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概述
【基本信息】 | 【電影海報】 |
◎譯名 年輕的維多利亞/年輕的維多利亞女王 ◎片名 TheYoungVictoria ◎年代 2009 ◎國家 英國/美國 ◎類別 劇情/愛情/歷史 ◎語言 英語 ◎字幕 中英雙字 ◎IMDB評分7.2/10(968votes) ◎檔案格式 XviD+AC3 ◎視頻尺寸 640x272 ◎檔案大小 2CD ◎片長 101Mins ◎導演 讓-馬克·瓦雷 ◎主演 艾米莉·布朗特....YoungVictoria 魯伯特·弗蘭德....PrinceAlbert 米蘭達·理查森....DuchessofKent 吉姆·布勞德本特....KingWilliam 馬克·斯特朗....SirJohnConroy 保羅·貝坦尼....LordMelbourne 托馬斯·克萊舒曼....KingLeopoldofBelgium 朱利安·格洛弗....Wellington 麥可·馬羅尼....Peel 金妮韋芙·奧蕾利....Flora 詹妮特·海因....BaronessLehzen 米契爾·哈思曼MichielHuisman....PrinceErnst ◎簡介 影片改編自維多利亞女王的青年時代,從1836年她登機前一年開始到1840年她和阿爾伯特親王結婚為止,影片著重描述的是她的愛情生活,並沒有理會維多利亞女王開創的英國的全盛時代。顯然,史詩巨片並不是現今的導演所追捧的類型,或許這類講述維多利亞女王年輕時愛情故事的小品電影能深得人意和市場票房。 |
劇情簡介
維多利亞的童年生活其實並不幸福,宮廷生活讓她覺得厭煩和無趣。直到她的表哥——年輕而又充滿活力的阿爾伯特親王走進她的生活——一切就都改變了。從此維多利亞開始想像自己是一個普通的女孩開始追求自己的愛情和幸福。不過家庭和國家總是矛盾的,選擇了一方就意味著要放棄另一方,因為在維多利亞之前的英國,女王才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而阿爾伯特親王也陷入了選擇的痛苦中,選擇愛情,那就一定要接受一樁政治大於愛情的婚姻——因為做了國王,就意味著沒有自由、沒有辦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如果選擇了政治,那么他並不是女王對合適的結婚對象。兩個年輕人就在這種痛苦中煎熬著。1837年,18歲的維多利亞被命運推上了王位,雖然她並不想這樣,但是她還是默默承擔起了一個國家領袖的重任。3年後,她和表哥阿爾伯特親王結婚,之後開創了一個強大的帝國。
歷史背景
在英國,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維多利亞女王。可以這么說,幾乎所有的英國人都非常推崇她,因為她不僅是在位時間最常的英國女王(63年),而且在她的統治時期內,尤其是1851年之後,歷史上稱為“維多利亞時代”。這段時間,英國經濟和文化空前繁榮。社會體制經歷了從資本主義方興未艾到才、昌盛再到壟斷資本主義的轉變,這段時間也是英國經濟強盛的“日不落帝國”時期。
維多利亞18歲成為英國女王,在位統魯治63年,1901年去世,是英國統治時間最長的君主。她21歲和表哥阿爾伯特親王結婚。1861年,親王在女王中年時代去世,這時維多利亞女王受到英國人的普遍敬重,大臣們也開始主動詢問她的電影網意見。然而,丈夫的去世讓女王鬱鬱寡歡,她曾長時間離開倫敦隱居,即使公開露面,也不戴王冠,而總是一種寡婦的打扮並一直只穿黑衣。由於維多利亞長期隱居,導致首相無法事事請示女王,因此首相的權力漸漸增大,促使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更趨完善。
幕後製作
【改編難題】
