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四對即將舉行婚禮的情侶距離婚前結婚一周時間,因為婚前恐懼發生的各種衝突、逆轉。其中包括對曾經感情史的糾結,因準備閃婚突然出現的家庭矛盾。以詼諧的手法描述了四對情侶對愛情的焦慮及渴望。
作為2013年年度收視冠軍,劇版《咱們結婚吧》曾經吸引了近8億人次觀看該劇,還將在台灣華視等幾大台聯播,並且韓國一家電視台花了700萬天價買了劇版的改編權。大家對果然和桃子的情感結果也非常在意,不斷有冬粉在微博上留言希望能看到續集。如今,劉江再接再厲出手拍攝電影版《咱們結婚吧》,自然引起廣大關注。
不過,電影版的故事完全不同於劇版,高圓圓在片中出演一個截然不同的“待嫁女”形象。談及此次合作電影版,高圓圓表示在劇版結束之後原本不想再接類似角色,但還是被電影的故事打動,“電影版和電視劇版是完全不同的故事,更全面的展現當下人的愛情觀和婚戀觀。二者的人物性格和形象也完全不同,劇版的女主桃子對感情是很渴望的,談戀愛就衝著結婚,但電影版的角色是更驕傲的,是寧缺毋濫的黃金剩女,我一定是那個最好的,所以另一半也要找最好的。”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
葉雯雯 | 高圓圓 | ---- |
震軒 | 姜武 | ---- |
顧小蕾 | 陳意涵 | ---- |
凌霄 | 鄭愷 | ---- |
文藝 | 郭碧婷 | ---- |
李想 | 李晨 | ---- |
田海心 | 劉濤 | ---- |
曹大鵬 | 王自健 | ---- |
職員表
▪導演:劉江
角色介紹
- 葉雯雯|演員高圓圓
- 婚紗店店長,一位大齡都市“恨嫁女”,因為寧缺毋濫成為剩女,有過感情創傷,性格傲嬌,內心很渴望婚姻,雖然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要一個有安全感,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但是嘴硬不敢勇敢說出愛,因為缺少表白的勇氣,差點錯失真愛。最終學會重新審視生活線索,暮然回首發現不是白馬王子的那個才是共度一生的人。
- 震軒|演員姜武
- “潤物細無聲型”的暖大叔一枚,溫柔體貼願意寵女孩,情感濃度特別高,當他愛的女孩需要時,他永遠會伸出手,但是不喜歡錶達,性格很“墨跡”,缺少表白的勇氣,遲遲不敢向女神說出愛。
- 文藝|演員郭碧婷
- 一個小提琴手,感情正在經歷七年之癢的文藝女青年,缺少“追愛的勇氣”,在一次被迫獨自前往的旅行過程中,發生了游離式的情感出軌後,才幡然醒悟自己七年的感情已悄然逝去。
- 李想|演員李晨
- 一個在大學學音樂的陽光男生,有開放而明亮的心胸,熱情奔放,愛就愛,放就放,沒有壓力,不讓人複雜。從小在羅馬出生,7歲隨父母回國,大學畢業後又回到羅馬進修指揮和作曲,在暑期的時候會偶爾兼職做導遊,他的身體內東西方文化並存。
- 顧小蕾|演員陳意涵
- 一位機場安檢,也是一個機靈的“逼婚女”,她在情感的選擇上“被動”的與“恐婚男”同居,用盡各種方法“逼婚”仍舊無果,但是,她最終還是意外地得到了她想要的結果。
- 凌霄|演員鄭愷
- 一個有幽默感的飛行員,表面“恐婚”、“難搞”、“不羈”,其實是一隻“披著狼皮的羊”,一旦征服,則浪漫酷帥,堅貞不渝。
- 田海心|演員劉濤
