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文化研究譯叢--理解大眾文化》

它與我的另一本書《解讀大眾》(Readin Television ,與John

大眾文化研究譯叢--理解大眾文化 內容簡介

牛仔美國、商品與文化、生產的快感、冒犯式的身體與狂歡的快感、大眾文本、大眾的辨別力、政治……本書從對日常生活中文化現象的分析入手,勾勒了有關資本主義社會的大眾文化理論。作者費斯克是英語世界裡這類文化研究的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作者!

大眾文化研究譯叢--理解大眾文化 本書前言

在這本書里,我試圖勾勒有關資本主義社會的大眾文化(popular culture)理論。它與我的另一本書《解讀大眾》(Reading the Popular)同時出版。《解讀大眾》是一本論文集,它主要分析的是人們在生產自己的文化時所面對的一些關鍵場所與文本:從海灘到麥當娜,從電視新聞到西爾斯大廈(Sears Tower)。
《理解大眾文化》是從“理論”到“解讀”,而《解讀大眾》則從“解讀”到“理論”。每本書皆可自成一體,但我希望兩本書都讀的人能夠發現:“解讀”充實並置疑著“理論”,而“理論”深化並概括著“解讀”。不過兩本書並非相互倚賴,所以,對“理論”或是對“分析”更感興趣的讀者,大可不必因偏重於某一本書而悵然若有所失。
作為學院中人,我領受到的好處之一是,“理論”可以四處旅行,只不過難免受時差影響罷了。結果十幾年來,我有幸能夠穿梭往來於英國、澳大利亞和美國。我的“遊牧生活”時時露跡於這兩本書當中,而我在不同國度的體驗,卻由一根共通的線索貫串起來,那就是,我所熟悉的國家、我所書寫的文化,都是白種人、父權制、資本主義的國家與文化。誠然,每一種國家與文化,都以不同方式折射著日常生活的意識形態,而這也使生存其間、進行思考的行為顯得有趣而迷人,但是相對而言,這些不同僅僅是表象的差異。
與本書相比,《解讀大眾》在地理的意義上更為特定而明確,因為“分析”當然要比“理論”更為緊密地聯繫著其社會語境。實際上我所運用的“理論”,其源泉來自歐洲――布迪厄(Bourdieu)、德塞都(De Certeau)、巴特(Barthes)、霍爾(Hall)、巴赫金(Bakhtin)是其思想的支點――不過我用這些歐洲理論來分析英語國家的大眾文化。商城(shopping malls)、內設投角子電視遊戲機的遊樂中心(video arcades)、海灘、摩天大樓與麥當娜現象等,都是在美、澳兩國流通其意義的,但我是用歐洲人的眼光解讀它們的。我的學術研究作為一種社會產物,同汽車生產者的產品沒什麼兩樣。文化研究的歷史、我的學術生涯以及我個人的歷史,皆相互交織,相互滲透,並將我“生產”為20世紀80年代末的一個發言者與寫作者。熟悉我早期作品的讀者,一定會在這兩本書里發現回聲。但我希望這回聲足可以產生增強的效果,使它們不僅僅是簡單的重複[儘管我願意承認,本書第四章的某一部分幾乎是《電視文化》(Television Culture:費斯克,1987b)的翻版]。
我本人的歷史,以及我的同事、朋友、反對者、學生、老師以及其他人的多元化的聲音,形成了一個資料庫,而我劫掠了這些寶貴的資源,用來發言和寫作。對這些資料的使用,我將負全部責任。沒有它們,我將一無所成。此處我謹以感激之情,將這兩本書獻給所有作出貢獻的人,而不管他們有多么不情願,甚至是非常不情願。這些人中的大多數,我無法道其名姓;而那些以他們的文字助我寫作的人,會被直接列入參考資料;其他以各種不同方式對本書有所貢獻的人,我願在此深致謝忱。
首先是Unwin Hyman出版公司的Lisa Freeman,她的編輯技能與熱情鼓勵,是所有影響中最富決定意義的,她直接促成了本書的付梓,並為出版界與學術界之間恰切的關係會多么富有創造性,樹立了典範。其他三位同道付出的時間、經驗與洞見卓識,超出了我的期望――他們是David Bordwell,Larry Grossberg與John Frow。予我幫助者還有Graeme Turner, Jon Watts,Rick Maxwell,Mike Curtin,Henry Jenkins,Jule D’Acci,Lynn Spigel,Noel King,Bob Hodge,Tom Streeter, Jackie Byars,Bobby Allen,Jane Gaines,Susan Willis,Liz Ferrier與 Ron Blaber。我在佩思(Perth)的秘書同事Rae Kelly以及在麥迪遜校區的Evelyn Miller與Mary Dodge對此書的貢獻,與我的學術界同事一樣多,在此我感謝她們令人愉快的專長。我希望這兩本書會給所有以或此或彼的方式促成拙作生產的人以快樂,並渴望在未來的歲月中有更深摯的友誼與合作。
我也願在此感謝允許我複製圖片材料的那些人士與機構:Wrangler牛仔褲Zena企業,以及《世界新聞周刊》(Weekly World News)。雖然我們竭盡全力,試圖追溯每幅圖例的來源,但仍有若干我們勞而無功。對此我們深致歉意,並隨時樂於在後續的版本中聲明致謝。