當確定要拍攝一部以維多利亞女王的愛情生活為題材的影片之後,最大的難題就是一個合適的劇本。因為涉及到政治人物的評述,劇本不能太過於粉飾太平也不能過於批判挖苦。尤其是維多利亞女王這樣對愛情忠貞不渝的女性而言,編劇只能小心翼翼下手。
導演讓-馬克·瓦雷說,“我們很細緻地翻閱了很多歷史著作和文獻,目的就是為了弄明白維多利亞女王的青年時期的所有故事。此外我和編劇朱利安·費羅斯還走訪了我們能走訪到的所有皇室成員,向他們詢問他們心中的維多利亞女王的形象”。作為編劇的朱利安·費羅斯深知此次劇本的分量,他說“很難,我必須很小心。否則,我們的電影會成為眾矢之的,我向幾乎所有的寫過維多利亞女王傳記的作家請教,請教他們任何關於維多利亞女王的問題,乃至是細節也不放過”。
和馬克吐溫說的一樣“寫一個人的青年,寫到他結婚為止”。影片也只展示了維多利亞女王到結婚為止的宮廷生活。朱利安·費羅斯說,“其實,我覺得表現一個政治人物的愛情生活是最能展示她手機電影真實的本色的魅力的,沒有登上王位的維多利亞是一個真實的人,而登上了頂峰的她只是一個國家的元首——或者說是一個代言人而已。比起她後來所創造的那些輝煌,我和讓-馬克·瓦雷感興趣的是她的愛情”。
【出眾的群戲表演】
“宮廷戲講究的是群體的水準和發揮,只靠一個人的演技是不可能支撐起整部電影的”,讓-馬克·瓦雷坦誠,他說“好在我選擇的演員都非常出色,他們都非常合格”。
至於片中幾位主角的表現,讓-馬克·瓦雷讚不絕口:“在《穿普拉達的魔鬼》里演了一個受氣包的艾米莉·布朗特,在我的電影裡演了一個絕對令人信服的女王。她甚至把女王的口音都模仿的惟妙惟肖。尤其是她的口音里有那種從屈服的小女孩到強權的君主的為妙變化,這種細節是我所非常讚賞的”。
除了女主角,導演對男主角魯伯特·弗蘭德的表現也是非常滿意,他說“魯伯特是個出色的演技派演員,他扮演的阿爾伯特親王充滿了一個貴族的威嚴和氣質。他愛上了維多利亞,但是在浪漫前,他需要考慮的是他們的婚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樁政治交易。當然,魯伯特把這種細微的層次表現的非常到位。他不苟言笑的面孔意味深長”。
拍攝花絮
●製片人之一的莎拉·菲戈斯(SarahFerguson)的女兒比阿特麗斯在影片裡扮演了維多利亞女王的一個女侍臣。實際上比阿特麗斯和維多利亞女王有血緣關係,她是維多利亞女王的第五代重孫女。
●馬丁·斯科塞斯是本片的製片人之一。此外,影片的製片還有格雷厄姆,約克公爵夫人等王室成員。
●格雷厄姆並不是第一次參與影片的製片,也不是第一次和馬丁·斯科塞斯合作。他曾經為馬丁·斯科塞斯的影片《紐約黑幫》、《飛行者》。
●影片裡,那些威斯敏斯特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國名人的墓地)里鏡頭實際上是在林肯紀念堂里拍攝的。
●影片為了還原那些真實的維多利亞時期的場景,劇組輾轉在英國各地取景。其中包括著名的白金漢宮、西蘇賽克斯、維爾頓故居、韋爾特郡和愛爾蘭的比利威爾山莊。
一句評論
●加拿大導演讓-馬克·瓦雷這次無疑給英國電影人上了一課,他給英國人最大的教育就是:女王需要尊重,但是在尊重前,要承認女王也是個凡夫俗子。拍女王,不要有什麼禁忌。——BBC電影頻道
●能在銀幕上看到這么一出引人入勝的有關維多利亞女王的歷史劇無疑是幸運的,而更幸運的是這齣歷史劇並沒有以維多利亞女王年輕時的私生活——並沒有以性愛作為噱頭,我想這完全是編劇的功勞。——Tiscali.com
精彩對白
阿爾伯特親王:謝謝你的提醒,我只是個客人。(女王的侍女長認為親王不應該對白金漢宮的管理提出意見,並說我們大家都是客人)
Victoria:Iwearthecrown.Andiftherearemistakes,theyaremymistakes.Andnobodyelsewillmakethem.