- 一名五星級酒店經理,能幹的強勢女性,霸道的“事業女”,不僅在工作上十分強勢,在家裡也毫不退讓,說一不二,以至於被戲稱為“女王大人”。在生孩子和升職位之間需要做選擇的的時候,因為覺得自己的男人一直不懂得怎么珍惜和愛護她而為了前途隱孕,還私自決定偷偷拿掉孩子,遭遇到丈夫的首次激烈反對,怒火與毀壞中她認清了愛人的真心與生活的重心。
- 曹大鵬|演員王自健
- 一個搞笑的“圍裙男”,在酒店做烤鴨大廚,作為典型居家“食草男”和“絕世賢夫”,他的宣言是:“以前我是因為愛她才娶她回家,可是娶回家後,我應該更愛她才對”,不僅在工作上被田海心領導,在生活中也對田海心百依百順,但是在田海心想要拿掉孩子的時候,情緒也會大爆發,甚至提出了離婚。
- 李建峰|演員明道
- 優柔寡斷的“劈腿男”,葉雯雯的前男友,本來和葉雯雯的愛情很單純,相處得也很好,但是在事業上升期遇到了一個富二代,太急於事業有成,為了前途主動“拋棄”初愛葉雯雯,而且把她傷透了。當他浪子回頭重拾舊愛時,一切都晚了。
- 汪雲飛|演員張鐸
- 細心體貼的知名電台主播,和文藝交往七年的未婚夫,因為和文藝之間的感情隨著時間的流逝顯得有些平淡,對愛情和未來的選擇也日漸迷茫,以至於他以“工作繁忙”為由,臨時失約文藝,令她一人前往義大利參賽,最終和文藝愛情變親情。
- 王可兒|演員莫小棋
- 一位任性強勢的白富美,李建峰為了她拋棄了葉雯雯,在跟李建峰的婚禮現場,精心設計了一出準備讓葉雯雯出醜的戲,但卻弄巧成拙,反讓李建峰厭惡反感自己,開始對前任舊愛復燃,最後因動作過於激烈,婚禮舞台上婚紗走光,糗態百出,出盡洋相。
- 機長|演員屠洪剛
- 一位沉穩顧家的機長,凌霄的搭檔,在執飛一趟國際航線時,和凌霄共同遭遇了一場空中險情,好在最終化險為夷。他感慨生死瞬間滿腦子都是老婆做的炸醬麵,“飯,吃一頓少一頓,人,見一面少一面。”正是他這句頗具生活哲理的話點醒了凌霄,讓他最終鼓足勇氣,為愛衝破恐婚的心理障礙,成全一段破涕為笑的佳緣。
音樂原聲
類別 | 曲目 | 作曲 | 作詞 | 演唱 |
---|---|---|---|---|
主題曲 | 終於等到你 | 董冬冬 | 陳曦 | 張靚穎 |
插曲 | Say Yes | 董冬冬 | 陳曦 | 王錚亮 |
幕後花絮
劉江特意邀請來了好友何汶玦先生,後者將高圓圓、陳意涵、郭碧婷、劉濤四位演員的婚紗造型細心描繪,繪做的“四美圖”油畫在記者會現場揭曉。
高圓圓與導演劉江再度合作的原因之一是興趣相投,兩人共同喜歡一部英國電影《真愛至上》,導演說要做一部像《真愛至上》那樣的戲,高圓圓就動心了。
影片整個的拍攝過程中,劇組共使用了各種樣式的婚紗近400件。
片中劉濤的角色最早圈定的並不是她,而是她的好友秦海璐,因為好友懷孕遺憾退出,劉濤才在好友的推薦下出演,相當於是為友救場。
劉濤坦言與王自健合作起來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樣妙趣橫生,反而有些“無聊。
王自健每天在片場都在給劉濤講笑話,但是劉濤很難被逗樂。
高圓圓拍求婚那場戲時,幾乎是從頭到尾在流淚,在一個後半夜,又哭了一晚上,最後的一個鏡頭,一滴眼淚都哭不出來了。
李晨為影片“做足功課”,戲中首次偶遇郭碧婷,就熟練地運用日語、韓語和泰語搭訕”,這樣的安排並非被劇本“設計”好的,而是李晨出於對角色“導遊”身份的思考,認為一些外語的日常用語是必備而學習的。
李晨為了角色練習了小提琴、指揮等音樂技能,在幾百位外國臨演及專業樂團面前毫不怯場,指揮架勢十足,有模有樣的歌劇演唱逗的片場內外笑聲不斷。
