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金屬

位於周期表對角線上的幾種元素,其性質介於金屬和非金屬之間,被稱為半金屬、準金屬或類金屬(metalliods)。其特點是都具有一種或幾種同質異構體,其中一些具有金屬性質,一些具有非金屬性質。半金屬大都是半導體材料。

概念

英文:metalloid
類金屬是一個用來分類化學元素的化學名詞。基於它們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幾乎所有元素周期表上的化學元素都可被分類為金屬非金屬;但也有一些特性介於金屬與非金屬之間的元素,稱為類金屬。硼(B)、矽(Si)、鍺(Ge)、砷(As)、銻(Sb)和碲(Te)這6種元素通常被視為類金屬,釙(Po)和砹(At)有時也被認為是類金屬,而硒,鋁以及碳在極少數的情況下也被認為屬於類金屬。“類金屬”一詞並沒有明確的定義,但類金屬一般被認為擁有以下特性:
1. 類金屬通常產生兩性的氧化物
2. 類金屬通常是半導體(例如硼、矽和鍺)至半金屬(例如銻)。

性質

物理性質

類金屬單質形態都為固體,通常包含多種同素異形體,其中有些是金屬態並帶有金屬光澤,有些則是非金屬態為分子晶體(比如的常見同素異形體包括白錫與灰錫)。密度通常小於相鄰的金屬元素而大於相鄰的非金屬元素,性脆而延展性較差。類金屬的具有中等或良好的導電性,大多是常見的半導體,其中硼、矽、鍺、碲的電阻率隨溫度升高而降低,而砷、銻則與金屬類似,電阻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晶體結構比較鬆散,配位數比較小(介於非金屬和金屬之間),液態時均可導電。與金屬相比,晶體結構“共價”性比較強,電子相對難以自由移動。

化學性質

電離能介於金屬與典型非金屬之間,化學性質接近於非金屬。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比較接近,都在1.9-2.1左右。與典型非金屬的區別在於: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以負離子的形式而是以含氧負離子的形式出現。它們的化合物多為共價化合物,也有少數可以看作離子化合物。類金屬可以和金屬化合形成合金,而典型非金屬則與金屬化合成鹽。類金屬的氧化物通常以聚合物的結構存在,所以多為玻璃態物質而不是晶體,並且氧化物呈中性或弱酸性。類金屬的鹵化物均為共價化合物,通常易揮發並且溶於有機溶劑。類金屬的氫化物同樣為易揮發的共價化合物。

用途

玻璃製造

由於類金屬氧化物的高聚物形態,它們很容易形成玻璃態物質。B2O3, SiO2, GeO2, As2O3 以及Sb2O3都可以用於製造玻璃。TeO2 在引入少量雜質後也可以形成玻璃態,但純的TeO2易形成晶體

合金製造

類金屬單質(如錫、砷等)由於性脆不宜單獨作為材料使用,而它們與金屬形成的合金則可能有各種優良的性能。比如鍺常用於與11族元素(coinage metal金、銀、銅)形成合金;碲通常以銅碲或者碲鐵合金的形式被出售;錫的合金常用作製作印版(type metal);砷可以和銅與鉑形成合金。

半導體製造

除了硼以外所有的常見類金屬在半導體和固體電子工業領域都有廣泛的套用,它們是製造半導體材料的主要原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