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憶》

1916年李大釗回國後,積極參與正在興起的新文化運動。 1920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 李大釗的被捕,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的震動和廣泛的同情。

基本信息

本文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捕後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忠於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除開頭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後的順序來敘述的。被捕前寫父親燒掉檔案和書籍,工友閻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勢的險惡與處境的危險;被捕時寫了敵人的心虛、殘暴與父親的處變不驚;法庭上描寫了李大釗的鎮定、沉著;被害後寫了全家的無比沉痛。
本文是回憶錄。作者採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回憶了父親被害的全過程,內容真實可信,語言樸素自然,既具有文學價值,又具有很強的史料價值。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使學生藉助課文,激發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二是引導學生領悟課文前後照應的寫法。
本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了解李大釗同志被害的過程,感受李大釗的高貴品質。難點是對本課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需要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理解。有條件的要指導學生蒐集資料,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
相關連結
1.李大釗字守常,河北省樂亭縣人,生於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學習政治經濟。1913年冬,李大釗懷著憂國憂民的情懷,東渡日本,考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當日本帝國主義向袁世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後,他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總會的愛國鬥爭,他起草的《警告全國父老書》的通電迅速傳遍全國,他也因此成為舉國聞名的愛國志士。1916年李大釗回國後,積極參與正在興起的新文化運動。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和啟發了李大釗,他先後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和演說。他宣稱:“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發表了《新紀元》《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再論問題與主義》等幾十篇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1920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0月,在李大釗發起下,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建立。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李大釗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的工作。在黨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當選為中央委員。1926年3月,李大釗領導並親自參加了北京人民反對日、英帝國主義和反對軍閥張作霖、吳佩孚的鬥爭。北洋軍閥段祺瑞執政府製造了“三一八”慘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釗在極端危險和困難的情況下,繼續領導黨的北方組織堅持革命鬥爭。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逮捕了李大釗等80餘人。李大釗備受酷刑,在監獄中,在法庭上,始終大義凜然,堅貞不屈。4月28日,軍閥不顧廣大人民民眾和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悍然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李大釗第一個走上絞架,從容就義,時年38歲。
2.李大釗被捕以後
李大釗被捕以後,受盡了敵人的殘酷拷打和折磨,敵人慘無人道地用竹籤敲進他的指縫裡,最後竟剝去了他雙手的指甲。但他始終無所畏懼,堅貞不屈,嚴守黨的機密。
1927年4月8日《晨報》報導:李大釗受審問時,“態度甚為從容,毫不驚慌”,“著灰布棉袍,青布馬褂,儼然一共產黨領袖之氣概!”同日《順天時報》也報導:李大釗“精神甚為煥發,態度極為鎮靜,自稱為馬克思學說崇信者,對於其他之一切行為,則謂概不知曉”,“李無確供”!《晨報》1927年4月17日又報導:李大釗被捕10天來,受到了多次審訊。每次審訊,李大釗除對於“共產學理及主義,均承認不諱”外,其他一概不知,對所謂種種“罪名”“則竭力辯白,謂並無此項行動”。
他在監獄中的自述中,歷歷敘述了他為挽救民族危亡而立志從事革命的抱負。他說:“釗自束髮受書,即矢志於民族解放之事業,實踐其所信,勵行其所知,為功為罪,所不暇計。”
審訊和嚴刑拷打無濟於事,張作霖變換手法,企圖以高官厚祿進行收買,但遭到李大釗的嚴詞痛斥!
李大釗的被捕,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的震動和廣泛的同情。京津“各報社評,皆暗為守常呼籲”。國民軍拍來電報,向奉系軍閥提出警告。北京25所大學校長,聯名發表聲明,要求將此案移交法庭處理。學生民眾、社會名流和他的同鄉好友,多方設法營救。尤其是北方的鐵路工人,組織了劫獄隊,準備採取劫獄行動。李大釗得知後,堅決不同意這樣做。他說:“我個人為革命、為黨犧牲,是光榮而應當,但已是黨的損失。我不能再要同志們來作冒險事業,耗費革命力量,現在,你們應當保存我們的力量……不要使革命力量再遭損失。”黨組織忍痛接受了李大釗的意見,說服鐵路工人放棄劫獄的行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