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州鎮

雄州鎮

在中國,共有2處鄉鎮叫做雄州鎮,分別是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雄州鎮和廣東省南雄市雄州鎮。

基本信息

雄州鎮雄州鎮
本詞條為消歧義詞條,在中國,共有2處鄉鎮叫做雄州鎮,分別是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雄州鎮和廣東省南雄市雄州鎮。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雄州鎮

雄州鎮雄州鎮

2000年3月,六合縣原六城鎮、靈岩鎮、龍池鄉合併成立雄州鎮,鎮域面積112.3平方公里,轄25個行政村,1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人口13.8萬,是新成立的六合區委、區政府所在地。雄州鎮地理位置優越,東臨儀征化纖,南接揚子乙烯、南鋼、南化等國家大型企業,毗鄰南京化學工業園,是南京市區在江北發展的中心地帶之一,距市中心僅半小時車程。

雄州鎮襟江帶滁,屏障金陵,控蘇皖之通道,扼南北之要衝,堪稱“江北交通城”。寧通、寧連、雍六高速公路在這裡交匯,正在建設中的寧啟鐵路穿境而過,江北大道將雄州鎮與南京主城區連為一體。縱貫六合南北的金江公路在境內溝通,300多公里村級水泥路與“大動脈”相連。雄州鎮是南京市六合區的區委、區政府所在地,面積7.3平方公里,人口11.3萬,轄區9個行政村,11個社區。雄州歷史悠久,自公元前211年秦贏政建棠邑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歷史,其境內物產資源豐富,六合牛脯雨花石等名貴特產享興譽海內外,而風景秀麗的鳳凰山公園,古蹟繁多的靈岩山旅遊觀光區則是南京地區獨具魅力的旅遊景點。

經濟發展

雄州鎮雄州鎮工業園區

雄州鎮商貿、金融、通訊、賓館、供電、文化、教育、旅遊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3.5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是南京市最大的“菜籃子基地”;現有工業企業270多家,形成了以紡織、機電、建材、服裝、化工等門類齊全的支柱產業體系,基礎設施總投入達4個多億的雄州鎮工業園為南京市重點鄉鎮工業園,城鎮建設水平較高,為省級新型示範小城鎮。

“2005年度南京市二十強鎮”出爐,六合區雄州鎮名列其中。雄州鎮始終圍繞“加快發展和諧發展”,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好成績。去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4億元,財政收入1.2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820元。,雄州鎮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綜合實力明顯增強。雄州鎮堅持工業為第一方略,去年,雄州鎮51家企業完成產值27.2億元,銷售收入22.6億元,利稅1.45億元。同時招商引資也取得可喜的成績,雄州鎮調整招商思路,創新招商方式,突出招商重點,充分發揮駐寧辦事處的視窗和前沿作用,積極組織參加南京市重洽會和金秋懇談會。新辦企業182家,新上技改項目68個,完成工業技改投入3.4億元。雄州鎮在項目建設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強勢推進歐力德倉儲設備金鐸工貿雄州彩印等10個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項目開工建設。雄州鎮工業園區北以寧啟鐵路為界,南至110KV六稀高壓電線,西和西北以金江公路、新湟河和滁河為界,東和東南以陳鍾公路雍六高速公路金江公路為界。用地面積約16平方公里。位於八百河滁河東側,雄州老城區與靈岩山風景區之間。產業發展主要依託現有大型企業,發展服裝玩具、機械加工和精細化工等低污染企業,並適當發展相關上游產業;適度發展其他勞動密集型產業及物流產業相關產業,機遇發展技術創新產業;嚴禁發展水污染、大氣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企業,兼顧居住生活設施和旅遊發展。

緊緊抓住工業經濟的同時,雄州鎮的農業效益也在穩步攀升,共實現農業產值1.68億元。雄州鎮種植富硒水稻1.5萬畝、特色蔬菜3000畝、花卉苗木5000畝、經濟林果1000畝,特種水產養殖3000畝。以“一園三區”為主體的科技園區規模不斷擴大,發展步入良性循環,被定位為南京市靈岩山生態農業科技示範園。園區面積達6000畝,吸納農業工人400多名,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雄州鎮全年實現三產產值11.3億元,利稅1.2億元,雄州鎮10家農貿市場秩序井然,市民“菜籃子”工程穩步推進。

基礎設施

雄州鎮雄州鎮白馬段港

雄州鎮設施建設力度加大,鎮村面貌明顯改觀。雄州鎮投入115萬元,完成八百河小柯鎮350米護坡工程、八百河白馬段港堤2000米復埂工程和金家山泵站改造工程。深入實施農田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和紅星、白馬6000畝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大大改善了農民農業生產的條件。雄州鎮還從多方面籌措資金共800萬元,鋪設3條總長2000米大口徑自來水管網及2000米排水管網,新建4條總長8000米10千伏雙迴路高壓電力線,改造2條總長4000米110千伏高壓電力線,實施3條主幹道綠化、亮化工程,從而使園區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入園企業已達190家,企業集群、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同時,雄州鎮按照南京市“一城三區”發展戰略和城區“東進南移,融入南京”的建設規劃,積極做好馬營廣場冶浦橋仕金橋等城建項目的拆遷工作。大力度查處違章建築300餘起,拆除違章1000多平方米,城市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

