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歷史的視界 黃仁宇作品系列》

《放寬歷史的視界黃仁宇作品系列》是黃仁宇作品系列之一,黃仁宇先生七十年代以來的多篇論述加上兩篇新稿,重新編印發行的增訂版。

放寬歷史的視界 黃仁宇作品系列 特色及評論

本書是黃仁宇先生七十年代以來的多篇論述加上兩篇新稿,重新編印發行的增訂版。作者以其一貫提倡的大歷史觀點,用長時間、遠距離、寬視角的條件重新檢討歷史,使得過去許多看似不合理的事跡,獲得前因後果連貫的合理性。作者用簡潔的語言、獨特的歷史觀察人所未察,獨具慧眼,發人深省。

放寬歷史的視界 黃仁宇作品系列 內容簡介

本書是黃仁宇先生七十年代以來的多篇論述加上兩篇新稿,重新編印發行的『新世紀增訂版』。作者以其一貫提倡的大歷史觀點,使得過去許多看似不合理的事跡,獲得前因後果連貫的合理性。由於作者出身戎馬,早年四處遷徒的軍旅生涯,使其能夠深入了解中國的情況;其後赴美求學,除了知識上的增長,還實際體驗了西方社會生活形態,這些都有助於拓展其視野。所以作者自稱其歷史觀與眾不同,所恃者不是才華而是視界。有了寬廣的視界,其文章每能察人所未察,獨具慧眼,發人深省。

放寬歷史的視界 黃仁宇作品系列 本書前言

新世紀版序 本書初刊於1988年,可是內中有幾篇文字已見於其他報刊,所以粗率地說,全書經歷至今已有十五年。 十五年前我初次倡說中國長期革命業已成功,有人批評我的立場偏激。即在十年前仍有人預言,鄧小平去世後中國又將沉淪於民國初年軍閥割據的局面。這種種悲觀,緣於忽略史上長期的合理性。 我們所說中國的長期革命業已成功,並不是說所有問題都已解決,而是前後比較,已面臨歷史上一大突破。這種突破史無前例,在本國史里只有公元7世紀隋唐之出現,差可比擬。在西洋史里也只有英國在17、18世紀之交的打開局面,可以相互比較,因之兩方的過程,可以看得更為明顯。 其中最重要的癥結也可以說是資本主義的登場。但是資本主義是一個被濫用的名詞。我們因其無可替代,雖引用而必強調在20世紀末年,其最顯著之特色不在階級鬥爭,也不是新教倫理,而是負債經營。 一個國家希望資金廣泛的流通,經理人員與所有權分離,技術上的支持因素如交通通訊全般活用,務必先在法制上創造一個可以在數目上管理的局面。中國過去以文士管制億萬農民用刑法作張本,於今引用商業習慣,以律師、會計師、工程師作前導,著重民法。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系。20世紀的革命,即顯示著整體社會重新構造過程中的艱辛。 這本書是我的歷史寫作之中提出引用參考資料較頻繁的一種。《明實錄》內《太宗實錄》年終統計一文又整個重寫,加入英國之參考資料多種。(其中明代數字的了解則初作於1970年的夏天,時在哈佛東亞研究所作研究工作,距今將近三十年矣。)《上海,SHANGHAI,三十二八人》系應在瀋陽及上海發行的《萬象》雙月刊所作,載該刊今年三月號及《聯合報》副刊3月7、8、9日。雖系小品文字,但是顯示著新舊體制之不能融洽,仍側面闡釋一段天翻地覆的改造無可避免。 作者的主旨仍是拋磚引玉。我深覺得中國歷史需要整個重寫(包括西洋史在內),我提供自己在摸索時的線索,希望高明人士將眼光更看寬看大,將歷史讀物更向前修訂。對一般讀者則著重不要忽略自己當前的立足點。 黃仁宇 1999年4月14日

放寬歷史的視界 黃仁宇作品系列 本書目錄

新世紀版序
從《三言》看晚明商人
明《太宗實錄》中的年終統計
明代史和其他因素給我們的新認識
我對“資本主義”的認識
中國歷史與西洋文化的匯合
中國近五百年歷史為一元論
附錄
里昂車站的會晤點
尾瑣
明《太宗實錄》年終統計的再檢討
上海

放寬歷史的視界 黃仁宇作品系列 作者介紹

黃仁宇(1918-2000),生於湖南長沙,1936年入天津南開大學電機工程系就讀。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在長沙《抗日戰報》工作,後來進入國民黨成都中央軍校,1950年退伍。其後赴美攻讀歷史,獲學士(1954)、碩士(1957)、博士(1964)學位。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1967)及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1970)。參與《明代名人傳》及《劍橋中國史》的集體研究工作。

放寬歷史的視界 黃仁宇作品系列 相關圖書

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黃仁宇作品系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