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醫師手冊》

《全科醫師手冊》

《全科醫師手冊》一書的主要內容有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腎功能衰竭、重症急救、內科疾病、精神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兒科疾病、婦產科疾病、社區衛生服務等。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全科醫師手冊共分11篇81章。包括病史採集、體格檢查、病歷
圖書封面圖書封面
書寫、症狀鑑別等診斷學基礎知識;休克、昏迷、高熱、器官功能衰竭、呼吸心搏驟停、急腹症和急性中毒等常見急症救治技術;內科兒科外科婦產科皮膚科、五官科近800種常見病症及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提示與治療措施;各種儀器檢查、治療技術和相關醫學理論;以及社區診斷、保健養生、疾病干預、心理諮詢、計畫生育、優生指導、中醫藥及適宜技術的套用等社區衛生服務內容。書中之疾病和症狀的標題注有英文和國際疾病分類編碼,書末附有部分常用醫學資料。

目錄

第一篇診斷學基礎
第1章問診
第2章體格檢查
第3章病曆書寫
第4章常見症狀的診斷及其
第二篇重症急救
第5章呼吸心搏驟停
第6章休克
第7章急性心力衰竭
第8章急性肺水腫
第9章阿-斯綜合徵
第10章成人呼吸窘迫綜合
第11章哮喘持續狀態
第12章腦水腫
第13章昏迷
第14章高熱
第15章急腹症
第16章急性腎功能衰竭
第17章物理因素性急症
第18章多系統器官功能衰竭
第19章水、電解質平衡失調
第20章酸鹼平衡失調
第21章急性中毒
第三篇內科疾病
第22章呼吸系統疾病
第23章循環系統疾病
第24章消化系統疾病
第25章泌尿系統疾病
第26章血液系統疾病
第27章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
第28章結締組織病
第29章精神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
第四篇兒科疾病
第30章新生兒疾病
第31章營養性疾病
第32章消化系統疾病
第33章呼吸系統疾病
第34章循環系統疾病
第35章泌尿系統疾病
第36章血液系統疾病
第37章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第38章結締組織病
第39章其他疾病
第五篇感染性疾病
第六篇外科疾病
第七篇婦產科疾病
第八篇皮膚科疾病
第九篇五官科疾病
第十篇診療技術和醫學相關理論
第十一篇社區衛生服務

前言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醫學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醫療、預防、保健一體化綜合健康服務的要求日益迫切。為使醫務工作者,特別是廣大基層醫務工作者更加方便、有效地實施服務保障,由羅文衛主任醫師牽頭,軍內外50餘名專家和有豐富臨床實踐經驗的醫師參加編寫的《全科醫師手冊》一書出版了。

本書是一部綜合性的工具書,它立足現實,著眼發展,面向基層,突出實用,汲取了近年來國內外許多醫學最新成果,涉獵臨床各科,同時對相關醫學和新的診療技術也作了簡要介紹,這對拓寬臨床醫師的知識面,進而指導實際工作,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我願向-辛勤工作在第一線的廣大基層醫務人員推薦這本書,供在醫療實踐和繼續醫學教育時學習參考。

精彩書摘

第一篇診斷學基礎
第1章問診
二、問診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1.高度同情心和責任感醫師只要以誠懇熱情的服務態度和認真負責的工作精神去關心患者,就會取得患者的信任與合作,患者就會視醫師為“知己”,從而如實地傾訴自己的病痛,即便是隱私難言之語也不諱忌。
2.“洗耳恭聽”,理順重點在詢問患者“您哪裡不舒服?”之後,患者的陳述可能雜亂無序,主次不分,醫師要耐心聽取,注意分析,在腦海中列出可能是或不是哪些疾病的“清單”,然後有針對性地補充詢問,以充實肯定或排除某些疾病的根據。
3.切忌主觀臆斷,避免先入為主疾病的臨床症狀,往往錯綜複雜。一種症狀常常是多種疾病的共同表現;一臟器的疾病卻表現出多系統的症狀。如腎臟疾病可有頭痛、貧血、水腫、嘔吐等,而噁心嘔吐未必就是消化系統本身的疾病。臨床醫師決不能僅憑一兩個症狀或體徵就下結論,更不能暗示或誘導患者提供主觀診斷所需的“根據”。而應以患者的陳述為線索,順藤摸瓜、仔細鑑別,尋求可能的答案。
4.詢問語通俗易懂,避免用醫學術語如有無腹瀉,應問“每天大便幾次,是乾還是稀?”有無盜汗,應問“夜間睡醒後是否發現出汗了?”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