維多利亞:皇冠戴在我頭上。除了我,誰都沒有犯錯的權利。(維多利亞希望阿爾伯特親王認清自己在白金漢宮的地位)
獲獎情況
●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2010
最佳服裝設計桑迪·鮑威爾
最佳藝術指導(提名)MaggieGray
最佳化妝(提名)JonHenryGordon
最佳藝術指導(提名)PatriceVermette
最佳化妝(提名)JennyShircore
●金球獎(GoldenGlobe)2010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提名)艾米莉·布朗特
●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FilmAward)2010
最佳服裝設計桑迪·鮑威爾
BestMakeUpHairJennyShircore
●金衛星獎2009
BestActressinaMotionPicture,Drama(提名)艾米莉·布朗特
最佳服裝設計(提名)桑迪·鮑威爾
●廣播影評人協會獎(CriticsChoiceAward)2010
最佳服裝設計
●廣播影評人協會獎2010
最佳女演員(提名)艾米莉·布朗特
WashingtonDCAreaFilmCriticsAssociationAwards(WAFCAAward)2009
最佳藝術指導(提名)
artdirection(提名)PatriceVermette
VancouverFilmCriticsCircle2010
BestActressinaCanadianFilm艾米莉·布朗特
SudburyCinéfest(AudienceAward)2009
讓-馬克·瓦雷
讓-馬克·瓦雷
PhoenixFilmCriticsSocietyAwards2009
最佳服裝設計桑迪·鮑威爾
LondonCriticsCircleFilmAwards2010
BritishActressoftheYear(提名)艾米莉·布朗特
Hamptons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AudienceAward)2009
BestNarrativeFilm讓-馬克·瓦雷
EmpireAwards,UK2010
最佳女演員(提名)艾米莉·布朗特
CostumeDesignersGuildAwards2010
ExcellenceinCostumeDesignforFilm-Period桑迪·鮑威爾
BritishIndependentFilmAwards2009
最佳女演員(提名)艾米莉·布朗特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GKFilms
【發行公司】
MomentumPictures[英國](2009)(UK)(allmedia)
AudioVisualEnterprises[希臘](2009)(Greece)(theatrical)
GAGACommunications[日本](2009)(Japan)(theatrical)
MetropolitanFilmexport[法國](2009)(France)(theatrical)
NordiskFilm(2009)(Norway)(theatrical)
ParadisoEntertainment(2009)(Netherlands)(theatrical)(Benelux)
ShawOrganisation[新加坡](2009)(Singapore)(theatrical)
VivaInternationalPictures(2009)(Philippines)(theatrical)
WildBunch(2010)(Germany)(theatrical)
Alliance(2009)(Canada)(allmedia)
Apparition(2009)(USA)(allmedia)
AurumProduccionesS.A.[西班牙](2009)(Spain)(allmedia)
EagleFilms(2009)(Non-USA)(allmedia)(MiddleEast)
NordiskFilmTheatricalDistributionOy[芬蘭](2009)(Finland)(allmedia)(Scandinavia)
Pinema[土耳其](2009)(Turkey)(allmedia)
SonyPicturesEntertainment(SPE)WorldwideAcquisitionsGroup(2010)(USA)(video)
【特技製作公司】
FakeStudio(cgiandpost-production)