大眾文化研究譯叢--理解大眾文化 本書目錄

中文版導言
前言
第1章牛仔美國
商業與大眾
第2章商品與文化
大眾的層理
文化商品
電視的兩種經濟
日常生活
界定大眾
第3章生產的快感
第4章冒犯式的身體與狂歡的快感
規訓的策略
狂歡節
《搖滾與摔跤》節目
身體控制
第5章大眾文本
生產者式文本
語言
過度與淺白
矛盾與複雜性
文本的貧困與互文性
第6章大眾的辨識力
相關性
大眾的生產力
“迷”與生產力
消費模式
第7章政治
民粹主義與左派
大眾、民粹主義與民眾
進步的懷疑主義
生產相關性
大眾文化與社會轉變
參考書目
索引
譯後記

大眾文化研究譯叢--理解大眾文化 文章節選

……內部。
我無意批評那些女性主義者對大眾文化這一微小片斷的反應。她們的反應是非常合理的,不過非女性主義者的反應同樣有道理。只不過兩種反應之間的差距,是激進與循序漸進、戰略性抵抗與戰術性抵抗、結構的視角與實踐的觀點之間的差異。實際上,《新婚遊戲》並不是這些特定的女性主義者感興趣的大眾文化的一部分:她們無法從該文本中獲得快感(除非再一次證實她們所理解的赤裸裸的父權制的恐怖),她們不會把選擇看這一節目當成她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她們也就無法創造性地利用該節目所提供的資源。對她們來說,這文本既非生產者的文本,亦非大眾的文本。
那些“真正的”愛好者的反應,增加了該節目對我的學生的吸引力,並顯示出,觀看這一節目是怎樣迅速地和他們的日常生活結構交織在一起。他們的反應可以用四個要點加以歸納。
第一,回信者的性別:22個人當中,有21個是女性,而唯一的男性則坦承他之所以回信,是他的女朋友要求他這樣做的――顯然她本人因過於害羞而不願自己親作嘗試。
第二,該節目的典型觀眾是情侶,結婚的與單身的,而非常典型的是,女性強迫男性,而男性帶著勉強與困窘一同觀看。女性常常藉此節目來言傳、理解她們的性關係,她們以此為一個思考的工具,一個她們能夠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加以使用的工具。下面是一種典型的反應:
親愛的費斯克先生:
雖然我不知道你究競想得到什麼,但是,我可以有點困窘地告訴你,我已經成為《新婚遊戲》的熱情觀眾。我不知……

大眾文化研究譯叢--理解大眾文化 作者介紹

約翰・費斯克(John Fiske),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傳播藝術教授。在大眾文化研究方面,著述甚廣,著有《解讀電視》(Reading Television,與John Hartley合著)、《傳播研究導論》(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澳洲神話》(Myths of Oz;與Bob Hodge 及Graeme Turner合著)、《電視文化》(Television Culture)等。他也是《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期刊的總編輯之一。費斯克教授出生於英國,並在大不列顛完成學業。他曾執教於英國以及澳大利亞西部的科汀大學(Curtin University)。至於他本人,則是一個根深蒂固的大眾文化消費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