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主演:溫碧霞陳浩民苑瓊丹元華錢嘉樂李家聲上映:2001年
類型:連續劇奇幻片
地區:中國香港
語言:粵語
原著: 《封神演義》
劇情簡介
商朝四大名將之一“李靖”,其妻殷十娘懷胎三年零六個月,終於誕下孩兒,靖滿心歡喜之際,卻赫見十娘誕下的竟是一個肉球,靖斷定此乃妖孽降世,揮劍將肉球劈開,但躍出來的竟是一個二歲小孩“哪吃”。這時紂王登位,終日沉溺酒色,荒廢朝政,在奸臣鄧九公唆擺下四出搜獵美女,荒淫無道,更為一睹美女柳琵琶及妲己,竟派靖出兵活捉二人。後來姜子牙在渭水直勾釣魚,說服文王起兵伐紂,姜更領導哪咤、雷震子、楊戩、土行孫助武王伐紂。
哪吒前世乃仙童火德星君,其師雲中子神機妙算,預知星君將逢厄劫,特賜予神物混天綾、乾坤圈以擋災厄。果然,商朝四大名將之一“李靖”,為取鹿茸替帝乙治病,前來獵鹿,誤將星君射傷,星君墮崖重傷不治。此時靖妻殷十娘懷胎三年零六個月臨盆在即,殷十娘終於誕下孩兒,靖滿心歡喜之際卻赫見十娘誕下的竟是一個肉球,靖斷定此乃妖孽降世揮劍將肉球劈開,但躍出來的竟是一個二歲小孩“哪吒”。哪吒童言無忌,經常口不擇言令靖窘迫出醜,靖對哪吒成見更深,欲要除之,十娘護子心切,決定將哪吒送予女媧廟撫養。哪吒初嘗孤獨滋味,開始體諒為人父母之難處,靖被哪吒誠意打動將哪吒接回家同主。好景不長,帝乙彌留之際,夢中見靖子哪吒滅商殺紂,懇求靖殺子以示忠貞,靖最後為報帝乙救命之恩,決定將哪吒放逐兇險非常的飛虎澗聽天由命。幸好哪吒命不絕,為四大天王之一“黃飛虎”所救,虎膝下無兒,視哪吒為己出,百般寵愛在一身,養成日後嬌縱任性的性格。
及後,哪吒認識了另一伐紂大將“楊戩”及其妹“楊蓮花”,虎獨女“黃顏”更對戩愛護有加,二人情愫暗生。最終與楊戩連理生一子叫楊念朗.另外戩好友“孫有義”性格古惑多計,時常找戩數落,而蓮花常被哪吒戲弄,蓮花不期然對哪吒漸生情愫。這時紂王登位,終日沉溺酒色荒廢朝政,在奸臣鄧九公唆擺下四出搜獵美女荒淫無道,更為一睹美女柳琵琶及妲己,竟派靖出兵活捉二人。轉眼十數年哪吒長大成人,在黃飛虎過份的溺愛呵護下,終日惹是生非,有次更死嚷著要向李靖借取鎮天箭,藉此捕捉到入夜方幻變成雷鳥的雷震子,其後又與龍王三太子結下恩怨,後來誤打誤撞下打敗東海巨人,建功立業,十多歲就為紂王封帥,軍職更在父親李靖之上。豈料,哪吒多次闖禍,十娘雖暗中為他化解,但哪吒不知悔改,誤殺龍王三太子闖下彌天大禍,最後哪吒為免連累靖與十娘,毅然剃骨還父削肉還母,化成遊魂野鬼。後來,幸得好友蓮花相助,犧牲自己,令哪吒死而復生變成蓮藕人。哪吒成為蓮藕人後沮喪不已,一蹶不振,幸得雷震子、殷十娘鼓勵,重新做人,得知西歧怪鳥為患,聯手滅之。哪吒更竟因禍得福,吃下啖神鳥之血而再生骨肉,法術大進,因禍得福!
