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家莊區

金家莊區

金家莊區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花山區,位於城市的西北部,東北與南京市毗鄰,西臨長江,區轄1個鄉、4個街道、13個村委會、24個社區,總面積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1萬人。該區交通便利,寧馬高速、205國道、市江東大道、滬銅鐵路橫穿全區;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直線距離20公里,市長江客運、貨運碼頭均在轄區內。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金家莊區金家莊區

金家莊區轄4個街道、1個鄉:金家莊街道江邊街道塘西街道慈湖街道慈湖鄉

2000年,金家莊區轄4個街道。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86261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 金家莊街道 30494 江邊街道 16400 塘西街道 20445 慈湖街道 18922

2001年7月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1]75號):撤銷馬鞍山市向山區,將原向山區的慈湖鄉劃歸金家莊區管轄。

2004年底,金家莊區轄4個街道、1個鄉。

工業發展

金家莊區金家莊區
區域內基礎設施完善,道路寬廣,水電、煤氣、通訊設施齊全;幸福廣場和金字塘公園融為一體,是目前全市最大的休閒娛樂場所。區內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蘊厚實,貓子山(昭明太子閣)曾是南朝太子讀書場所,現已被市政府列為重點建設項目。

金家莊工業基礎雄厚,發展迅猛, 如上市公司山鷹紙業和馬鋼集團60%的企業均在轄區內,近年來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豐原藥業、法國聖戈班、台灣中橡等紛紛落戶,形成了門類較為齊全的產業群體,特別是2005年馬鋼一期投資160億的500萬噸鋼項目選定區內,使全區變成了一個工業投資的熱土,更為全市經濟帶來跳躍式發展。

近年來,全區國有、集體企業全部實現了改制退位,民營企業得到了長足發展,截止2005年,全區民營企業已達500多家,湧現了馬鞍山市華騏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馬鞍山玉龍金屬製品集團有限公司、安徽伊薩電焊機有限公司、馬鞍山宏力橡膠製品有限公司、馬鞍山賽亞特橡膠空氣彈簧有限公司馬鞍山恆興實業有限公司馬鞍山方圓迴轉支承有限公司等15家“安徽省民營科技企業”,其中馬鞍山市華騏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馬鞍山玉龍金屬製品集團有限公司、馬鞍山方圓迴轉支承有限公司被評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金家莊區金家莊區
馬鞍山市金家莊工業園區地處市區東北角,西鄰長江黃金水道、東至寧馬高速、北接南京濱江工業園、南緊靠市區,交通十分快捷。園區面積2.2平方公里緊鄰馬鋼新區,周邊有電廠、豐源生化等大中型企業數家,為園區企業加快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園區現有企業十多家,主要從事環保設備、鋼球偶合器、冶金輔助材料、農用膠帶等生產以及鋼材加工和鋼材批發市場的經營。2004年園區年銷售收入達7億元人民幣,實現利稅3000萬元人民幣。 工業園分設南、北區。北區與南京市濱江工業園相鄰,南區依山伴水,緊靠市區,各類產業在園區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空間。園區有優惠的政策,為發展民營經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機遇。

城市發展

金家莊區金家莊區
金家莊工業基礎雄厚,發展迅猛, 如上市公司山鷹紙業和馬鋼集團60%的企業均在轄區內,近年來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豐原藥業、法國聖戈班、台灣中橡等紛紛落戶,形成了門類較為齊全的產業群體,特別是今年馬鋼一期投資160億的500萬噸鋼項目選定區內,使全區變成了一個工業投資的熱土,更為全市經濟帶來跳躍式發展。近年來,全區國有、集體企業全部實現了改制退位,民營企業得到了長足發展,截止今年上半年,全區民營企業已達230多家,湧現了馬鞍山市華騏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馬鞍山玉龍金屬製品集團有限公司、安徽伊薩電焊機有限公司、馬鞍山宏力橡膠製品有限公司、馬鞍山市星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馬鞍山江海油墨廠、馬鞍山恆興實業有限公司和馬鞍山大陸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安徽省民營科技企業”,其中馬鞍山市華騏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被評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典型旅遊

金家莊區金家莊區
小黃洲生態休閒度假中心是在不影響主體框架結構的情況下,對小黃洲原辦公樓進行外牆粉刷、內部裝修,融餐飲、娛樂、接待為一體。原小黃洲辦公樓是1982年建造的磚瓦結構的二層樓房,上下共12間,建築面積600平方米。其中具體建設內容如下:

1、小黃洲綠色土菜館
選址原辦公樓一層,面積約300平方米(大廳1個,包廂4間)。以小黃洲江鮮和小黃洲土菜為特色,注重綠色環保概念,提供小黃洲自產的土雞、野鴨和各種綠色無污染蔬菜、野菜,如馬蘭頭、香椿頭等,並可由遊客親自挑選,現場加工從長江中捕撈出來的魚、蝦、螃蟹等江鮮,讓遊客品嘗到最新鮮的水產品,滿足城市遊客品嘗野味的需求。在餐廳環境氛圍的營造和餐具的使用上,力求突出鄉土氣息,使用城市中少見的燒柴土灶、大藍花碗、方桌、條凳等,營造出一種特有的“土味”,使遊客有“返樸歸真”的感覺。

2、休閒度假屋:
選址原辦公樓二層,面積約200平方米,共8間,設電視、卡拉OK、棋牌等各種娛樂設施,供遊客康體娛樂,並可為遊客提供住宿,使人們在工作之餘可以休閒放鬆。

