽佩的對象。李志高充滿理想的言論讓馬成功不由自主的跟著他,而李志高的目標,卻是和馬成功一起來工廠工作的同村女性方碧玉。棉花收成,工廠空地上滿滿堆著一堆堆的棉花垛,成了李志高與方碧玉偷情的地點。李志高高貴的情操在馬成功的心目中破滅,他暗暗替方碧玉擔心。陳倉暗渡的結果終於被揭發,引起方碧玉的未婚夫國忠良的強烈不滿,而此時李志高卻不敢吭聲,向另一勢力低頭。馬成功看著自己暗戀的方碧玉受到如此下場,暗暗抱屈,而方碧玉在決定離開前則對馬成功表明,早已知道馬成功對自己的心意,也願意對馬成功做些回報。

相關資訊

寧靜《白棉花》被評為最不值得觀看的電影

在台灣一項“最受批評電影排行榜”中,著名影星寧靜聯同兩位台灣小生蘇有朋

《白棉花》《白棉花》
庹宗華演出的新片《白棉花》被觀眾認為是最不值得觀看的電影。據悉,高達83%的觀眾覺得這部電影不應被推薦,只有17%的觀眾認為該片可以觀看。

《白棉花》由台灣導演李幼喬執導,它改編自作家莫言的同名小說。在戲中,寧靜與兩位男主角都有大段的激情戲。據悉,導演李幼喬是台灣著名的廣告MTV導演,首次執導電影,畫面與鏡頭唯美,而且帶有廣告影像語言,敘事獨特。或許這種別出心裁的電影風格,讓台灣觀眾大呼看不懂。《白棉花》全片在陝西大荔縣棉花田裡拍攝,現場同步收音,寧靜的戲路是她最擅長的獨立自主、不向傳統屈服的倔性子,庹宗華和蘇有朋則在戲中飾演兩名內地農村青年,他們在戲裡的表演並不被觀眾認同。

精彩影評

青春回憶錄

說起《白棉花》,有一段故事。當年《紅高粱》一炮打響,張藝謀英氣勃發、滿懷雄心壯志欲再圖進取,於是動了繼續與莫言合作的念頭。莫言自然全力以赴,再次打開“傳奇故鄉高密縣”的記憶閘門,傾情演繹了一段平民化的亂世奇情。尤為討巧的是,莫言講述的是棉花加工廠里年輕人的成長故事,不僅使人想到這也許是張藝謀本人的傳記(眾所周知,考取電影學院之前,張藝謀曾在國棉五廠就業,扛棉花包一類的活也是乾過的)。可是不知為什麼張藝謀拒絕了這個故事。張藝謀還是太保守了。《白棉花》是一部很好的青春回憶錄。可惜,當時已經進入90年代,娛樂的新時期里,人們不再像過去那樣關注文學作品。於是《白棉花》被塵封被埋沒。只有讀過這篇小說的人,才永遠不會忘記那段關於青春的回憶。

編劇莫言的文字魅力

《白棉花》《白棉花》莫言

莫言的文字一向很有魅力。所以他的東西具有一種神奇的控制力、影響力。以電影《紅高粱》為例,雖然該片徹底打破了原著恣意汪洋的意識流結構,但文學作品的內在精神力量仍然強烈地彰顯出來,熱力撲面、咄咄逼人。可以肯定,張藝謀筆下那個色彩繽紛活力四射的影像世界絕不是出於他自己或攝影師顧長衛個人的創作想像,我們看到,“顛轎”“野合”“戰鬥”以及那個著名的“日食出現、靈魂升華”的場面無不是原著中意境描寫的再現。只有張藝謀和顧長衛這樣的映像天才才可能對原著的意緒氛圍進行完美再現,正是這種成功的完美再現把《紅高粱》變成一部非比尋常的電影(此後張藝謀自覺養成了對文學家的依賴習慣)。莫言這種神奇的影響力和好萊塢恐怖大師史蒂芬金的神秘魔力頗為相似:改變或拍攝史蒂芬金作品,不管導演、攝影師是誰,總是無法擺脫掉陰冷、詭異史蒂芬金風格的深刻影響,觀眾在影片中常能感到,史蒂芬金這傢伙一直“陰魂不散”擔任真正的“導演”,其核心地位無人能夠取代。

