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黃

雌黃

雌黃是一種單斜晶系礦石,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有劇毒。雌黃包三硫化二砷含有礦物和藥物兩種形態。中藥部分為硫化物類礦物雌黃的礦石,塊狀或粒狀集合體,呈不規則塊狀。深紅色或橙紅色,條痕淡橘紅色,晶面有金剛石樣光澤。質脆,易碎,斷面具樹脂樣光澤。微有特異的臭氣,味淡。精礦粉為粉末狀或粉末集合體,質松。脆,手捏即成粉,橙黃色,無光澤。雌黃的單晶體呈板狀或短柱狀,集合體呈片狀、腎狀、土狀等。板狀解理極完全。摩氏硬度低,為1.5-2,比重3.49。檸檬黃色,條痕鮮黃色,油脂光澤至金剛光澤。與自然硫相似,但自然硫不具完全解理。

基本信息

簡介

雌黃雌黃

雌黃是一種單斜晶系礦石,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有劇毒。雌黃單晶體的形狀呈短柱狀或者板狀,集合體的形狀呈片狀、梳狀、土狀等。雌黃的顏色呈檸檬黃色,條痕呈鮮黃色,摩氏硬度在1.5至2之間,比重是3.49,折光率是2.81,半透明,金剛光澤油脂光澤,灼燒時熔融,產生青白色的帶強烈的蒜臭味的煙霧。

分布

雌黃是典型的低溫熱液礦物。大多數的雌黃和雄黃一起在低溫熱液礦床和硫質火山噴氣孔產生,所以雌黃是雄黃的共生礦物,有“礦物鴛鴦”的說法。

在中國,雌黃的主要產地有湖南省慈利縣和雲南省南華縣等地。

在世界,雌黃的主要產地有羅馬尼亞、德國薩克森自由州等地。

用途

在中國古代,雌黃經常用來修改錯字。因此,在漢語環境中,雌黃有篡改文章的意思,並且有著“胡說八道”的引申義,如成語“信口雌黃”。

除了修改錯字,雌黃作為一種罕見的清晰、明亮的黃色顏料還被東西方的文明長期用於繪畫。在東方,敦煌莫高窟壁畫使用的黃色顏料裡面就有雌黃的存在;在西方,雌黃也一直在碾碎之後作為顏料用於畫畫。由於雌黃具有強烈的毒性,加之和石墨以及銅基顏料不能很好的共存,在西方,鎘黃和其他染料在19世紀之後逐漸替代雌黃在這個用途上的套用。但是中國的國畫仍然有使用雌黃。

在中國古代,雌黃還是一種中藥。《神農本草經》裡面將雌黃列為中品,其他古代醫藥書籍也有雌黃入藥的記載,雌黃可用作殺蟲、解毒、消腫等。但是,在現代的醫療活動裡面,很少見到使用雌黃的記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也已經不再將雌黃列入中藥材名錄。

在現代,雌黃被主要用於製造和砷的化合物。砷是一種在半導體產業和製革工業有著重要用途的類金屬

藥物簡介

雌黃雌黃

拼音:CIHUANG

化學成分:是As2S3

拉丁名:Orpimentum Orpiment

別名:黃金石、石黃、黃石、雞冠石、天陽石、黃安(《石藥爾雅》)

藥用部位:為硫化物類礦物雌黃的礦石

產地:湖南臨湘、湖北、貴州、雲南、四川、陝西

採收:全年可採挖。

加工:採挖後,除去雜質。或由低品位礦石浮選生產的精礦粉。

藥性:溫

藥味:辛

歸經:歸肝、大腸經

功能:毒殺蟲,燥濕祛痰,截瘧。 性味歸經:辛,平,有毒。①《本經》:“味辛,平。”②《綱目》:“辛,平,有毒。”《得配本草》:“入肝經陰分。”

宜忌:陰虧血虛及孕婦忌服。《得配本草》:“陰虛血燥者禁用。”

礦物形態

雌黃單斜晶系。晶體常呈柱狀,往往帶有彎曲的晶面,集合體則呈桿狀、塊狀、雞冠狀。檸檬黃色,有時微帶淺褐色。條痕與礦物本色相同,惟色彩更為鮮明。光澤視方向不同而變化,由金剛光澤至脂肪光澤,新鮮斷面呈強烈的珍珠光澤。半透明。解理完全。硬度1.5~2。比重3.4~3.5。具柔性,薄片能彎曲,但無彈性。通常產於低溫熱液礦床中,溫泉及火山附近也有存在。常與雄黃輝銻礦等共生。

外觀

雌黃雌黃

為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全體呈檸檬黃色,雜有灰綠色。表面常復有一層黃色粉末,微有光澤,不平坦。體較重,質脆易碎,斷面不平坦。結晶塊呈柱狀,半透明,有樹脂樣光澤;含夾雜物則呈灰綠色,不透明,無光澤,微有特異臭氣。有毒,勿用口嘗。以塊大、透明、質脆、黃色鮮明、有樹脂樣光澤者為佳。不溶於水及鹽酸,可溶於硝酸,溶液呈黃色;溶於氫氧化鈉溶液呈棕色。燃之易熔融,成紅黑色液體,生黃白色煙,有強烈的蒜臭氣,冷卻後熔融物凝結成紅黑色固體。產湖南、湖北、貴州、雲南、四川、陝西等地。雌黃與雄黃的性狀比較相似,但雄黃里紅色或橘紅色,雌黃則為黃色,可以區別。