後來姜子牙在渭水直鉤釣魚,說服文王起兵伐紂,姜更領導哪吒、雷震子、楊戩、土行孫助武王伐紂。紂王驚惶不已,豈料妲己遂施苦肉計,命令靖上陣與子對敵,靖雖心有不忍,惟君命如山,不得有違,遂帶兵上陣,與哪吒自相殘殺。
演職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哪吒 | 陳浩民 | 張藝 |
楊戩 | 錢,嘉樂 | 盧琨 |
雷震子 | 李家聲 | 孫燕,超 |
楊蓮花 | 葉璇 | 邢金沙 |
李靖 | 元華 | 陳元 |
殷十娘 | 苑瓊丹 | 小小 |
蘇,妲己 | 溫碧霞 | 蘇柏麗 |
金吒 | 鄧兆尊 | 杜燕歌 |
木吒 | 敖嘉年 | 黃河 |
姚天香 | 羅蘭 | 楊育敏 |
李霓裳 | 林其欣 | 於小華 |
魔禮青 | 關菁 | 李亞昭 |
魔禮海 | 鄧汝超 | 許秉珩 |
魔禮紅 | 鄭家生 | 劉一飛 |
魔禮壽 | 陳狄克 | 劉印生 |
管家 | 凌漢 | 王遜,劉一飛 |
姜子牙 | 余子明 | 劉印生 |
蘇護 | 王偉 | 劉印生,陳元 |
土行孫 | 韋家雄 | 張濟平 |
鄧蟬玉 | 劉玉翠 | 邵凱麗 |
周文王 | 羅樂林 | 黃河 |
伯邑考 | 盧慶輝 | 杜燕歌 |
姬發 | 張松枝 | 杜燕歌 |
黃,飛虎 | 曾偉權 | 趙恩余 |
徐如玉 | 徐如玉 | 李娟 |
黃顏 | 楊婉儀 | 周縈 |
黃天化 | 譚權輝 | 許秉珩 |
康伯 | 陳勉良 | 劉一飛 |
帝乙 | 譚一清 | 劉印生,劉一飛 |
紂王 | 鄭子誠 | 黎泓和,張濟平 |
比干 | 魯振順 | 黃河 |
聞仲 | 蔡國慶 | 劉印生 |
趙公明 | 郭德信 | 劉一飛 |
梅伯 | 黃天鐸 | 孫燕超,陳元 |
莊公公 | Joe,Junlor | 李亞昭 |
高進忠 | 劉深宜 | 張藝 |
鄧九公 | 王偉梁 | 許秉珩 |
九尾狐 | 馮曉文 | 林曉萍 |
柳琵琶 | 湯盈盈 | 潘寧 |
潘寧 | 李國麟 | 陳元,黎泓和 |
姜環 | 朱健鈞 | 孫燕超 |
大夫 | 邵卓堯 | 黎泓和 |
殷郊 | 游飈 | 劉一飛 |
殷洪 | 蔣克 | 黎泓和 |
楊貴妃 | 姚樂怡 | 於小華 |
李貴妃 | 楊怡 | 李娟 |
陳貴妃 | 傅楚卉 | 潘寧 |
春梅 | 曾彗雲 | 邢金沙 |
閻王 | 曾守明 | 劉一飛 |
判官 | 李鴻傑 | 許秉珩 |
千里眼 | 王維德 | 許秉珩 |
順風耳 | 梁健平 | 李亞昭 |
風婆婆 | 余慕蓮 | 楊育敏 |
楊進 | 張英才 | 王遜,李亞昭 |
楊夫人 | 劉桂芳 | 楊育敏 |
老師 | 孫季卿 | 王遜 |
主持 | 焦雄 | 黎泓和,劉一飛 |
蘇凝香 | 袁彩雲 | ---- |
導演:劉仕裕
編劇:張華標;朱鏡祺
角色介紹
哪吒——陳浩民具少年傲氣、精靈聰慧、好勝反叛、驕傲自恃、自幼受溺愛,形成任性嬌縱性格,處事只憑喜好,不顧後果。後來幾經挫折,甚至死而復生,遂決心重新做人,痛改前非,變得孝順聽話,成為伐紂將士。
楊蓮花——葉璇善良溫柔、單純隨和、感情豐富、對愛情有一份憧景,專一執著,即使付出生命也毫不後悔。
李靖——元華
