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字(第二部)平 特色及評論
這是作家對上個世紀的回望;這是作家留給新世紀的聲音;這是作家為那些已然無法言說的魂魄,訴說著他們飽經的滄桑與心底的困惑,叩問著整個世界…… 著名女作家張潔,歷時十二載,潛心撰著了這部凝重恢弘、空靈雋永的長篇力作。無字(第二部)平 內容簡介
小說以女作家吳為的人生經歷為主線,講述了她及其家族幾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會大動盪,大變革中的各色人等的與世浮沉、坎坷人生,展現了中國近百年間的風雲際會,對二十世紀的中國進行了獨特的記錄與審視,寫出了一個說不盡的時代。
小說文字靈動灑脫,情節精妙跌宕,人物複雜逼真,布局宏達偉闊。好似一部雄渾的交響樂,一個迴旋又一個迴旋,撞擊著人們的心靈,進行著靈魂的拷問,留下無盡的思索,實可謂閎其中而肆其外,給人以強烈的藝術震撼。
全書分三部,計八十餘萬字。本冊為第二部
無字(第二部)平 本書目錄
第一章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無字(第二部)平 文章節選
葉蓮子既無仇恨也無報復之念,只是目不轉睛地盯著那個搶燒餅的人――拐著八字腳,穿一身藍布短衣,一頭短髮像比葉蓮子和吳為受到更大驚嚇地豎在頭上,一邊跑一邊大口咬著燒餅。她想:你就是搶也不挑個人,我要是有錢,能只買一個燒餅嗎?
繼而又想,不搶她搶誰?誰都比她不容易搶。一看就是個該挨搶的人,一看就是個舉目無親的外地人,一看就是個不會還手的人……
她咽下了自己的飢餓,又在心裡埋怨道:你就是搶了燒餅也好好享受一下它的美味,不能這樣狼吞虎咽糟蹋那個來之不易的燒餅啊。
她只好再給吳為買個燒餅,把錢往懷裡揣了又揣,然後把吳為更緊地抱在懷裡,以防燒餅再次被人搶去。
葉蓮子一路行來,一路打聽。滿眼都是沒有生計、衣衫襤褸的窮人,遊蕩在街頭巷尾,好像街頭巷尾里藏著解救他們的機會。
不難,就找到了趙營長的哥哥,趙先生也沒有多問,看過葉志清的信,幹練地為葉蓮子和吳為辦好了去香港的一應手續。
離開上海那天是個晴朗的日子,讓葉蓮子心中充滿憧憬。
他們坐著人力車,經過沿黃浦江而建的百老匯路。馬路另一側多為西式建築,其中有許多店面、錢莊、飯店和旅館……
不論街上的熱狗、美容、咖啡店,還是文明婚禮的照片,租界地上的手搖電話亭,印度巡捕,坐洋國一的西洋男人,中英文並茂的先施、永安百貨公司,或是貼有“先施牙膏”各種廣告的雙層、單層有軌電車……葉蓮子不曾對這些留下一絲艷羨,她的目標在正前方。
倒是黃浦江上的濤聲、沙船上吱吱扭扭的搖櫓聲、輪船的汽笛聲、人力車的銅鈴聲以及外灘上的鐘聲,讓吳為心中似有所動。
過外白渡橋往北,就到了楊樹埔的公和祥碼頭。
葉蓮子不明白,為什麼不坐更便宜的有軌電車?可也不便多問,只能跟著趙先生走。
該乘什麼車趙先生有數。他當然不能帶著她們坐有軌電車――誰知道日本軍營會不會派人跟蹤?為省幾個車錢讓他們懷疑他來自平民的身份?
分手時葉蓮子笨拙地說:“真不知道怎么謝您才好,才好……”
趙先生皺著眉頭眯著眼睛,瞟著艙里艙外來人等,好像太陽晃得睜不開眼睛。他又看不出嘴唇嚅動地低聲叮嚀道:“沒開船之前一定要謹慎小心,就坐在船艙里不要出去。羅斯福號雖然是美國輪船,可……誰知道會不會有意外?有人問什麼不必多說……”他說這些話的時候,並不是對著葉蓮子,只一味不捨似的撫摩著吳為的小臉,好像對這個從見面起看也不曾看過一眼的孩子,突然地有了感情。
然後他就頭也不回地下船走了,舷梯上和他擦身而過的人,一看了那身日式軍裝,無不像是遭了瘟疫,惟恐躲之不及。
無字(第二部)平 相關資料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張潔的小說《沉重的翅膀》曾獲得第二屆茅盾文學獎,此次她憑《無字》再度獲獎。由此,她也成為我國目前惟一一位獲得過兩次茅盾文學獎的作家。《無字》(張潔)內容:以女作家吳為的人生經歷為主線,講述了她及其家族幾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會大動盪、大變革中各色人等的坎坷人生遭際,展現了中國近百年間的時代風雲,對二十世紀的中國進行了獨特的記錄與審視,描寫了一個說不盡的時代。
茅盾文學獎點評:通過凡人小事反映社會風雲,以3個女人的命運為主線,實則有非常廣闊的背景,對歷史進行深入思考,極為感人,堪稱一部世紀性的生命史詩。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 5 部獲獎作品
無字(第二部)平 作者介紹
張潔 女,196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市作協專業作家。國家一級作家。第四屆中國作協理事、第五屆中國作協全委。現為北京市作協副主席、北京市政協委員。1978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著有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中篇小說《祖母綠》(獲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短篇小說《森林裡來的孩子》(獲第一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等,是我國第一個榮獲長篇、中篇、短篇小說三項國家大獎的作家。另有短篇小說集《愛,是不能忘記的》、中篇小說集《方舟》、長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以及《張潔文集》(四卷)等。
曾獲1989年度義大利馬拉帕蒂國際文學獎。
1992年被選為美國文學藝術院榮譽院士。
作品已被譯為英、法、德、俄、丹麥、挪威、瑞典、芬蘭、荷蘭、義大利等多種文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