顯微鑑定:本品在反射偏光鏡下:反射色灰白色、淺灰色。雙反射顯著、白色、暗灰帶玫瑰色調、灰白色。非均質性強。反射率31%-26%(伏黃)。透射偏光鏡下,檸檬黃色。二軸晶;負光性。Np=2.689;Nm=2.380;Ng=2.704;2V=40。

化學組成

成分

雌黃雌黃

含三硫化二砷(As2S3),其中砷61%,39%,通常帶有雜質如Sb2S3、FeS2、SiO2、泥質等。北京市售品主含三硫化二砷,其中砷60.64%,硫30.88%,並含等雜質。主含六硫化四砷As4S6,尚含少量鋁、鐵、鈣、鎂、銻、矽等元素。

鑑定

基本同雄黃。兩者區別為:

(1)雄黃受熱熔化為暗紅色熔體;雌黃熔化為黃色熔體。

(2)雄黃粉末難溶於碳酸胺溶液,雌黃易溶。

(3)雄黃與雌黃的晶體面網間距d不同,故可用X射線衍射法進行鑑別。

(4)雄黃與雌黃還可用紅外光譜法鑑別。

性狀

性狀鑑別

本品為粒狀、鱗片狀或土狀集合體。呈不規則塊狀。黃色,有時因混有雄黃呈橙黃色;表面常復有一層黃色粉末;條痕檸檬黃色;微有光澤;半透明;用指甲可刻面成痕。體較重,質脆易碎,斷面呈樹脂樣光澤。手摸之較光滑,染指。含雜質物則呈灰綠色,不透明,無光澤。具蒜樣臭氣。以塊大、色黃、半透明、有樹脂光澤、質脆者為佳。

顯微鑑別

反射偏光鏡下:反射色灰白色、淺灰色;雙反射顯著。A-淺色,白色,b-暗灰帶玫瑰色調,c-灰白色;非均質性強。反射率31%-26%(伏黃)透射偏光鏡下:檸檬黃色。折射率Np=2.38,Nm=2.689,Ng=2.704,2V=40°。柱粒狀結晶。平行消光或斜消光;Ng綠黃色,Nm黃色;呈順直及方塊立體結構狀紋理,偶有橘紅色透明及綠黃色、黃色、黑色不透明塊狀物。但多數含粘土質,呈片污濁狀。

附方

①治牛皮頑癬:雌黃末,入輕粉,和豬膏敷之。(《仁齋直指方》)

②治烏癩瘡:雌黃,不限多少。細研如粉,以醋並雞子黃和令勻。塗於瘡上,乾即更塗。(《聖惠方》殺蟲方)

③治頭上生瘡及一切惡瘡:雌黃一兩(細研),黃連一兩半(去須),苦參一兩,礜石、閭茹一兩,莽草半兩,硃砂二分(細研)。上藥,先細銼四味(草藥),以臘月豬脂一斤,慢火同煎,三上三下,去滓,下研了藥,不住手攪令成膏,入瓷盒中盛。每用少許,塗於瘡上。(《聖惠方》雌黃膏)

④治癲癇瘈瘲,眼暗嚼舌:雌黃、黃丹(炒)各一兩。為末,入麝香少許,以牛乳汁半升熬成膏,和杵千下,丸如麻子大。每溫水服三、五丸。(《仁齋直指方》)

⑤治風癇,欲發即精神不定,眼目不明,瘈瘲惡聲,嚼舌吐沫:雌黃一兩(葉子者),鐵粉二兩,黃丹二兩(與雌黃同略炒過)。上藥都細研為末,以粳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牛乳下五丸;如無牛乳,溫水下亦得。(《聖惠方》雌黃丸)

⑥治咳嗽喘急:雌黃一分,雄黃二分,杏仁七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藥細研為末,以蟾酥和丸,如粟米大。不計時候,以燈心煎湯下三丸。(《聖惠方》)

⑦治停痰在胃,喘息不通,呼吸欲絕:雌黃一兩,雄黃一錢。為末,化蠟丸彈子大。每服一丸,半夜時投熱糯米粥中食之。(《濟生方》)

⑧治胃反嘔吐不止,飲食不下:雌黃-分(研),甘草半分(生)。上二味為末,爛飯和丸,如梧桐於大。用五葉草,糯米同煎湯下四丸。(《聖濟總錄》雌黃丸) ⑨治久心痛,時發不定,多吐清水,不下飲食:雌黃二兩。細研,以醋二升,下雌黃末,慢火煎成膏,入於蒸餅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薑醋湯下七丸。(《聖惠方》)

⑩治小便滑數:雌黃(研如粉)一兩,乾薑半兩(銼,入鹽四錢匕,同炒黃色)。上二味搗研為末,用乾蒸餅為末,入水內拌和搗熟,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空心鹽湯下。(《聖濟總錄》雌黃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