秉直剛毅、公正無私、貞忠愛國、法術高強;後來上陣與羅剎國交鋒,方發覺武功大不如前,靖並不接受此事實,仍處處死撐。
殷十娘——苑瓊丹
樂天率直、熱情、有小聰明、善解人意、堅毅不屈、富幽默感、耳仔軟、好抱打不平、八卦、為達目的不惜講美麗的謊言、一心相夫教子,家庭觀念重。
楊戩——錢嘉樂
生性魯鈍,其貌不揚,額頭長有一顆如眼睛般的疤痕,且不擅說話,故常被別人作為笑柄。自幼受盡白眼,卻樂天知命,自得其樂,笑容常掛咀邊。堅強忍耐,刻苦耐勞,忠心耿耿。富同情心,重情重義,用情專一。最愛吃白飯,可說是無飯不歡,不僅如此,其食量更是驚人,是名符其實的"大飯桶"。
雷震子——李家聲
天生傲骨,敢作敢言,忠勇俠義,英氣迫人,為人擇善固執,正氣凜然,嫉惡如仇,處事有原則。豪氣乾雲,凡是以孝道為先,可為保孝義而不惜一切。用情專一,但怕老婆。
蘇妲己——溫碧霞
前期品性純真善良,活潑可人,天姿聰穎,知書識禮,深閨簡出,不食人間煙火。天生麗質,美艷動人,本足以傾國傾城,顛倒眾生,但對伯邑孝一往情深,用情專一。入宮以後,性格巨變,變得心有鬱結,多疑猜忌,心狠手辣,酷愛權力,攻於心計,奉迎有道,事事能討紂王歡心,為鞏固在紂王心目中的地位,不擇手段,殘害忠良。
劇集評價
TVB的《封神榜》如今正在許多電視台播出,觀眾對此劇褒貶不一。從情節與表演來看,該劇毋庸置疑的有吸引人之處,但很多人又認為它是香港產業化的一部電視劇而已。我不從社會批評角度來看該劇,以下只從電視創作的真實性來討論該劇。
真實與虛擬,是影視創作的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最近,在記錄片中關於真實性的問題討論頗熱。而像電視劇和電影,人們更多的把其作為獨立創作完成,就連紀實性的電視劇和電影,其虛擬成分都非常大。這跟小說有類似之處。但電視與電影的虛擬必須是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否則就是虛假,同時又不能完全是生活的記錄。用一句耳熟能詳的話就是,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話很老,但意義卻不容易體會。
陳浩民主演的《封神榜》有以下幾點值得一說。
1、忤逆小子的神話。《封神榜》中,哪咤“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的情節非常經典。原著中將他神化化了,這也奠定了其神化小說的意義。而電視劇更多的從人情來考慮。殷十娘的台詞很經典,“你的肉和骨都是父母給的,動不動就削呀,還呀,我懷胎三年,其中艱苦只有做母親的知道,你還得了嗎?!”(大意)這話發自一位母親的心聲,所有的父母和子女都應該聽聽。 “削骨還父,削肉還母”是電視劇的一個重點情節,加上哪咤的轉變,哪咤豐滿、獨特、鮮明的形象就塑造完成了。2、世界第一好母親。許多年前,《媽媽再愛我一次》上映後引起轟動,其親情感人。TVB《封神榜》中的殷十娘則是天下母親的集中和突顯了。不遠千里找兒子,代子受過……雲中子的評價是,她的行動雖然無法理解,可她卻有一個菩薩心腸。她的一些行動不僅讓觀眾感嘆,就連劇中人物也唏噓不已。也許我們在現實世界中不能找到這樣一模一樣的母親,可我們或許會發現每個母親都像她那樣。