在製作的一開始,郭碧婷“以假亂真”的小提琴演奏是練足一個月的成果。
劉江儼然是“劇組開心果”,被譽為導演屆的大白,不管是給演員說戲,還是休息間的閒聊,總能為主演創造最放鬆的環境。
王自健在片中飾演烤鴨店廚師,但私下讓他他卻很討厭生鮮食物,因此拍攝過程也讓他苦不堪言。
刪減片段曝光了一段李晨深夜進入郭碧婷房間抓老鼠的片段,將戲裡文藝女神矯情可愛又糾結的一面盡展無遺,但是郭碧婷現實生活中卻是一個很愛小老鼠的人,不僅不害怕還稱小老鼠很可愛。郭碧婷在採訪中稱“這段是最有挑戰的,因為我自己並不怕老鼠,還要裝出一種嚇得要死的樣子。”
電影上映後,王自健和劉濤飾演的職場小夫妻被評價為四對情侶中故事最接地氣的,不過同時也有網友對劉濤這個角色提出了疑問,“既然離開會很痛,劉濤你為什麼還要堅持離婚?”刪減片段中也呈現了“強勢”劉濤溫柔的另一面,“說實話,這個職我也是非升不可。”“是曹大鵬先急的,他說誰不離誰是孫子。”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2013年年底,電視劇《咱們結婚吧》播完,創造了較好的記錄。2014年年初,導演劉江下決心做電影版,但是不想重複電視劇的內容。於是劇組20個人的團隊,從30個愛情故事中,挑選了4個愛情故事。首先確定了恐婚和恨嫁這兩個故事,然後再定了另外兩個,總共選取了4種不同的婚戀狀態,分別是“燙男”與“女神”的終極戀愛故事、“義大利的愛之旅”、“恐婚男面對逼婚女”、“霸道女王與居家小男人”。劇本是有四個編劇分別編寫,最終定稿是劉江自己來完成的,用一個“讓我們相信愛情”的貫穿線,將四段接地氣的獨立故事貫穿起來,把四個線索擰成一個故事,最終成為一個類型片,典型的結構—三幕劇。
演員選角
劇版女主高圓圓是第一個確定的演員,因為她是“咱們結婚吧”的一個標籤。在其他演員的選擇上,劇組完全是根據人物特點尋找的適合影片角色定位的演員。
7影片評價編輯電影《咱們結婚吧》通過講述4對情侶對待婚姻愛情的態度,不僅接地氣地直擊當下都市年輕人的婚戀問題,還在溫暖歡快的基調中透露著勇氣,更在普通觀眾中引發極強的共鳴感(新浪娛樂評)。
電影《咱們結婚吧》是一部有“治癒”功能的電影。這種“治癒”表現在它的每個人物對情感的“分寸”處理上:沒有人拿另外一個人的感情來療傷,沒有人因為外在環境而勉強自己。每個人物都是在審視自己的真實內心後,才勇敢地做出的不帶多少雜質的情感選擇,尤其是女性。這樣的處理,讓故事中的每一個人都顯得美好、乾淨,充滿正能量。另外,電影的基調是幽默、歡快而詼諧的,它蜻蜓點水地將真實生活的“滯重感”一帶而過,更多地把鏡頭語言表述放在了“愛”上。這是超出生活的,但滿足了觀眾的心理需求。四個交錯講述的故事中並沒有格外跌宕起伏的情節,也沒有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但是簡潔明亮又熨帖人心,在一個大眾期待值上,把情感和故事都表達得較為圓潤、中和,並無刺激與戾氣,對每一個人都是寬厚的,而這種商業特質恰恰滿足了人們渴望得到的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和善意,這也是觀眾從中感受到感動的根基(網易娛樂評)。
電影《咱們結婚吧》節奏明快,情節跌宕,演員陣容強大,通過四對情侶發生的各種有趣事情,展示現代都市人對於感情、婚戀等事情的態度(天津日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