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

儀,拼音為yí,意思有:人的外表或舉動;按程式進行的禮節;禮物;供測量、繪圖、實驗用的器具;法制,準則;姓。常用詞儀表、儀表堂堂、儀鳳、儀觀、儀節、儀器、儀容、儀式、儀態、儀刑、儀仗、儀仗隊等。儀表堂堂形容人相貌端正,儀容莊嚴大方。自古代就有記載,令儀令色,小心翼翼。出自《詩·大雅》。《墨子》中也有記載:置此以為法,立此以為儀,將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與不仁,譬之猶分黑白也。《康熙字典》中也有不少記載,《唐韻》、《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音宜。兩儀,天地也。

基本信息

詳細字義

〈名〉
(1)(形聲。從人,義聲。本義:容止儀表)
(2)同本義[appearance;bearing]
令儀令色,小心翼翼。——《詩·大雅》。鄭玄箋:“善威儀,善顏色。”
心質平理,其儀安閒。——《人物誌》
(3)又如:儀狀(容貌形狀);儀觀(容貌威儀);儀宇(儀容;器量);儀綴(威儀,外觀);儀止(儀表舉止);儀采(儀表風采);儀相(儀表容貌);儀形(儀容;形體);儀狀(儀容形狀);儀望(儀容;外表);儀乾(儀容體格);儀操(儀容節操);儀舉(儀容舉止)
(4)法度;禮法[law;moralstandard]
儀,度也。——《說文》。徐鍇系傳:“度,法度也。”
置此以為法,立此以為儀,將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與不仁,譬之猶分黑白也。——《墨子》
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軌儀也。——《國語》
(5)又如:儀刑(法式,作為模範);儀令(法令);儀準(法度標準);儀則(法則);儀司(泛稱地方司法機構)
(6)典範;表率[model]
望三五以為像兮,指彭鹹以為儀。——《楚辭》
上者,下之儀也。——《荀子》
(7)又如:儀范(作為典範);儀象(以為模式);儀形(典範;楷模);儀型(楷模,典範)
(8)禮儀。儀式;禮節[ceremony;rite;etiquette]
禮儀卒度。——《詩·小雅·楚茨》
肄儀為位。——《周禮·春官·小宗伯》
十六知禮儀。——《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9)又如:禮儀(禮節和儀式);儀部(禮部);儀文(禮儀的形式);儀位(禮儀、爵位);儀檢(禮儀法式);儀台(行禮儀的高台);儀序(禮儀的秩序);儀制(禮儀制度及其具體規定)
(10)儀仗[guardofhonor]
儀馬之設,自漢始也。——《事物紀原》
(11)又如:儀馬(儀仗隊的馬);儀刀(皇帝儀仗中所用的刀);儀劍(儀衛所持之劍);儀衛(儀仗與衛士的統稱);儀駕(皇太后、皇后的儀仗)
(12)禮物,饋贈給某人或單位的錢或物[present]
且出此間,備些祭儀。——《古今小說》
(13)又如:壽儀;謝儀
(14)測量和記錄觀察量現時值的裝置[meter;instrument]。如:爆燃儀;應變儀;子午儀
(15)姓
〈動〉
(1)取法;效法[follow]
儀肖曹之指揮,羨張陳之奇畫。——《抱朴子》
(2)又如:儀式(取法)
(3)擬想;推測;忖度[conjecture]
皆心儀霍將軍女。——《漢書·外戚孝宣許皇后傳》
儀之於民,而度之於群生。——《國語》
(4)又如:儀圖(揣想,忖度)
(5)匹配[match]
我儀圖之。——《詩·大雅·庶民》。箋:“儀,匹也。”
丹朱憑身以儀之。——《國語·周語上》。韋昭注:“儀,匹也。”
帝體麗明,儀表作貳。——《文選·顏延之·應詔宴曲水作詩》
(6)又如:儀比(比擬;比匹)
(7)測度[measure]。如:儀天(測候天體);儀衡(測度衡量)[2]

常用詞組

儀表, 儀表堂堂, 儀鳳, 儀觀, 儀節, 儀器, 儀容, 儀式, 儀態, 儀刑, 儀仗, 儀仗隊

示例

儀表
yíbiǎo
(1)[appearance;bearinglooks]∶人的外表。
儀表不凡
(2)[meter]∶各種測定儀。
儀表堂堂
yíbiǎo-tángtáng
[impressive-looking;benobleanddignifiedinapperance]形容人相貌端正,儀容莊嚴大方。
儀鳳
yífèng
[thetitleofEmperorGaoxong'sreigninTangDynasty]唐高宗李治年號(公元676—679年)。
儀鳳中。——唐·李朝威《柳毅傳》
儀觀
yíguān
[appearance]容貌;儀容。
儀節
yíjié
(1)[ceremony]∶儀式禮節。
婚姻亦有一定儀節,其中“搶婚”是項特別的習俗。
(2)[etiquette]∶禮儀;禮節。
儀器
yíqì
[instrument;apparatus]為某一特定用途所準備的一套裝置或機器。
儀容
yíróng
[appearance;bearing;looks]人的外貌,尤指動人的或健康的外貌。
儀式
yíshì
[ceremony;function;rite]典禮的秩序形式。
開學典禮儀式
喪葬儀式
儀態
yítài
[bearing;deportment;]姿態;容貌;風度。
儀態萬方
儀刑
yíxíng
(1)[follow]∶效法;法式。
儀刑文王,萬邦作孚。——《詩·大雅·文王》
(2)朱熹集傳:“儀,象;刑,法。”
(3)[type]∶典範,典型。
儀仗
yízhàng
[flags,weapons,etc.;carriedbyaguardofhonour]指護衛所持的旗幟、傘、扇、武器等。
儀仗隊
yízhàngduì
[guardofhonor;ofthethreeservices;colourguard]手持儀仗的隊伍。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 音宜。兩儀,天地也。
又三儀,天地人也。
又容也。《詩·曹風》其儀不忒。
又威儀。《詩·邶風》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又《周禮·地官·保氏》敎國子以六儀,一祭祀,二賔客,三朝廷,四喪紀,五軍旅,六車馬之容。
又《春官·典命》掌諸侯之五儀。《注》公、侯、伯、子、男也。
又《秋官·司儀》掌九儀之賔客 相之禮,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節。
又唐禮部之長曰大儀。
又《釋名》宜也。得事宜也。
又由儀,笙詩。《序》由儀,萬物之生,各得其宜也。
又象也,法也。《詩·大雅》儀 文王。
又《爾雅·釋詁》匹也。《疏》詩鄘風,實維我儀。
又《周語》丹朱馮身以儀之。《通雅》偶也。謂牉合也。
又度也。《詩·大雅》我儀圖之。
又《揚子·方言》來也。淮穎之閒曰儀。
又儀栗,周邑名。見《左傳·定七年》。
又姓。秦大夫儀楚,漢儀長孺。
又通作擬。《前漢·外戚傳》皆心儀霍將軍女。《注》心儀卽心擬。
又《韻補》葉牛何切,音俄。《揚子·太玄經》陽氣氾施,不偏不頗。物無爭訟,各遵其儀。 本作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

拼音是y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