3、千古傳奇,人間真情。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何時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這是李白的一首詩歌。他是寫關於思婦在家想念遠征丈夫。這個題材為詩家所熱中。在古代詩歌寶庫中,該類詩歌很常見。打仗非常殘酷,不光是流血與死亡,還有人們感情的折磨和煎熬。神仙打仗也一樣。黃顏形象的出現就真實化和生活化了這場神仙的戰爭。母子二人相依為命,神仙的家眷也體味到了人間戰爭的疾苦,當然這個體味最終交給了觀眾。孟姜女哭斷長城,望夫岩望穿秋水。
4、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這個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讀這個故事的時候,為焦劉二人的遭遇很同情,也為二人的愛情感動。結果還是很浪漫,化作了美麗的孔雀。在港版《封神榜》中,也有類似的情節。黃飛虎一代天王,可也為自己女兒的事煩惱。這個煩惱是他自己找的。黃飛虎的心境跟焦母一樣。他們理解的愛情與幸福與身處愛情中的人不同,於是就出現了悲劇。黃顏的故事就一樣。你選擇了愛情,就要承受愛情帶來的辛苦。
5、婆婆、媳婦和小姑。這是最為複雜的一對關係。由此也發生了許多故事和人間的悲歡。這對關係也在該片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柳琵琶雖然是妖怪,但所表現的對李靖感情卻是真切的。只是她的虛榮心太大,所以下場可悲。我倒認為影片這一點沒有處理好。她把許多人愛慕虛榮/爭風吃寵的形象很好的表現了出來,這是家長里短所經常碰到的事情。柳琵琶的出場,與其說是一個妖怪的出現,不如說是家庭生活的表達。
以上幾點,是就《封神榜》中的一些細節來談的,這些都來自生活,非常真實,經過鏡頭的演繹,又變得好看了。
幕後花絮
作為中國古代名著,《封神榜》可謂家喻戶曉。由於其聲勢浩大的人物形象群體、曲折複雜的故事情節及詭計多變的人物性格設計,成為我國古代歷史上被搬上舞台演繹得最多的故事之一,其經典人物形象,如哪吒、妲己、姜子牙等,成為流傳千古的形象代表。到了現代,《封神榜》更是被大陸、港、台的影視界三番五次搬上螢屏,諸多三地的影視紅星均以出演其中角色為榮。而2001年底香港TVB主拍的40集《封神榜》,可謂其中的扛鼎之作。該劇起用了大量的香港一線紅星擔任主演:經典神話人物由始終長著一副娃娃臉的“古裝小子”陳浩民扮演。此前他在同是無線投巨資拍的《西遊記II》中主演孫悟空。陳氏的孫大聖除了傳統的機敏靈活和忠貞不屈外,還多了許多幽默搞笑的東西,別具一格,播出後收視一路攀升,而陳浩民也一躍成為無線一線紅星。此次扮演一樣具有反叛性格的神怪人物哪吒,可謂水到渠成。以“紅顏禍水”而“名垂青史”的蘇妲己則由性感名星溫碧霞扮演,對於這位“一笑傾城,再笑傾國”的反面形象,素以大家閨秀示人的溫大美人則對這一挑戰充滿自信。此外,錢嘉樂、葉璇、元華、苑瓊丹等實力派的紅星均在劇中出演重要角色,烘托《封神榜》諸神魅力四射,光彩照人。《封神榜》本是部故事情節極強的小說,但到了素以拍商業片著稱的香港影人手裡,其風格大變,加入了大量的動作、搞笑等娛樂元素,讓人聯想起同樣是無線拍的《西遊記》。其中特別是陳浩民飾演的哪吒,天生反叛,活脫一個古代“問題少年”,他與母親、朋友、戀人之間的有趣故事,演來非常搞笑。
