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三寶歌》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首現代梵唄,同時也是對古代梵唄的一次劃時代的革新。由太虛大師作詞,弘一大師(李叔同)作曲,創作於1928至1929年,發表於1930年。弘一大師精通美術音樂,其於20世紀20年代末與太虛大師同在福建廈門閩南佛學院執教,故太虛大師請其撰寫曲譜。該歌歌詞由法尊法師譯成藏文、黃知真先生譯成英文,錢仁康教授還撰寫了伴奏譜。在重大的佛教活動上,都會先唱《三寶歌》,該歌已經成為中國佛教的教歌。創作歷程
1928年,弘一法師首次到福建,本來想經廈門前往泰國,但受到陳嘉庚胞弟陳敬賢居士和南普陀寺的盛情接待和挽留,就留在了廈門。1929年,弘一法師為時任南普陀寺方丈兼閩南佛學院院長的太虛大師所作《三寶歌》譜曲,兩位高僧共同寫下《三寶歌》,一時被傳為佳話。
歌詞內容
詞:釋太虛曲:釋弘一
人天長夜,宇宙黯暗,誰啟以光明?
三界火宅,眾苦煎逼,誰濟以安寧?
大悲大智大雄力,南無佛陀耶!
昭朗萬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明。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
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二諦總持,三學增上,恢恢法界身;
淨得既圓,染患斯寂,蕩蕩涅槃城!
眾緣性空唯識現,南無達摩耶!
理無不彰,蔽無不解,煥乎其大明。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
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依淨律儀,成妙和合,靈山遺芳形:
修行證果,弘法利世,焰續佛燈明,
三乘聖賢何濟濟!南無僧伽耶!
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住持正法城。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
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歌詞解析
“三寶”即是佛寶、法寶、僧寶。佛弟子只有皈依三寶,才能精進勤修,證得般若。
佛寶
歌曲中的第一段寫的是“佛寶”,開頭寫到:人天長夜,寧宙黯暗。誰啟以光明?二界火宅,眾苦煎迫,誰濟以安寧?這是說,六道輪迴中的眾生,都處在無邊無際的生死流轉與黑暗之中,誰能帶給他們光明呢?欲界、色界、五色界這“三界”就如同燃燒著的房子一般,生、老、病、死等“八苦”使得眾生如同熬煎一般,準才能帶給他們安靜與清寧呢?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呢?“大悲大智大雄力,南無佛陀耶!”這句歌詞就是對前面問題的回答。偉大的佛陀啊,擁有“大悲力”、“大智力”、“大雄力”這三種功德,只有他才能解決眾生的疾苦與困頓,我們應該皈依佛陀啊!
接著,“昭朗萬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這一句則是進一步稱頌佛陀的功德:智慧光明照耀一切,把一切眾生看成自己的孩子般呵護,關愛。佛陀的功德是言語所難以企及的啊!“今乃知:唯此是,真正歸依處。”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皈依的地方啊!皈依“佛寶”才是我們不二的選擇啊!“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我們要盡此一生的生命來皈依“佛寶”,要信受奉行,做出切實的行動,
法寶
歌曲中的第二段寫的是“法寶”,開頭寫到:二諦總持,三學增上,恢恢法界身;淨德既圓,染患斯寂,蕩蕩涅盤城!這即是說,佛法以真俗二諦來總持,來統攝一切佛法,以“戒定慧”這三學來促進弟子們在學佛路上增強向上,真如充滿周遍,廣大無邊-佛法里有清淨的功德,沒有煩惱相連,一切的煩惱障蔽都已經被斷除,能讓人到達自在解脫的境界。“眾緣性空唯識現,南無達摩耶!”即是說,佛法能夠解釋世間萬事萬物本來的性質——眾緣性空唯識現,萬事萬物不過是因緣和合的假合體,空性才是其本有的特質,佛法能夠透徹事物的本質,我們要皈依“法寶”,皈依佛法。“理無不彰,蔽無不解,煥乎其大明。”這是說,佛法是面面俱到、畢竟周詳的,沒有什麼理是不能夠彰顯的,一切的事理因果沒有佛法所不能說明的;佛法能斷除一切障礙,解脫一切迷惑。佛法住世,如日中天,大放光明。第二段在結尾時總結到:“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我們要盡此一生的生命來皈依“法寶”,要信受奉行,做出切實的行動。
僧寶
歌曲中的第二段寫的是“僧寶”,開頭寫到:依淨律儀,成妙和合,靈山遺芳形;修行正果,弘法利世,焰續佛燈明,三乘聖賢何濟濟!解釋來說,即是出家的“僧寶”受持戒律,依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而聚集在一起,按照戒規和律儀規範自己的衣食住行、行住坐臥,成為和合僧,並將佛陀住世時的各種制度,規約輾轉傳承至今天-僧人依法修行,上弘佛法,下化眾生,利樂有情,恩澤於一切有情眾生,傳承佛法不遺餘力,使得佛教住世至今,依然興盛;”南無僧伽耶!”我們要皈依“僧寶”,皈依和合僧啊!接著,進一步闡釋僧伽的好處及貢獻,“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住持正法城。”即是說,僧人們紹隆佛種、續佛慧命,普利一切眾生,按照清規律儀行事,無有障礙,將正法,將真正的、正信的佛法傳承至今。所以,我們要“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總結來說,“佛法僧”是佛教的骨架,是佛教的核心。《三寶歌》作為弘傳佛教的主題曲,曲風婉轉流暢,綿密有力,聲聲體現出對佛、法、僧的虔誠禮讚,不失為一首曠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