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報》

《勞動報》

上海《勞動報》創建於1949年,是一份以廣大職工民眾為目標讀者的綜合性日報,也是上海地區第一家印刷彩報的報社,因此在業界也享有不錯的聲譽,還曾得到江澤民同志的題詞。目前擁有280名員工,享有20萬份的發行量。《勞動報》全新改版,每周版面增加到104版。改版後增加8版新聞版面,周四出版《消費周刊》,周二出版16版橫向版式、雙面彩印的《品位周刊》,新辟了彩票版面。這次改版一是突出了報紙的新聞性。要聞、社會新聞、文娛新聞、體育新聞、焦點新聞、國際新聞,基本形成該報風格。二是盡力滿足讀者對熱點和實用新聞的關注,強化所有版面的可讀性和實用性。三是濃縮周刊的精華,力求品位高雅、精彩紛呈的內容和風格。

基本信息

(圖)《勞動報》《勞動報》
鼎發代號:31-1109
國內刊號:CN31-0005
國際標準刊號:
郵發代號:03-016
刊期:日報
語言:中文
版式:4開16版
出版日:每日
出版地:中國大陸
出版發行單位:勞動報社

媒體分析

(圖)《勞動報》《勞動報》
《勞動報》是一張綜合性日報,該報基本參與了上海主要新聞和上海發生的國內、國際新聞的全部採訪報導。在中共上海市第八次代表大會和赴西部的採訪活動中,以良好的素養受到有關領導表揚。在赴韓國採訪“世界盃”足球賽和亞運會時,克服許多困難,前後共發回近百篇獨家報導和數碼圖片,配以獨具一格的組合言論,受到不少讀者讚揚。《勞動報》的《協助政府幫助百萬人突圍》、《他為核子彈“心臟”主刀》、《四任市長碰頭,一本好書難求》等文章頗獲好評。

歷史沿革

(圖)廣告價格表廣告價格表
《勞動報》是由上海總工會創辦。上海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搖籃,也是中國工人運動的發祥地。在1925年“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的高潮中,上海總工會宣告成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上海總工會組織工人民眾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建立人民民主政權進行了頑強的鬥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新中國成立後,上海總工會動員和組織全市職工投入了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為改變國家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為上海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1955年上海總工會改稱上海市工會聯合會,1959年又改稱上海市總工會。上海市總工會是上海工會的領導機關,每五年一次的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市總工會領導班子。上海市總工會第十一屆委員會由109人組成,設主席1人、副主席6人、常務委員17人。上海市總工會屬轄區、縣、局(產業)工會、市直屬大型企業(集團)工會和直屬機關工會共136個,全市基層工會組織共覆蓋10.31萬個企業,會員約450萬。市總工會機關內設13個部(處)室、下屬23個直管單位。
上海工會在市委的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奮發有為,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堅決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認真貫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指導方針,發揮黨聯繫職工民眾的橋樑和紐帶作用、國家政權重要的社會支柱作用、職工利益代表者和維護者的作用。在推進上海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上海工會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堅持圍繞“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要求,進一步突出和履行工會的維護職能,依法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積極為廣大職工說話辦事;積極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在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參與地方政府立法和執法監督中,發揮民主參與、民主管理的作用;在參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大力推進職工素質工程,動員和組織廣大職工學知識、學科學、學技術,引導廣大職工爭當知識型職工,加快工人階級知識化進程,不斷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為上海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作出貢獻;在協助政府促進就業,實施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中,加強源頭參與,廣泛開展職工互助互濟活動,深入實施“送溫暖和再就業工程”,幫助職工解決後顧之憂。
上海市總工會重視發展與國(境)外工會的友好交往,先後同日本、義大利、美國、俄羅斯、韓國、德國、越南、法國、希臘、澳大利亞、丹麥、挪威、瑞典、埃及、印度、英國和西班牙等17個國家和我國台灣地區的有關城市工會和產業工會建立了友好往來和交流合作關係。
上海工會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指引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攬和指導工會的全部工作,勇於探索,勇於實踐,為貫徹實施科教興市主戰略,把上海早日建成國際經濟、貿易、金融、航運中心之一作出新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