【其他公司】
AbbeyRoadStudios[英國]scorerecordedat
AccessBookingsaccommodationsourcing
AudiolinkLtd.walkietalkies
BerlinerSynchronGmbH[德國]adrfacility(asBerliner-SynchroAG)
BritishGrovescoremixedat
CastingCollective[英國]extrascasting
DolbyLaboratories[美國]soundmix
EditHire(NewTechnology)Ltd.[英國]offlineeditingfacilities(asEditHire)
FakeStudioofflineeditingfacilities/post-productionservices
goldcrestPostProductionFacilitiesadrfacility(asGoldcrestPost)
LipSyncPost[英國]adrfacility(asLipsync)
TheLondonMetropolitanOrchestra[英國]scoreperformedby
mayflowerStudios[英國]ADRrecordingstudio
Modulations/technicolorsoundservices(asModulations-Technicolor)
MovieLot,Theunitsecurity
NorthPoleStudiosscoremixedat
soundfirmAustralia[澳大利亞]specialthanks(asSoundfirmAustralia)
TechnicolorCreativeServices2Kservices(asTechnicolorCreativeServicesMontreal)
Todd-AOStudios[美國]adrfacility(asTodd-AO)
主演資訊
【艾米莉·布朗特】 |
【魯伯特·福蘭德】 魯伯特·弗蘭德,2004年處女作《浪蕩子》中出演過約翰尼·德普角色的情人,次年在《傲慢與偏見》中扮演了追求伊莉莎白並造成她對達西先生“偏見”的威肯先生,由此為更多人熟悉,同時戲外的他成功抱得美人歸,同凱拉·奈特利之間的情事甚至是婚期都常常登上英倫小報的頭條,福蘭德本人的外形也被認為同奈特利的“鐵匠男友”奧蘭多·布魯姆驚人相似。05年魯伯特·福蘭德憑藉同瓊·普萊懷特一起主演的獨立喜劇片《老人院的帕妃女士》獲得過英國衛星獎的傑出新人獎,07年有《最後的兵團》、《處女地》、《無法無天》、《月亮與星星》四部影片上映,另加盟了暢銷兒童書改編成的二戰集中營題材影片《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以及改編自俄國作家維克多·佩佩列文(VictorPelevin)超現實主義小說的影片《佛祖的小指頭》,他還在艾米莉·布朗特領銜的英國劇集《年輕的維多利亞女王》中出演女王夫婿艾伯特親王。 |
觀眾影評
在英國,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維多利亞女王。可以這么說,幾乎所有的英國人都非常推崇她,因為她不僅是在位時間最常的英國女王(63年),而且在她的統治時期內,尤其是1851年之後,歷史上稱為“維多利亞時代”。這段時間,英國經濟和文化空前繁榮。社會體制經歷了從資本主義方興未艾到才、昌盛再到壟斷資本主義的轉變,這段時間也是英國經濟強盛的“日不落帝國”時期。
影片細節豐富,鋪陳細膩,維多利亞公主,反覆在鋼琴邊,彈奏著阿爾伯特王子,新寄來的樂譜。舒伯特的《小夜曲》,窗外是淅淅的雨滴聲,散發著晶瑩而憂鬱的氣息。公主的表情,嫻雅而肅穆,莊重而美好。白皙的手指,輕盈地滑翔在黑白分明的琴鍵上,空靈委婉的鏇律,像天籟之音般不可思議的抒情,氤氳著和弦,雋永而芬芳,那一刻,時光凝固,定格。也許,維多利亞公主,如水般清澈深邃的眼睛裡,閃爍的是對於遠方,異國的戀人的遐想吧!
對於年輕女王的性格刻畫血肉較豐滿,比起2006年的宮廷片《瑪麗皇后》而言,本片雖然沒有導演索非亞·科波拉的大招牌,也沒有科斯汀·鄧斯特的大卡司,更沒有極盡奢華的服裝道具排場,卻靠紮實的劇作和到位的表演遠比後者打動人心。
這是一部精緻的英國“遺產電影”。“遺產電影”是英國面臨美國文化壓倒一切的態勢,精心營造的文化品牌,依靠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好萊塢大片抗衡,各種禮儀舉止、服飾、舞蹈乃至建築、家具都賞心悅目,那種貴族氣質、那份英國式的含蓄矜持是好萊塢終究難以模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