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艷遇》[電影]

《復仇艷遇》[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復仇艷遇》(俄語:Дубровский),即1936年的蘇聯電影《杜布羅夫斯基》,又譯《杜勃羅夫斯基》或《杜勃洛夫斯基》,在當時的中國被叫作《復仇艷遇》,改編自普希金1832年一本未完成的小說。這部電影由姜椿芳翻譯,而片名則是國民政府電影檢查會改成的。

簡介

蘇聯影片《復仇艷遇》是魯迅觀看的最後一部電影,根據普希金小說《杜布羅夫斯基》改編,1936年10月9日在上海大戲院上映,共產黨人姜椿芳當時在上海大戲院從事宣傳和翻譯工作,他送給魯迅一張優待券。第二天,魯迅夫婦攜海嬰及周建人女兒周鞠子一同前往觀看。魯迅對這部影片頗為滿意,在日記中留下了“甚佳”的評語。當晚,發著高燒的魯迅又寫信向黃源等友人推薦了這部片子。魯迅在信中還問黃源,電影和普希金的原作是否有出入等等。等到黃源想把自己的觀感告訴魯迅時,魯迅已經在10月19日與世長辭。這張魯迅使用過的上海大戲院的優待券票根如今還保存在上海魯迅紀念館中。許廣平回憶說:“這是先生最後一次看電影,也是先生永遠不能忘懷的一次,也是先生最大慰藉、最深喜愛、最足紀念的臨死前的快意了。”

故事梗概

貴族青年弗拉基米爾·杜布羅夫斯基(ВладимирДубровский)的土地被貪婪而有權勢的貴族基里拉·彼得羅維奇·特羅耶庫羅夫(КирилаПетровичТроекуров)徵收。杜布羅夫斯基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得到正義,於是集結了一幫農奴並劫富濟貧,當上了綠林好漢。為了報復特羅耶庫羅夫,杜布羅夫斯基潛入了特羅耶庫羅夫家中,不料卻愛上了特羅耶庫羅夫的女兒瑪莎(Маша),因而放鬆了警惕,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瑪莎的父親出於個人利益,將女兒嫁給了一個老貴族。杜布羅夫斯基阻止這場婚姻失敗之後,變得心灰意冷。他解散了自己的團伙,到國外隱居去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