音樂原聲
歌曲名 | 作詞 | 作曲 | 演唱 |
---|---|---|---|
片頭曲/主題曲 | |||
《封神》 | 鄧永威 | 巫思聰 | 陳浩民、劉玉翠 |
片尾曲 | |||
《每一生都等你》 | 歐志深 | 塗惠元、許常德 | 陳潔儀 |
封神榜位列
三界首領八部三百六十五清福正神(柏鑒)
管領三山正神炳靈公(黃天化):火龍標、攢心釘、二柄錘;
五嶽正神: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黃飛虎):五色神牛、金眼神鷹;
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崇黑虎)火眼金睛獸、鐵嘴神鷹;
中嶽嵩山中天崇聖大帝(聞聘)青驄馬;
北嶽恆山安天玄聖大帝(崔英)黃彪馬;
西嶽華山金天願聖大帝(蔣雄)烏騅馬;
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聞仲):黑麒麟、蛟龍鞭;
雷部二十四位催雲助雨護法天君:
鄧天君忠;辛天君環;張天君節;陶天君榮;
龐天君洪;劉天君甫;苟天君章;畢天君環;
秦天君完;趙天君江;董天君全;袁天君角;
李天君德;孫天君良;柏天君禮;王天君奕;
姚天君斌;張天君紹;黃天君庚;金天君素;
吉天君立;余天君慶;閃電神(金光聖母);助風神(菡芝仙);
南方三氣火德星君正神(羅宣):(彤華宮)赤煙駒、萬里起雲煙、萬鴉壺、五龍輪、照天印、飛煙劍;
火部五位正神:
尾火虎(朱招);室火豬(高震);觜火猴(方貴);翼火蛇(王蛟);接火天君(劉環);
主掌瘟篁昊天大帝(呂岳):金眼駝
瘟部六位正神:
東方行瘟使者(周信)頭疼磬;南方行瘟使者(李奇)發躁幡;
西方行瘟使者(朱天麟)昏迷劍;北方行瘟使者(楊文輝)散瘟鞭;
勸善大師(陳庚);和瘟道士(李平);
北極紫氣之尊永坐坎宮斗母正神(金靈聖母):四角塔、龍虎如意;
五斗群星吉曜惡煞正神:
東斗星官(蘇護、金奎、姬叔明、趙丙);
西斗星官(黃天祿、龍環、孫子羽、胡升、胡云鵬);
中斗星官(魯仁傑、晁雷、姬叔升);
中天北極紫微大帝(姬伯邑考):七香車、醒酒氈、白面猿猴;
南斗星官(周紀、胡雷、高貴、余成、孫寶、雷昆鳥);
北斗星官(黃天祥[天罡]、比干[文曲]、竇榮[武曲]、韓升[左輔]、韓變[右弼]、
蘇全忠[破軍]、鄂順[貪狼]、郭宸[巨門]、董忠[招搖]);
群星:
青龍星(鄧九公);白虎星(殷成秀);朱雀星(馬方);玄武星(徐坤);
勾陳星(雷鵬);滕蛇星(張山);太陽星(徐蓋);太陰星(姜氏紂後);
玉堂星(商容);天貴星(姬叔乾);龍德星(洪錦);紅鸞星(龍吉公主);
天喜星(紂王天子);天德星(梅伯);月德星(夏招);天赦星(趙啟);
貌端星(賈氏飛虎妻);金府星(蕭臻);木府星(鄧華);水府星(余元);
