顊

拼音:yí 《韓非子·喻老》:“ ”《戰國策·韓策一》:“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顊
拼音:yí   注音:ㄧˊ
部首:頁
部外筆畫:8
總筆畫:17
五筆86:WNNM 
五筆98:TNFM 
倉頡:HJMBC 
“頤”字
鄭碼:MYEG 
四角號碼:21486

基本字義

● 顊
yí ㄧˊ
◎ 古同“頤”:“白公勝慮亂,罷朝倒杖而策,銳貫~。”

康熙字典

【戌集下】【頁字部】顊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8 《字彙補》余其切,音頤。《韓非子·喩老篇》白公勝慮亂,罷朝,倒杖而策,銳貫顊,血流至於地而不知。

詞語

貫頤(貫頤)guàn yí ㄍㄨㄢˋ ㄧˊ
亦作“ 貫顊 ”。穿通面頰。《韓非子·喻老》:“ 白公勝 慮亂,罷朝倒杖而策,銳貫顊,血流至於地而不知。” 王先慎 集解引 顧廣圻 曰:“《淮南子·道應訓》、《列子·說符篇》作‘罷朝而立,倒杖策,錣上貫頤’。按,顊即頤字之別體也。”《戰國策·韓策一》:“ 秦 帶甲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虎摯之士,跿跔科頭,貫頤奮戟者,至不可勝計也。” 鮑彪 註:“貫人之頤。”一說,為捧住面頰。《史記·張儀列傳》引此文, 司馬貞 索隱:“謂兩手捧頤而直入敵,言其勇也。”
字型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
台灣細明體
香港明體
日本明朝體
韓國明朝體
舊字型

拼音是y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