真情流落

還是回到《白棉花》吧。莫言的很多作品都是激情澎湃、情感張揚的(最典型的就是“紅高粱家族”),讀起來酣暢淋漓、熱血沸騰、極具閱讀快感。《白棉花》有點不一樣。從一開始,莫言就用一種平和、冷靜的態度進行敘述,日常的經歷、世事的更迭,波瀾不興緩緩流逝。到最後,主人公小馬對白棉花的所謂記憶,也只是一種“又冷又膩扯不斷撕不爛的古怪感覺”。相對於《紅高粱》的火熱,《白棉花》是寒氣透骨的。六十年的故事,似乎已經不再可能任由想像的翅膀肆意飛翔,辛苦勞作、牛馬般地生活遠不如敘述土匪家族的故事可以盡情追逐野性、自由。生產隊的故事裡沒有傳奇,因為人們都在按照也只能按照某種既成模式去生活。但是這裡還有希望。因為有了一個孩子的青春夢想、因為有了一個生產隊年代的“摩登女性”,生活的每一天便有了意義。

再現時代背景

影片《白棉花》忠實再現了故事的時代背景。導演李幼喬原在紐約大學主修視覺藝術與攝影,靠拍攝MTV起家,屬於廣告才俊,想像起來,這傢伙應該像王家衛一樣具有商業頭腦,沒想到他竟和張元一樣的老成持重絕無輕浮:《白棉花》的攝影很傳統,比中國第四代老導演作品還傳統。影片的環境很真實(該片陝西大荔縣拍攝完成),用今天養尊處優的眼光來看片中貧困落後的面貌相當怵目驚心:艱苦的生存環境、簡陋的廠房和宿舍以及那些衣衫襤褸面有菜色的人們,都“奇觀”似的展現在我們面前。可以看得出,導演對展示這種“困苦落後奇觀”過程還是有著極大耐心的,冷靜客觀地注視著故事裡的的一切。但是,可以肯定,李幼喬導演並不真正了解農民。我們會發覺,他對“困苦落後奇觀”的興趣,要遠遠大於對人物性格特徵進行描寫的興趣。其專注已經很像城裡人對農村花棉襖、大襠褲以及各種罈罈罐罐的“喜愛”了。從導演描述露出腳指頭的破襪子、髒亂的土屋泥牆、被滅火器弄得驚慌失措的人們、荒腔野語的勃勃興致、暗自玩味,可以看出導演只想用“困苦落後奇觀”滿足城裡人的好奇而已。所以,《白棉花》中的農民們就少了生氣,更像傀儡。選擇港台明星蘇有朋(飾馬成功)、庹宗華(飾李志高)本身就是一個失敗。他們除了身上的幾件衣服還像農村人的,眼神、表情、語氣都離題甚遠。很多比較成功的作品告訴我們,在最艱苦最貧窮地方,人們的精神並不會因物質的貧乏而陷入絕境。所以,真正可閱讀的東西並不是物質表面(不管它在今天看來多么使人驚訝),只有深入人們的精神世界,才能找到閃亮的風采、感動人心。

原著介紹

《白棉花》《白棉花》莫言
年僅17歲的農村青年馬成功,一直迷戀著大他幾歲、年輕貌美、正直勇敢、身手不凡的青年女子方碧玉。他們有幸一起離開棉田,來到嚮往已久的棉花加工廠,結識了多才多藝、風流多情、自命不凡的青年才俊李志高;復員軍人孫禾斗;社會垃圾“鐵捶子”:幹部子女孫紅花等人,由此開始了一段嶄新忙碌的生活和一段不同尋常的愛情故事……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莫言,以其獨特的創作技巧,在中國文壇享有盛譽,至今他已發表的長篇小說近十部,中短篇小說上百篇。他的小說以其斑斕的色彩,新奇的感覺,豐厚而獨特的意象,推出一個類似於馬爾克斯的馬孔多小鎮的高密縣東北鄉的藝術世界,以至有的評論家評論說,莫言就是中國的加西亞·馬爾克斯。對鄉村生活的記憶是莫言許多文學作品的素材和背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