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號

再生號

《再生號》是2009年7月10日上映的香港電影,由韋家輝和歐健兒創作,韋家輝監製及執導,劉青雲、閻清、林熙蕾領銜主演。《再生號》主要講述了劉青雲飾演的父親因一次交通意外失明並與家人各散東西,而他透過超越時空遇見已長大的女兒的故事。該片曾被提名201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劉青雲劇照劉青雲劇照

十年前的一次車禍,讓12歲的湯樂兒,失去爸爸湯有亮(劉青雲飾),自此跟媽媽程希(林熙蕾飾)、5歲弟弟湯樂童相依過活,十年過去,長大了的湯樂兒(閻青飾),發覺媽媽依然非常掛念爸爸,一直活在傷痛中,決

定跟媽媽和弟弟一起創作小說,讓媽媽寄情小說,借小說療傷,讓爸爸在小說中的世界“再生”,跟爸爸再一次“團聚”。

小說跟現實是一個相反的世界,相同的車禍,結果是爸爸活下來,湯樂兒跟媽媽和弟弟卻在意外中死去,爸爸同樣非常掛念妻兒,也想到寄情寫小說,創作出一個有鬼的小說世界,讓妻兒回來,跟自己“團聚”。

寫書,可以滿足看書人的夢,也同時可以讓寫書人面對夢魘,媽媽和爸爸在不同的世界,逐漸從喪親的傷痛中康復,走出暗霾。 創作的世界可以隨心所欲,現實卻是變幻無常,媽媽和弟弟在突如其來的意外中死去,獨留湯樂兒一個活在世上,憤怒、無助的湯樂兒,執著要媽媽和弟弟“再生”,再一次借小說,讓媽媽和弟弟“再生”。小說里,湯樂兒挑戰死神,攪亂生死,讓陰陽永隔的一家四口,在“往生的世界”圍聚,寫作過程再一次發揮療傷作用,湯樂兒情緒得以宣洩,最後終於放棄自殺。雖然湯樂兒到最後還不知道,誰定生死?是誰在編寫世人的命運?世界是否有神?有鬼?但卻肯定知道:已死的靈魂,會因在生者對他們的思念而“再生”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配音 備註
湯有亮 劉青雲 劉青雲 ----
湯樂兒(少年) 閻清 閻清 ----
程希文 林熙蕾 林熙蕾 ----
孟婆 谷祖琳 谷祖琳 ----
湯樂童(少年) 鍾英傑 鍾英傑 ----
湯樂兒(童年) 曾雅琦 曾雅琦 ----
湯樂童(童年) 鮑仲民 鮑仲民 ----
盲婆 黃文慧 黃文慧 ----
Maria 楊淑敏 ---- ----

職員表

製作人 陳明英 、 向華強 、 韋家輝
監製 韋家輝
導演 韋家輝
編劇 韋家輝 、 歐健兒
攝影 黃永恆
配樂 澤維爾·傑馬克斯
剪輯 Tina Baz
美術設計 莫少宗
視覺特效 麥德文、 吳思思 、羅偉豪
場記 陳智芬

以上來源

精彩看點

再生號 劇照再生號 劇照

1998年11月11日,湯有亮(劉青雲 飾)一家遊玩途中遭遇嚴重車禍,湯當場身亡,妻子程希文(林熙蕾 飾)和一雙兒女僥倖逃生,只是女兒湯樂兒雙眼從此失明。轉眼十年過去,時間並未治癒湯氏一家心中的創傷,他們久久沉浸在失去丈夫和父親的悲痛之中。樂兒(閻青 飾)不願母親繼續折磨自己,她嘗試著將一家人的經歷寫成小說,而書中的情節和現實截然相反。在小說里,樂兒和母親、弟弟死於車禍,父親則活了下來,成為一個由菲傭照顧起居的盲人。父親相信鬼魂的存在,時刻期盼與妻兒重逢。死去的樂兒在另一個世界當上了小孟婆,她利用手中的職權讓母親和弟弟重新回到父親身邊。湯和妻兒心照不宣地享受著失而復得的幸福生活……

