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號

“美利堅”號

他指出,兩棲攻擊艦最初就叫“突擊航母”,後來為避免與多用途航母(CV)混淆,美國海軍才給它們改了名,並衍生出後來的硫黃島級、塔拉瓦級、黃蜂級乃至今天的“美利堅”號。 伊拉克戰爭剛平息,美國海軍立即在2003年8月對兩棲兵力進行重組,組建了全新面貌的“遠征打擊群”,旨在充分利用兩棲艦的全能屬性,提高海外兵力投送水平。 可以預見,今後一旦有危機出現,最早現身衝突熱點地區的將是以“美利堅”號及其姊妹艦為首的遠征打擊群,這也使得它成為許多國家不得不認真防範的強大對手。

美利堅號

簡介


中文名:美利堅號
英文名:LHA-6
製造廠:密西西比州帕斯卡古拉造船廠
購買商:美國海軍
實力超群的“美利堅”號未服役便被寄予厚望,美軍希望它率領遠征艦隊轉戰四方。
有資歷的軍事愛好者大多知道,除了11艘巨無霸般的超級航空母艦,“獨孤求敗”的美國海軍還有十餘艘酷似航母的大傢伙,那就是經常在新聞中出現的兩棲攻擊艦。
美國“環球戰略網”在報導中強調,價值24億美元的“美利堅”號將於明年2月正式加入作戰序列,前往加州聖迭戈長期駐紮,“在亞太方向維護美國的國際領袖地位”。

巨艦開起來像房車

日本軍事觀察家荒木雅也,曾調侃“美利堅”號是艘“不誠實的戰艦”。他指出,兩棲攻擊艦最初就叫“突擊航母”,後來為避免與多用途航母(CV)混淆,美國海軍才給它們改了名,並衍生出後來的硫黃島級、塔拉瓦級、黃蜂級乃至今天的“美利堅”號。
回望美軍兩棲攻擊艦發展史,可以發現它們都具備寬闊的飛行甲板,且體型越來越大,難怪會被人冠以“小航母”或“準航母”的綽號。從公開資料看,“美利堅”號長281米,寬35米,滿載排水量5萬噸,環視全球所有現役軍艦,除了美國自家的超級航母,也只有俄羅斯“庫茲涅佐夫元帥”號和中國“遼寧”號兩艘航母超過它。
作為21世紀造船工業的結晶,“美利堅”號的許多設計都很超前,其“心臟”拋棄了笨重的蒸汽輪機,改用省力省事的燃氣輪機。用主承包商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發言人的話說:“幾萬噸的大船,可以一鍵啟動,短短几分鐘內加速到幾十邁,就像開房車一樣,行駛相當平穩,水波無痕……”今後,美軍用它處置突發海外事件,再合適不過了。
至於這艘新艦的攻擊力,主要體現在與之配套的戰機上。根據設計要求,“美利堅”號能搭載不少於38架各式飛機,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和MV-22傾轉鏇翼機最受關注。換言之,該艦就是專為二者設計的浮動基地。其中,F-35B能同時攜帶兩枚衛星制導炸彈、兩枚中距空空飛彈和25毫米四管航炮,執行空對地支援、掃蕩登入場等任務;MV-22則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員的主要空中坐騎,可運載24名全副武裝的士兵,也可內裝9072公斤和外掛6804公斤貨物,負責把“美利堅”號上的士兵及作戰物資快速送上敵國海岸。

海外兵力投送的急先鋒

在經濟危機的餘波和通貨膨脹的雙重壓力下,美國海軍及陸戰隊這樣倍受白宮和五角大樓青睞的軍兵種也不得不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可是,他們照樣為“美利堅”號這樣的先進兩棲艦一擲千金,難道後者真有“一艦定乾坤”的本領嗎?事實上,作戰經驗豐富的美國對兩棲艦、尤其是能帶飛機的兩棲攻擊艦的喜愛,不見得比航母低。2003年“自由伊拉克”行動中,美國海軍一口氣出動了7艘兩棲攻擊艦,編為兩個兩棲特遣艦隊和三個兩棲戒備大隊,除履行兵力和裝備輸送、兩棲登入、海上攔截等傳統作戰使命外,還多次參與航空防禦識別等任務,展示了兩棲攻擊艦的綜合性能。伊拉克戰爭剛平息,美國海軍立即在2003年8月對兩棲兵力進行重組,組建了全新面貌的“遠征打擊群”,旨在充分利用兩棲艦的全能屬性,提高海外兵力投送水平。從構成上看,遠征打擊群以1艘兩棲攻擊艦為核心,外加1艘攻擊型核潛艇、1艘飛彈巡洋艦、1艘飛彈驅逐艦和1艘飛彈護衛艦,艦隊規模雖比航母戰鬥群小,但反應更靈活,部署更容易,且攻防兼備,既能夠執行兩棲突擊等作戰性任務,將海軍陸戰隊及其裝備投送到敵國境內,又可執行人道主義援助、非戰鬥人員撤離這樣的準軍事任務。
根據“21世紀海上力量”轉型構想,美國海軍正著手打造12支遠征打擊群,發揮兩棲艦船“海上基地”優勢的同時,增加所謂“海上盾牌”的防禦能力與“海上打擊”的進攻能力,以滿足全球範圍內的作戰需求。該計畫付諸實施後,美軍兩棲艦隊伴隨航母戰鬥群的傳統作戰方式不復存在,遠征打擊群將成為並行於航母打擊群的獨立作戰單元。
充當遠征打擊群的領頭羊,正是“美利堅”號的首要使命。迄今,諾?格公司已接到建造另外3艘同型號艦艇的訂單,它們在2020年左右全部竣工後,將與現役的8艘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組成完整的“準航母”陣容,各率領一支遠征打擊群,隨時準備趕赴四大洋的任何角落。可以預見,今後一旦有危機出現,最早現身衝突熱點地區的將是以“美利堅”號及其姊妹艦為首的遠征打擊群,這也使得它成為許多國家不得不認真防範的強大對手。 (《 青年參考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