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電影母版有償收集暫行規定》

電影局自收到送繳母版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母版移交中國電影資料館進行技術鑑定,對合格的母版由中國電影資料館按3500元的付費標準支付送繳方。 電影局自收到送繳母版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母版移交中國電影資料館進行技術鑑定,對合格的母版由中國電影資料館按3萬元的付費標準支付送繳方。 電影局自收到送繳母版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母版移交中國電影資料館進行技術鑑定,對合格的母版由中國電影資料館按3萬元的付費標準支付送繳方。

數字電影母版有償收集暫行規定
為進一步適應電影產業化、數位化發展,鼓勵社會力量,充分運用數位技術拍攝、製作、發行和放映電影,滿足市場對高質量電影片源的需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電影管理條例》和《電影劇本(梗概)備案、電影片管理規定》的要求,制定本規定。
一、數字電影母版特指在電影后期製作階段完成的、用於生成數字電影發行版(數字拷貝)的數字電影數據的存儲介質。該存儲介質應能滿足記錄無壓縮數字立體聲(不低於六聲道)的要求。現階段,數字電影母版的送審和收繳存儲介質暫定為HD-D5或HD-SR高清錄像帶。
二、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依照《數字電影母版技術質量管理辦法(暫行)》的規定,負責數字電影母版的技術審查。中國電影資料館負責送繳數字電影母版存儲介質的技術鑑定,對審查、鑑定合格的送繳母版按照介質材料成本實行有償收繳。
三、利用數字設備拍攝製作的數字電影,須通過技術審查並送繳一套數字電影母版。電影局自收到送繳母版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母版移交中國電影資料館進行技術鑑定,對合格的母版由中國電影資料館按3500元的付費標準支付送繳方。
四、膠片電影的出品單位在領取《電影片公映許可證》時,可將原規定送繳兩套標準拷貝改為向電影局送繳一套標準拷貝和一套通過技術審查的數字電影母版。電影局自收到送繳母版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母版移交中國電影資料館進行技術鑑定,對合格的母版由中國電影資料館按3萬元的付費標準支付送繳方。
五、已獲《電影片公映許可證》、且未經“電影檔案影片數位化修護工程”轉製成數字母版的膠片電影,出品單位或影片授權發行方通過膠轉數工藝製作出的數字電影母版,須通過技術審查並上繳一套數字電影母版。電影局自收到送繳母版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母版移交中國電影資料館進行技術鑑定,對合格的母版由中國電影資料館按3萬元的付費標準支付送繳方。
六、送繳數字電影母版的單位在領取有償收繳所支付的費用時,領取人需出具《電影片公映許可證》第一著作權方或影片授權發行方的書面授權檔案,以及有效發票。
七、膠片電影的出品單位在領取《電影片公映許可證》時,若不能同時送交影片數字母版,則仍按照《電影劇本(梗概)備案、電影片管理規定》的要求,送交電影局和中國電影資料館各一套標準拷貝。
八、本規定自2009年1月1日起生效,解釋權歸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