樂兒的小說讓母親的臉上綻放出久違的笑容,一家人的生活終於步上正軌,然而一場殘酷的災難不期而至……

幕後花絮

再生號 劇照再生號 劇照

劉青雲說,扮演盲人也沒有太大問題,不過當他拍一場摔倒的戲份時,心理和動作上總會有防範,但盲人不會這樣的,結果拍了多次才成功。

閻清表示,之前也有跟青雲一起到盲人中心上課,並戴上眼罩練習盲人生活,還得到盲人朋友改正她的廣東話讀音方法,對拍攝很有幫助,連收音師都贊她的廣東話很好,甚至可以不用配音。

劉青雲透露從影以來,試過兩次不想再拍戲,第一部是劇集《大時代》,第二次是《再》片,因為他會不停反思自己是否適合再做演員,以後還有什麼可以拍。

獲獎記錄

時間
屆次 獲獎獎項 獲獎方 結果
2010年 第29屆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 韋家輝、 歐健兒 提名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 麥德文、羅偉豪、吳思思 提名
2010年 第4屆 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編劇 韋家輝、 歐健兒 提名
2010年 第10屆 華語傳媒大獎-最佳編劇 韋家輝 提名

以上來源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韋家輝在拍完《神探》後希望寫出一個比較簡單的劇本,講述親情的《再生號》孕育而生,但在構想過程中,原本簡單的劇本越來越複雜。

韋家輝表示其實故事還是簡單的,講述死了一家之主的悲痛,但結構一有層次之後,就會升華到無論家庭成員哪一個死了,都會讓人心有掛念的思想。他認為表現方式雖然繁雜,但也讓觀眾更容易理解

後期製作

再生號特效再生號特效

《再生號》前後攝製兩年,其中在後期計算機特技花上了超過一年時間。負責今次計算機特技的技術人員Ben表示,《再生號》的故事涉及三個層次的世界,當中有不少場面均要用綠幕拍攝並配以計算機特技去表現出陽界、小說世界及陰界之間既相隔又重重相疊、相互關連,可以說是文藝劇情片的一大突破,而且耗時超過一年

的後期製作期,足足比一般電影多出三分之二的時間,實屬香港電影中少見。

導演韋家輝對《再生號》的計算機特效非常緊張,要求特技公司嘗試多種風格各異的效果去展現戲中幾個不同的世界,最後他摒棄恐怖氣氛、藝術味道濃厚兩種效果,選用了貼近現實得來又帶點魔幻的風格,希望一方面給觀眾帶來新鮮的視覺官感,一方面保留電影中真實的動人情懷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韋家輝依舊用出彩的故事,猶如靈動的韻律,書寫觸碰心靈的影像。迷離的影像,恰恰給人溫暖的感覺。影片節奏緊湊,一開始便暗下一個關乎生與死、人與鬼的命題,然後就把一家人對已死的父親的思念層層剖開,始終扣住觀眾的心。它是輕度的,沒有聲嘶力竭,過分造作地表現家人的痛傷,而是緩緩地把思念的重量展現給觀眾(金鷹網評)

負面評價

令人覺得有趣的是,韋家輝在訪談里多次提到的生死,在題旨里提到的思念,在網路討論中消失殆盡。大家熱衷的是這個不圓的圓圈,而非其中灌注的情感。不過這也難怪,從導演的角度來說,韋家輝甚至有些失職,大多數時候,看得到的只是角色們在演出悲哀和思念。

從這個角度來說,《再生號》倒是有些像去年的好萊塢電影《紐約提喻法》,觀眾們看到的是一幕複雜到華麗的迷局,中間的情感卻來得太過表面和草率。於是,這個在車禍中遭遇不幸的家庭,在整部電影裡都像面部模糊的木偶。觀眾的眼裡,只看得到他們的走位和動作而已(騰訊娛樂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