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與她父親的理論不同,有其獨特的創見,這對艾里克森產生了深刻的影響。1964年,艾里克森把自己的《洞察力與責任感》一書獻給A.弗洛伊德,以表示對她的感激之情。1929年,艾里克森與同校任教的加拿大籍教師瓊·塞爾森結婚。1933年,為了逃避納粹迫害,艾里克森舉家適居丹麥哥本哈根,後又遷往美國波士頓。在那裡,他以兒童精神分析家的身份私人開業。同時還在哈佛醫學院神經精神病學系任研究員。當時,他曾被哈佛醫學院錄取為心理學哲學博士候選人,但幾個月後就被他放棄了。
內容簡介
書作者在新精神分析運動中屬"自我心理學"分支,他是當代自我心理學的旗手。60年代,美國社會動盪,越戰失敗、種族歧視、女權運動、青年造反等此起彼伏。埃里克森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致力於青年心理學的研究。在他的理論體系中,同一性(Identity)是一個中心問題,圍繞這一核心,發表了一系列研究論文與專著。
在第三章中,他修訂了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慾發展漸成說,提出了獨樹一幟的心理社會發展說,把人生分成8個階段,每個階段各有其中心任務(具體矛盾)。
作者簡介
艾里克.艾里克森(Erik.Homburger.Erikson1902-1994)艾里克森是美國的精神分析醫生,也是美國現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論家之一。
1902年艾里克森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他的父親是丹麥人,母親為德國猶太人,生父在他誕生之前就棄家出走了。他3歲時,母親嫁給一個德國猶太人、兒科醫生西塞多·洪伯格。艾里克森在童年時期並不知道洪伯格不是他的親生父親,多年來一直沿用繼父的姓,甚至在第一次寫論文時還使用艾里克·洪伯格的名字。直到1939年他成為美國公民時,才改姓艾里克森。
18歲高中畢業後,艾里克森在歐洲各地漂泊一年,曾嘗試學習繪畫,且曾兩度進入藝術學校就讀,結果均未畢業,自從去義大利佛羅倫斯旅行之後即決定放棄。
艾里克森在校時不是一位優秀的學生,但他確有藝術天賦。1927年是他一生的轉折點。那年,他的一位老同學P.波羅斯邀請他到維也納一所規模較小的學校工作,該校生源都是S.弗洛伊德的患者與朋友的子女。開始時,他以藝術師身份受聘,後來擔任了指導教師。這時,S.弗洛伊德的女兒A.弗洛伊德徵求他是否願意接受作為兒童精神分析者的培訓,艾里克森接受了該提議,以每月支付7美元的培訓費接受A.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