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礬

黃礬

黃礬為硫酸鹽類礦物黃礬的礦石,單斜晶系,結晶者不多見,常為細小纖維狀之集合體,顏色淡黃,光澤呈絹絲狀或珍珠狀,微透明,硬度2-2.5,比重1.8-1.9。具有解毒殺蟲;斂瘡;主痔瘺;惡瘡;疥癬;聤耳出膿的功效。

基本信息

概述

黃礬黃礬
成分:為硫酸鹽類礦物黃礬的礦石。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ibrofessite
原形態:單斜晶系。結晶者不多見,常為細小纖維狀之集合體。顏色淡黃。光澤呈絹絲狀或珍珠狀。微透明。硬度2-2.5。比重1.8-1.9。
生態環境:常生於長石及粗面岩內。
資源分布:產於內蒙古陝西甘肅青海新疆西藏等地。
性狀:性狀鑑別本品多呈不規則塊狀。淡黃色。微透明;絹絲光澤或珍珠光澤。體較輕,硬度近於指甲。微有鐵鏽氣,味鹹、酸,微澀。以色淡黃、有光澤、無雜質者為佳。性味:酸;澀;鹹;寒;有毒

歸經:肝;大腸

功能主治:解毒殺蟲;斂瘡。主痔瘺;惡瘡;疥癬;聤耳出膿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內服:研末,每次0.5g;入丸、散。

注意:本品多作外用,內服宜慎,不可多服久服。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化學成份:主要含硫酸鐵(Fe2O3·2SO3·10H2O),其中三氧化硫(SO3)32%,三氧化二鐵(Fe2O3)32%,水(H2O)36%。

鑑別

(1)取本品1小塊,置具有小孔軟木塞的試管內,灼燒,有水生成,附於上部的管壁上。(檢查結晶水)

(2)取本品約0.5g,加水10ml,使溶解,濾過。

①取濾液1ml,加亞鐵氰化鉀試液,即生成深藍色沉澱;分離,沉澱在稀鹽酸中不溶,但加氫氧化鈉試液,即分解成棕色沉澱。(檢查鐵鹽)

②取濾液1ml,加硫氰酸銨試液,即顯血紅色。(檢查鐵鹽)

③取濾液1ml,加氯化鋇試液,即生成白色沉澱。(檢查硫酸鹽)

④.取濾液1ml,加醋酸鉛試液,即生成白色沉澱。(檢查硫酸鹽)

古典記載

1.《唐本草》:療瘡生肉。

2.《海藥本草》:主野雞瘺痔,惡瘡疥癬等痰。

3.李杲:治陽明風熱牙疼。

4.《海藥本草》:《廣州志》云:金線礬生波斯國,打破內有金線文者為上,多入燒家用。

5.《綱目》:黃礬出陝西,瓜州、沙州及舶上來者為上,黃色狀如胡桐淚。人於綠礬中揀出黃色者充之,非真也。波斯出者,打破中有金絲文,謂之金線礬,磨刀劍顯花文。

6.《丹房鏡源》云:五色山脂,吳黃礬也。

附方

黃礬黃礬
①治痔瘺腫痛,膿血不止:黃礬三兩,烏蛇六兩(酒浸,去骨、皮,炙令黃),黃耆三兩(銼),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駱駝胸前毛三兩半(燒灰)。上藥搗羅為未,煉蜜和搗三、二百桿,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煎黃耆湯下二十丸。(《聖惠方》黃礬丸)

②治小兒盯耳出膿水:黃礬半兩,烏賊魚骨一分,黃連一分(去須)。上藥搗羅為末,綿裹如棗核大,塞耳中,日三易之。(《聖惠方》黃礬散)

③治婦人頰上瘡,瘥後每年又發:黃礬石二兩(燒令汁盡),胡粉一兩,水銀一兩半。搗篩礬石,胡粉更篩,先以片許豬脂,於瓷器內熟研水銀令消盡,更加豬脂,並礬石、胡粉,和使粘稠,洗面瘡以塗之,又別熬胡粉令黃,塗膏訖,則薄此粉。(《補缺肘後方》)

④治急疳蝕齒,唇口壞爛腫痛:黃礬、青礬白礬(燒令汁盡)、白狗糞灰莽草雄黃(細研)各半兩,石膽(細研)、莨菪子(炒令黑)、乾地龍(微炒)、入糞灰各一分,麝香一錢(研細)。上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先以鹽漿水漱口三兩度,於上點之,日三用,有涎勿咽。(《聖惠方》黃礬散)

⑤治妒精瘡:黃礬、青礬、麝香。上三味等分,為末,小便後敷上,不過三度。(《千金方》)

功用主治

燥濕化痰,消積殺蟲,止血補血,解毒斂瘡。治黃腫脹滿,疳積久痢,腸風便血,血虛萎黃,濕瘡疥癬,喉痹口瘡,爛弦風眼。

①《唐本草》:"療疳及諸瘡。"

②《日華子本草》:"治喉痹,鍾牙,口瘡及惡瘡,疥癬;釀鯽魚燒灰和服,療腸風瀉血。"

③《醫學入門》:"消水腫黃疸,小兒疳積,治甲疽腫痛出水。"

④《綱目》:"消積滯,燥脾濕,化痰涎,除脹滿黃腫、瘧利、風眼、口齒諸病。"

⑤《現代實用中藥》:"用其小量,能補血,用於貧血及萎黃病,並治胃腸出血,配合他藥為丸劑用之。生用大作催吐劑。外用,火煅透,治結膜炎,白癬膿皰疹腋臭等,系用本品之稀薄液,有收斂作用。"
內服:入丸、散,0.5~1.5錢。外用:研末撒或調敷,或為溶

注意事項

多服能引起嘔吐腹痛,胃弱者慎服。

1.《綱目》:畏醋。

2.《本草經疏》:令人作瀉,胃弱人不宜多用。

3.本品多服能引起嘔吐、腹痛、腹瀉、頭暈等不良反應,胃弱及孕婦慎服。內服多用絳礬,對腸胃刺激作用較輕。服藥期間禁飲茶水。

4.《綱目》:畏醋。

5.《本草經疏》:綠礬雖能消肉食堅積,然能令人作瀉,胃弱人不宜用。

6.《玉楸藥解》:未可輕服。

7.《現代實用中藥》:多服有礙胃腸,起消化不良及便秘之弊。生用大量作催吐劑,但易起胃腸炎,宜慎用。
液塗洗。

臨床套用

用於痔瘺、惡瘡、疥癬等病證。黃礬多外用,可單用,或與其他燥濕斂瘡、清熱解毒藥配伍用,如治痔瘺腫痛,膿血不止,黃礬配烏蛇、枳殼等祛風止痛,枯痔斂瘡。治疳蝕瘡,唇口壞爛腫痛,可配青礬、白礬、雄黃解毒消疳,生肌斂瘡。治聤耳出膿久不愈,則配用烏賊骨、黃連解毒化瘀,收濕斂瘡。

中藥材(六)

中國是中藥材的發源地,目前我國大約有12000種藥用植物,這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在中藥資源上我們占據壟斷優勢。也是我們炎黃子孫的先人們留給我們後世的中藥財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