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狀濕疹

錢幣狀濕疹

錢幣狀濕疹(nummular eczema)又稱錢幣狀濕疹性皮炎(nummular eczematous dermatitis)或盤狀濕疹(discoid eczema)。本病與中醫的濕癬相似,如《諸病源候論》濕癬候記載:“濕癬者,亦有匡郭,如蟲行浸淫,亦濕癢,搔之多汁成瘡,是其風毒氣淺,濕多風少故為濕癬也”。病因與濕疹同。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本病好發於夏季,有過敏體質的人多發,嬰幼兒的發病率高於成年人。

發病機制

在患者活動性損害表面發現有葡萄球菌或其他微生物繁殖,因而有人提出是否對細菌的過敏或感染本身所致,甚至有人用金黃色葡萄球菌或微球菌作為抗原進行皮內注射試驗呈陽性反應,但仍未得到充分的實驗研究證明。另外如接觸某些金屬物質羊毛、肥皂等使病情加重,有人提出冬季發病率升高與皮膚乾燥有關而夏季加重的患者則與熱濕有關,情緒亦可影響加重病情。

濕疹的病因

造成濕疹的原因多樣而複雜,目前主要歸納為以下幾點:
 1、飲食造成的過敏反應
部分食物可引起患者的變態反應,從而導致濕疹的產生。一般來說,各患者的過敏性食物都是不同的,需要患者及其家人通過排除法確定自身的過敏範圍。一般認為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包括:富含蛋白石的食物、具有特殊刺激性的食品、生食類、發酵類食物、種子類食品等。
 2、藥物造成的過敏
一般來說任何藥物均有引起濕疹性藥疹的可能性。濕疹型藥疹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濕疹型藥疹一般均發生於多次藥物接觸後,首次接觸基本不會發作;濕疹型藥疹的首次發病均有潛伏期,一般至少經1周左右,而再次發病則無潛伏期,可以即刻發病;濕疹型藥疹的激發劑量一般均較低,患者一旦致敏,則往往可由極少量的藥物接觸立即發作。
 3、環境因素造成的過敏
環境的改變也是造成濕疹的重要原因之一,這裡的環境同時包括了大氣、水、土地等群體環境及居室、工作場所等私人環境。環境因素涵蓋了如致敏劃分、環境污染、化學光劑、燃燒廢氣、各種生活中所接觸的化學製品等多種致敏元素。
 4、微生物感染過敏
某些濕疹與微生物的感染有關。這些微生物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馬拉色菌、氣源性真菌如交鏈孢霉、分枝孢霉、點青黴、煙麴黴、鐮刀霉、產黃青黴、黑麴黴及黑根霉等。
 5、其他因素導致的過敏
抑鬱、憂慮、疲勞、緊張等負面情緒及紫外線、過寒、乾燥、濕冷等不適天氣同樣能引發過敏症狀。同時,慢性腸胃疾病、慢性酒精中毒、腸寄生蟲以及新陳代謝障礙、內分泌失調等病症也是濕疹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醫師建議:
化濕膏(成人款)針對成人濕疹這個群體的主要特徵,以各式中草藥調理患者體內為濕疹所困的免疫系統,排毒祛濕,止癢護膚,改善肌理,完美表層。在快速祛除濕疹所帶來的表皮症狀時,以滲透之綿延藥效來長久調理病體。並結合良好的生活習慣,一次治癒,長久安寧。

臨床表現

皮損呈散在的約五分硬幣大小的圓形紅色斑片,其上可發生丘疹、水皰、輕度糜爛、滲出、結痂等急性或亞急性表現。損害少見有大於直徑10cm者邊界較清楚,可單發或多發(常為慢性,呈輕度苔蘚樣鱗屑性損害,有時中央消退,似表皮癬樣。常對稱發生,多見於手背及四肢伸側、背部。自覺劇烈瘙癢,常見於男性發病高峰在55~65歲,女性在15~25歲也是發病高峰,兒童少見。大多呈慢性經過,個別損害可持續很長時間,在經過中反覆發作多在冬季加重或復發,有在以往原受累部位復發的特點。

診斷

根據好發於四肢伸側及手背,呈錢幣狀斑片或斑塊,有滲出和復發傾向,自覺瘙癢一般診斷不難。

鑑別診斷:

在臨床上應和體癬、接觸性皮炎,異位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等鑑別。

治療

儘量尋找可能的原因,予以糾正。應避免水洗和使用肥皂、洗滌劑等物質。若皮損廣泛,急性者可全身套用抗組胺劑、皮質類固醇激素等,待控制後漸停用,局部可根據不同表現對症套用。

預後

大多呈慢性經過,個別損害可持續很長時間,在經過中反覆發作,多在冬季加重或復發有在以往原受累部位復發的特點。

預防

本病好發於夏季,有過敏體質的多發,嬰幼兒的發病率高於成年人。
1.去除病因
(1)儘管濕疹的病因不易明確,但我們仍然應該詳細詢問病史, 進行必要的系統檢查,儘量找出可能的病因,並加以去除。
(2)由過敏體質的人,除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儘量避免接觸容易引起過敏的物質(詳見病因中的致敏物)以外還應加強身體鍛鍊以便改善過敏體質狀態。
2.避免刺激因素 濕疹一旦發生,作為患者,要儘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搔抓、開水燙洗、肥皂擦洗、飲酒及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濕疹的病情。
3.早診斷早治療 根據濕疹臨床瘙癢劇烈、多形性損害、有滲出傾向、好發四肢屈側及容易反覆發作的特點容易診斷。對密集分布的紅色丘疹、丘皰疹伴劇烈瘙癢,應早期治療。由於早期濕疹大多屬於急性期或亞急性期,因此外用藥治療應循序相應的原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