金家莊區金家莊區
3、會議接待廳:
選址原辦公樓二層,面積約100平方米,增置各種會務用具,可供舉辦各種中小型會議,四面牆壁懸掛小黃洲規劃圖和小黃洲四季美景等圖片和文字資料,藉此讓人們了解小黃洲。

4、周邊綠化:
在度假中心主樓的四周廣植金絲垂柳、桂花、銀杏、石榴等樹形優美,觀賞性強的園林植物,努力營造田園農舍風情,並在樹下設定簡易茶座,供遊客品茶聊天,使遊客油然而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

鄉鎮歷史

金家莊區金家莊區
慈湖鄉位於馬鞍山市西北部。西臨長江,南連市區,東北與江蘇省江寧縣銅井鄉接壤,東南與花山區霍里鎮毗鄰。全鄉面積約30平方公里。慈湖鄉地勢低洼,常因暴雨釀災成澇,相傳慈湖地區在古代是一片湖盪。湖中盛產梅花蜆,每逢春荒,災民就靠捕蜆度日。因為此湖對人施捨慈悲,故名它為慈湖。又一說是因為附近有慈姥山(現名貓子山,在聯農村境內),山水相連,故此得名為慈湖。

慈湖原屬當塗縣管轄。1957年建馬鞍山市時,由當塗縣劃歸馬鞍山市管轄。1957年建慈湖鄉,1958年公社化時,成為郊區人民公社慈湖大隊。1961年重新劃社,改稱為慈湖公社。1958年4月恢復鄉建制時,更名為慈湖鄉,屬向山區。2001年7月份,區劃調整後,歸屬金家莊區管轄。現轄12個行政村,79個自然村,有7660戶,26000人,有漢、回兩個民族,以漢族居多。鄉政府駐慈湖路北側。

慈姥山為何又叫貓子山

因為和縣人從江北看慈姥山好像一隻貓臥在江邊,頭朝北,所以江北人又叫貓子山。

慈湖八景

金家莊區金家莊區
一、昭明古閣(又名望江樓)
南朝梁武帝蕭衍長子蕭統讀書的地方。此閣的構造是以山造樓,從山西腳下為一層,二層為一塊約120平方米的平台石崖,三層約40平方米的平台石崖,樓閣前是長江。因此地是昭明太子蕭統讀書之地,他在此寫下了“昭明選集”30卷。據傳清代一位姓孫的詩人寫下一首詩:慈姥磯頭一棹亭,昭明書閣掩松間,蕭梁一代才人盡,山色六朝江上青。此閣最後一次毀於1964年。

二、丁蘭刻木
原在慈姥山南則是一座廟,此廟是一位姓丁的孝子用木蘭(珍貴木材)建造的,用來紀念其母。毀於1955年。

三、慈母方竹
傳說梁武帝蕭衍的長子蕭統,在昭名閣閉門苦讀,母親叫蕭統回南京就位,蕭統不願。因此處景色迷人,在其母親的再三勸說下無賴地說:您把筷子插在山上長成竹子我就回去。後來感動了上帝,果真長成方竹。據傳:此竹的節巴中間長有一頭像馬型的節瘤。毀於年不詳。

四、觀音倒座
原在慈湖河下游的和尚港。宋代在此建造的一座廟,此廟有一曾觀音菩薩塑像,在天晴風平浪靜時可見其倒座於水中,可想而知當時的環境是多好啊。毀於年不詳。

五、鄭樓古松
原在慈湖鄉太來村鄭家樓村,有一棵一千餘年的古松。毀於年不詳。

金家莊區金家莊區
六、湖河雁雀(湖泊塘)
湖泊塘與江蘇江寧縣三興村交界,面積約5平方公里,長年有丹頂鶴白鷺野鴨等幾十種珍稀鳥類棲息,兩則菱藕輪流交替著開花。如今南則長菱藕、開紅花,北則長菱角;明年北則長菱藕、開白花,南則長菱角。湖泊周邊有十八條叉(小溪)與洪幕山邊的十八個山凹對稱相應,景色十分迷人,1975年被慈湖公社改為魚塘。

七、葛羊聚仙
據傳葛羊老祖在此山煉仙多年,丹渣流到慈湖河就成為梅花仙子,人可以吃,味很鮮美,很多村民遇到荒年就到慈湖河中撿回來度日。1958年春季被向山礦污水污染已絕。有一次一個村民上山砍柴,正巧遇到葛羊老祖與眾仙在一塊石台上下棋(今日八仙台採石場所在地)。這個村民在此如痴如迷地觀看連上山砍柴的事都忘了,眾仙不吃飯、只吃桃,吃過的桃核一甩下,這個村民便好奇地拿起來嗍嗍口後也就不覺得飢餓了,只是看到山上的草一時青一時黃(其實就是一年已過去了)。眾仙們下完棋走時,這個村民就隨之而走,有位仙人見他老是隨後跟著一道走,便對這位村民說:“你老婆找你來了。”這個村民回頭不見老婆,再一看眾仙們也不見了。這時他想起找回他的柴刀和扁擔繼續砍柴,卻見它們已化為灰燼了。回到家中提到他們的長輩沒有一個人能認識的,原來已過去了五代人。

金家莊區金家莊區
八、吊星高照
在昭明村境內有一個自然村叫吊星橋,現被馬鋼合力公司征遷,此村前有一條東西走向的河流,河上建有一座橋,此橋一到晚上,不管你從那個方向抬頭看,都能見到天空有一顆明亮的星星,吊在橋當中,像盞路燈把橋下的河水照得清澈明亮,地面也一片通明,晚間總會注視著行人過橋,故此取名為吊星橋。毀於1958年。

參考連結

http://www.shxy.com.cn

http://www.xzqh.org/quhua/34ah/0502jj.htm

安徽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