火府星(火靈聖母);土府星(土行孫);六合星(鄧嬋玉);博士星(杜元銑);
力士星(鄔文化);奏書星(膠鬲);河魁星(黃飛彪);月魁星(徹地夫人);
帝車星(姜桓楚);天嗣星(黃飛豹);帝輅星(丁策);天馬星(鄂崇禹);
皇恩星(李錦);天醫星(錢保);地後星(黃氏紂妃);宅龍星(姬叔德);
伏龍星(黃明);驛馬星(雷開);黃幡星(魏賁);豹尾星(吳謙);
喪門星(張桂芳);弔客星(風林);勾絞星(費仲);捲舌星(尤渾);
羅喉星(彭遵);計都星(王豹);飛廉星(姬叔坤);大耗星(崇侯虎);
小耗星(殷破敗);貫索星(丘引);欄桿星(龍安吉);披頭星(太鸞);
五鬼星(鄧秀);羊刃星(趙升);血光星(孫焰紅);官符星(方義真);
孤辰星(余化);天狗星(季康);病符星(王佐);鑽骨星(張鳳);
死符星(卞金龍);天敗星(柏顯忠);浮沉星(鄭椿);天殺星(卞吉);
歲殺星(陳庚);歲刑星(徐芳);歲破星(晁田);獨火星(姬叔義);
死氣星(陳季貞);鹹池星(徐忠);月厭星(姚忠);月刑星(陳梧);
黑殺星(高繼能);七殺星(張奎);五穀星(殷洪);除殺星(余忠);
天刑星(歐陽天祿);天羅星(陳桐);地網星(姬叔吉);天空星(梅武);
華蓋星(敖丙);十惡星(周信);蠶畜星(黃元濟);桃花星(高蘭英);
掃帚星(馬氏子牙妻);大禍星(李艮);狼籍星(韓榮);披麻星(林善);
九醜星(龍鬚虎);三屍星(撒堅);三屍星(撒強);三屍星(撒勇);
陰錯星(金成);陽差星(馬成龍);刃殺星(公孫鐸);四廢星(袁洪);
五窮星(孫合);地空星(梅德);紅艷星(楊氏紂妃);流霞星(武榮);
寡宿星(朱升);天瘟星(金大升);荒蕪星(戴禮);胎神星(姬叔禮);
伏斷星(朱子真);反吟星(楊顯);伏吟星(姚庶良);刀砧星(常昊);
滅沒星(房景元);歲厭星(彭祖壽);破碎星(吳龍);
二十八宿(內有八人分在水火二部管事):
角木蛟(柏林);斗木豸(楊信);奎木狼(李雄);井木犴(沈庚);
牛金牛(李弘);鬼金羊(趙白高);婁金狗(張雄);亢金龍(李道通);
女土蝠(鄭元);胃土雉(宋庚);柳土獐(吳坤);氐土貉(高丙);
星日馬(呂能);昴日雞(黃倉);虛日鼠(周寶);房日兔(姚公伯);
畢月烏(金繩陽);危月燕(侯太乙);心月狐(蘇元);張月鹿(薛定);
隨斗部三十六位天罡星:
天魁星(高衍);天罡星(黃真);天機星(盧昌);天閒星(紀丙);
天勇星(姚公孝);天雄星(施檜);天猛星(孫乙);天威星(李豹);
天英星(朱義);天貴星(陳坎);天富星(黎仙);天滿星(方保);
天孤星(詹秀);天傷星(李洪仁);天玄星(王龍茂);天健星(鄧玉);
天暗星(李新);天佑星(徐正道);天空星(典通);天速星(吳旭);
天異星(呂自成);天煞星(任來聘);天微星(龔清);天究星(單百招);
天退星(高可);天壽星(戚成);天劍星(王虎);天平星(卜同);
天罪星(姚公);天損星(唐天正);天敗星(申禮);天牢星(聞傑);
天慧星(張智雄);天暴星(畢德);天哭星(劉達);天巧星(程三益);
隨斗部七十二位地煞星:
地魁星(陳繼真);地煞星(黃景元);地勇星(賈成);地傑星(呼百顏);
地雄星(魯修德);地威星(須成);地英星(孫祥);地奇星(王平);