社會事業

雄州鎮雄州鎮六合高級中學

雄州鎮山清水秀,生態環境極佳。鎮東的靈岩山為六合第一靈秀山,山上植被繁茂,景點眾多,為雨花石的正宗產地;龍池湖景色宜人,盛產龍池鯽魚,為休閒垂釣、游泳娛樂的絕佳去處;鳳凰山公園山水相映,休閒娛樂設施齊全。城鄉管理水平較高,人居環境頗佳,為南京市衛生城鎮。

“圍牆之內你發展,圍牆之外我服務”是雄州人對投資者的鄭重承諾。企業執照辦理服務中心坐落於鎮區中心,鎮政府為投資者提供“一條龍辦公”、“一站式服務”。投資項目從征地、拆遷、土建到生產,都有專人跟蹤服務,營造出濃厚的親商、安商、富商的氛圍。雄州鎮現有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每年新增大中專畢業生數均雄居全區各鎮之首。一批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省重點職業學校——六合職業高級中學位於鎮內,每年培訓近千名技術人才。雄州鎮總人口13.8萬,勞動力資源豐富。多年經濟的快速發展造就了大批高素質的熟練工,尤以縫紉、紡織、機電、鑄造等行業為多。這些熟練工的湧現可為投資者節約大筆培訓費用。雄州鎮物產資源豐富,黃砂紅砂等礦產資源豐富,遠銷上海等國內數十個大中城市。龍池鯽魚曾為朝廷貢品,六合牛脯曾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雨花石被讚譽為天賜國寶、中華一絕。

雄州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鎮域內文物古蹟眾多,始建於唐代的文廟建築群為江北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文廟,文化宮內石山、碑刻,鳳凰山公園內的編鐘等均被列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雄州民風淳樸,歷來有尊師重教的傳統,為六合“人文淵藪”之地,國家級示範高中——六合高級中學、江蘇省示範國中——靈岩中學等,均坐落於鎮區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有聲有色,先後獲江蘇省文明鎮、南京市文明鎮、南京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建設新南京有功單位、南京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

雄州鎮雄州鎮
雄州鎮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1958年建鋼鐵公社,1959年更名城鎮公社,1977年更名城關鎮,1986年建雄州鎮。位於縣境中部,面積24.6平方公里,人口12萬。國道323線與省道1950線在境內穿過。湞江凌江兩河在此匯合,水陸交通發達。轄河南、水南、鋪背、蓮塘、郊區5個管理區(村委會)和八一街、勝利街民主街建國街幸福街、城南街6個居委會。農業主產水稻、黃煙、花生、疏菜,是縣城疏菜和肉食品的主要供給基地;企業有機械製造,汽車維修,竹木工藝,服裝,建材等廠,主要工業產品有花園椅系列、太陽傘、童裝服裝、工藝筷子等。古蹟有三影塔中山樓廣州會館等,其中三影塔是宋代始建,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在境內水南管理區挖掘出古蜥蜴化石和恐龍蛋6窩,分別保存在上海自然博物館南雄博物館。1924年孫中山二次誓師北伐時,以譚延闓為總司令的司令部設在雄州鎮。
雄州鎮三影塔
雄州鎮是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粵贛邊區最大的商業重鎮,至今已有上千年發展歷史,為歷代縣治、州城或府城和商業重鎮。2000年修編《南雄市城區總體規劃》,確定城市性質為:南雄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粵贛邊區的商貿流通中心,以資源深加工和外向型加工業及旅遊商貿業為主體的生態園林城市、嶺南歷史文化名城。現在,城市建成區面積已達8.48平方公里,命名的街巷74條,城市總人口8.2萬人,集中了全市絕大部分骨幹工業企業,近85%的工業產值,近40%的國民生產總值,近80%的商品零售總額,是粵北地區最大規模的城市,也是粵湘贛邊區最具實力的重鎮。雄州鎮地處湞江河凌江河交叉匯合處,雄州鎮總面積2221.24公頃,耕地面積7970畝,山林面積5300畝。總人口6.9萬人,其中非農人口5.5萬人,19884戶。雄州鎮管轄鋪背、蓮塘、水南、郊區等5個村委會和八一、幸福、民主、勝利、建國、城東、城西等7個社區居委會。

歷史悠久,古蹟甚多。雄州鎮建鎮至今1900餘年,5864733位於市區博物館內的“三影塔”,是廣東省唯一有絕對年代可考的宋塔,1988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1996年雄州鎮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作為革命老區,北伐戰爭期間,孫中山先生曾兩次親臨雄州督戰,推動了國民革命的發展。1930年4月1日毛澤東朱德率領紅軍將士越過梅關,進駐雄州,把革命的火種播撒在南粵大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