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兜鈴科

馬兜鈴科

馬兜鈴科,生長在山谷、溪澗及山坡灌木叢中。為雙子葉植物綱木蘭亞綱馬兜鈴科馬兜鈴屬多年生攀援草質藤本植物。全株無毛,老莖周皮綿厚,縱裂,深褐色,幼莖黃綠色至綠色。

基本信息

簡介

馬兜鈴科馬兜鈴科

本種分布在我國黃河流域以南至長江流域一帶,生長在山谷、溪澗及山坡灌木叢中。為雙子葉植物綱木蘭亞綱馬兜鈴科馬兜鈴屬多年生攀援草質藤本植物。全株無毛,老莖周皮綿厚,縱裂,深褐色,幼莖黃綠色至綠色。 雙子葉植物綱木蘭亞綱的1科。草本或藤狀灌木。葉互生,基部常心形,全緣或3~5裂,常有油點。花單生,叢生或組成總狀,圓錐、聚傘、傘房花序,腋生或生於老莖上;花被單層,稀二層、輻射對稱或左右對稱,基部膨大成球狀,鍾狀或瓶狀,其上有一縊縮的頸部,常呈管狀,上部花瓣狀;檐部常3裂或向一側延伸成舌片,裂片鑷合狀排列。雄蕊6至多數,分離或與花柱合生成合蕊柱;子房下位或半下位,4~6室,胚珠多數生於中軸胎座上。蒴果,室間開裂,種子略扁,胚乳豐富,胚小。花粉粒近球形,無萌發孔,少單槽,外壁外層與其內層厚度相等,表面粗糙或顆粒狀,網狀或負網狀。染色體基數x=6,7,12。共8屬400餘種,主產於除澳大利亞以外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南美尤盛,溫帶少數;中國有馬兜鈴屬(Aristolochia)、細辛屬(Asarum)、線果兜鈴屬(Thottea)、馬蹄香屬(Saruma)4屬,70餘種,除少數地區外,幾產全國,其中馬蹄香屬為中國特有單種屬。

主要種類

馬兜鈴科馬兜鈴科

本科大多數種類如細辛、金耳環、杜衡、馬兜鈴、廣防己、馬蹄香等均為常用的中藥。主要的屬馬兜鈴屬含有馬兜鈴酸、馬兜鈴酮、馬兜鈴鹼等成分,古代用於分娩鎮痛和抗癌。

此外尚有土青木香酸(debilic acid)、季銨生物鹼、木蘭鹼(magnoflarine)和輪環藤鹼(cyclanoline)等,其中有些成分有降血壓作用。細辛屬多數種類含有揮髮油,主要成分為甲基丁香酸(methylengenol)、黃樟油腦(safrole)、細辛酮等(asarylkelon),用於香料製造和作防腐藥,另外還有沈香酸(linalool)、大屯細辛酮(asatone)以及有強心作用的生物鹼。也有用作盆栽及棚架的觀賞植物。

本科常和大花草科等同置於馬兜鈴目(Aristolochia-les)中。其親緣關係各學者見解不同,C.E.貝西等認為是較進化類群,是從薔薇目(Rosales)演化而來;較多學者則贊同J.哈欽森和R.von韋特施泰國的意見,認為是較原始類群。本科較原始的馬蹄香屬,具有草本性狀,周位花、輻射對稱,花被2層,分離心皮,2輪雄蕊,花粉粒具單槽,葉氣孔無副衛細胞等,與毛茛類很相似,而代表本科較進化的馬兜鈴屬的莖部具較寬木質射線,也可能是通過防己科,從小檗科演化來。

分類地位

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是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木蘭亞綱(Magnoliidae)、馬兜鈴目(Aristolochiales)的一科。

種屬分布

馬兜鈴科馬兜鈴科

該科植物多生於山地闊葉林下陰濕地或坡地灌叢中,共8屬400餘種,主產於除澳大利亞以外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南美洲尤盛,溫帶少數。中國有2亞科4族4屬70餘種,除少數地區外,幾乎分布於全國,其中馬蹄香屬為中國特有單種屬。我國相關分類系統如下:

1. 細辛亞科(Asaroideae)包括3個族:①馬蹄香族(Sarumeae)有馬蹄香屬(Saruma Oliv.)1屬;②細辛族(Asareae)有細辛屬(Asarum Linn.)1屬;③線果兜鈴族(Bragantieae)有線果兜鈴屬(Thottea Rottb.)1屬。

2. 馬兜鈴亞科(Aristolochioideae)包括1個族:①馬兜鈴族(Aristolochieae)有馬兜鈴屬(Aristolochia Linn.)1屬。

形態特徵

馬兜鈴科馬兜鈴科

該科植物為草本或藤狀灌木。葉互生、基部心臟形,全緣或3~5裂,常有油點。花單生、叢生或組成總狀花序、圓錐花序、聚傘花序、傘房花序,腋生或生於老莖上;花被單層,稀二層,輻射對稱或左右對稱,基部膨大成球狀、鍾狀或瓶狀,其上有一縊縮的頸部,常呈管狀,上部花瓣狀;檐部常3裂或向一側延伸成舌片,裂片鑷合狀排列。雄蕊6至多數,分離或與花柱合生成合蕊柱;子房下位或半下位,4~6室,胚珠多數生於中軸胎座上。蒴果,室間開裂,種子略扁,胚乳豐富,胚小。花粉粒近球形,無萌發孔,少單槽,外壁外層與其內層厚度相等,表面粗糙或顆粒狀,網狀或負網狀。染色體基數=6,7,12。

花無蜜腺,以艷麗色彩和散發腐臭氣味引誘小蠅采粉;雌蕊先成熟,授粉前花被上舉而檐部張開成寬大的口,小蠅易進入管內,授粉後柱頭和管口硬毛萎縮,才露出開裂花葯使小蠅帶著花粉而去,然後花梗下彎使花下垂而管口閉合。

價值

該科大多數種類如細辛、金耳環、杜衡、馬兜鈴、廣防己、馬蹄香等均為常用的中藥。馬兜鈴屬植物含有馬兜鈴酸、馬兜鈴酮、馬兜鈴鹼等成分,古代用於分娩鎮痛和抗癌。此外,尚有青木香酸(debilic acid)、季銨生物鹼、木蘭鹼(magnoflarine)和輪環藤鹼(cyclanoline)等,其中有些成分有降血壓作用。細辛屬多數種類含有揮髮油,主要成分為甲基丁香酸(methylengenol)、黃樟油腦(safrole)、細辛酮(asarylkelon)等,用於香料製造和作防腐藥,另外還有沈香酸(linalool)、大屯細辛酮(asatone)以及有強心作用的生物鹼。該科植物中也有用作盆栽及棚架的觀賞植物。

親緣關係

該科常和大花草科等同置於馬兜鈴目中,其親緣關係各學者見解不同,C·E·貝西等認為該科是較進化類群,是從薔薇目(Rosales)演化而來的;而較多學者則贊同J·哈欽森和R·von·韋特施泰因的意見,認為該科是較原始類群。該科較原始的馬蹄香屬,具有草本性狀,周位花、輻射對稱,花被2層,分離心皮,2輪雄蕊,花粉粒具單槽,葉氣孔無副衛細胞等,與毛茛類很相似,而代表該科較進化的馬兜鈴屬的莖部具較寬木質射線,也可能是通過防己科,從小檗科演化來。

胡椒目

胡椒目在生物分類學上是雙子葉植物綱中的一個目。草本或木本,葉子有油細胞,常有辛辣味,其中胡椒是主要的調味品。原屬於本目的金粟蘭科(Chloranthaceae)目前單列一目,短蕊花科(Lactoridaceae)被合併入馬兜鈴科。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目: 胡椒目 | 科:見下
三白草科 | 胡椒科 | 馬兜鈴科 | 菌花科

木蘭亞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