地猛星(柏有患);地文星(革高);地正星(考鬲);地辟星(李燧);
地闔星(劉衡);地強星(夏祥);地暗星(余惠);地輔星(鮑龍);
地會星(魯芝);地佐星(黃丙慶);地佑星(張奇);地靈星(郭巳);
地獸星(金南道);地微星(陳元);地慧星(車坤);地暴星(桑成道);
地默星(周庚);地猖星(齊公);地狂星(霍之元);地飛星(葉中);
地走星(顧宗);地巧星(李昌);地明星(方吉);地進星(徐吉);
地退星(樊煥);地滿星(卓公);地遂星(孔成);地周星(姚金秀);
地隱星(寧三益);地異星(余知);地理星(童貞);地俊星(袁鼎相);
地樂星(汪祥);地捷星(耿顏);地速星(邢三鸞);地鎮星(姜忠);
地羈星(孔天兆);地魔星(李躍);地妖星(龔倩);地幽星(段清);
地伏星(門道正);地僻星(祖林);地空星(蕭電);地孤星(吳四玉);
地全星(匡玉);地短星(蔡公);地角星(藍虎);地囚星(宋祿);
地藏星(關斌);地平星(龍成);地損星(黃烏);地奴星(孔道靈);
地察星(張煥);地惡星(李信);地魂星(徐山);地數星(葛方);
地陰星(焦龍);地刑星(秦祥);地壯星(武衍公);地劣星(范斌);
地健星(葉景昌);地耗星(姚燁);地賊星(孫吉);地狗星(陳夢庚);
隨斗部九曜星官:
(崇應彪、高系平、韓鵬、李濟、王封、劉禁、王儲、彭九元、李三益);
北斗五氣水德星君:水德星(魯雄):(烏浩宮)白玉盂;
箕水豹(楊真);壁水狳(方吉清);參水猿(孫祥);軫水蚓(胡道元);
執年歲君太歲(殷郊)
甲子太歲(楊任):雲霞獸、五火神焰扇、飛電槍;
太歲部下日直眾星:
日游神(溫良);夜遊神(喬坤);
增福神(韓毒龍);損福神(薛惡虎);顯道神(方弼);開路神(方相);
直年神(李丙);直月神(黃承乙);直日神(周登);直時神(劉洪);
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趙公明)(峨嵋山羅浮洞)黑虎;縛龍索;金蛟剪;
迎祥納福、追逃捕亡四位正神:
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
主痘碧霞元君(余化龍);衛房聖母元君(金氏)
五方主痘正神:
東方主痘正神(余達);西方主痘正神(余兆);
南方主痘正神(餘光);北方主痘正神(余先);
中央主痘正神(余德);
鎮守靈霄寶殿四聖大元帥:
王魔(狴犴)、楊森(狻猊)、高體乾(花斑豹)、李興霸(猙獰);
四大天王:
增長天王(魔禮青)青光寶劍職風;
廣目天王(魔禮紅)碧玉琵琶職調;辟火罩兒
多聞天王(魔禮海)混元珍珠傘職雨;
持國天王(魔禮壽)紫金龍花狐貂職順;
哼哈二將:
鄭倫:降魔杵、火眼金睛獸、烏鴉兵;
陳奇:盪魔杵、火眼金睛獸、飛虎兵;
千里眼·神荼(高明桃精):(旗盤山);
順風耳·鬱壘(高覺柳鬼):(旗盤山);
感應隨世仙姑正神(坑三姑娘):
雲霄娘娘青鸞、瓊霄娘娘鴻鵠、碧霄娘娘花翎鳥;(執掌混元金斗)
彩雲仙子戮目珠
分水將軍:申公豹【朝游滄海,幕轉天河】坐騎:白額虎;
冰消瓦解之神:飛廉、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