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財務管理》

金融市場是資金融通的場所。 在金融市場的交易中,利率即資金商品的價格。 違約風險附加率是對投資者對違約風險大的證券要求的補償。

中級財務管理 內容簡介

本書只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中所出現的日常財務問題進行講述,在編寫中以務實的態度,儘量做到理論聯繫實踐,把重點放在如何操作上,以便使讀者通過閱讀該書後,對財務管理的具體運作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中級財務管理 本書目錄

第1章 金融市場與有效市場假設
第2章 風險與收益
第3章 資本預算
第4章 資本成本與資本結構
第5章 股利理論與股利政策
第6章 股票融資
第7章 長期負債融資
第8章 認股權證與可轉換債券
第9章 短期融資
第10章 現金和有價證券管理
第11章 應收賬款管理
第12章 存貨管理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中級財務管理 文章節選

1.1 金融市場概述 金融市場是資金融通的場所。與商品市場一樣,它是由資金供給者和資金需求者形成的交易場所。這個場所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無形的。 1.1.1 金融市場的要素 金融市場要素,可分為核心要素和非核心要素。 1)核心要素。核心要素包括交易主體、交易客體(金融工具)、交易價格,是金融市場必不可少的要素。 (l)交易主體。交易主體是構成金融市場的第一要素,它是由參加金融市場交易的所有資金供應者和資金需求者共同構成的,包括個人、企業、政府機構、金融機構和中央銀行等五類。 (2)交易客體。交易客體指的是金融工具,亦稱信用工具,是在信用活動中產生,能夠證明金融交易金額、期限、價格的書面檔案,包括各種債券、股票、票據、可轉讓存單、借款契約、抵押契約等。金融工具,從持有者的角度來說又稱金融資產,一般具有流動性、風險性和收益性等方面的基本特徵。通常情況下,流動性越高,風險越小,收益率越低;流動性越低,風險越大,收益率就越高。 (3)交易價格。在金融市場的交易中,利率即資金商品的價格。健全的利率機制能夠有效地調節市場資金的供給與需求:當資金供不應求時,市場利率會趨於上升;當資金供過於求時,市場利率又能自動下降。通過利率的自由調節,引導資金合理流動。 不同的金融市場有不同的利率,如貼現市場利率、國庫券市場利率、銀行同業拆放市場利率等。在金融市場上決定利率高低的因素有:純粹利率、通貨膨脹附加率、變現力附加率、違約風險附加率和到期風險附加率。純粹利率是指無通貨膨脹、無風險情況下的平均利率。通貨膨脹附加率是投資者以彌補通貨膨脹造成的購買力損失而要求的附加利率。變現力附加率是投資者對變現力低的證券要求的補償。違約風險附加率是對投資者對違約風險大的證券要求的補償。到期風險附加率是指因到期時間長短不同而形成的利率差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