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思園

許思園,原名壽康,號思玄,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十六日 生,無錫西門外人。

基本信息

許思園,原名壽康,號思玄,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十六日
生,無錫西門外人。自幼在祖父(清末外交官,許珏)和父親 (北京通志
局編纂,許同藺) 的教導下,通讀家藏中西史書。9 歲時曾在城中公園
多壽樓舉辦個人書法展覽。16歲考入上海大同大學。民國16年(1927年)
畢業,任南京中央大學哲學系助教,用英文寫成的《人性與人之使命》
一書出版。民國26年,獲庚子賠款基金委員會的資助出國。先到倫敦,
不久轉赴巴黎。民國27年夏遷居巴黎近皇后村,專心致志地準備論文。
是年秋,法國巴黎大學授予他博士學位。民國31年用法文寫成《相對論
駁議》(後又譯成英文本)。同年用法文寫出的《從一種新的觀點論幾何
學基礎》一書,翌年在里昂出版,得到法國大數學家卡當教授的稱許。
該書在國內譯成中文後,一部分發表在民國36年7月出版的《東方與西
方》月刊上。
民國33年,隨中國駐法使館人員離開法國到葡萄牙。在里斯本滯留
年余後去美國,居住在普林斯頓。民國35年6月7日應愛因斯坦教授的邀
請,至其家中交談。回寓所後他用英文寫了《與愛因斯坦教授討論兩個
問題》的短文,後被譯成中文,發表在民國36年8月第1卷第5期《東方
與西方》月刊上。民國34年秋末,他從普林斯頓遷居紐約。此時國立北
平研究院聘其為通訊研究員。他懷鄉心切,決意回國。民國35年春應聘
任南京中央大學教授。民國36年4月,和學術界友好創辦《東方與西方》
月刊。後因經費不足,出了6期,於同年9月停刊。在6期月刊中,刊登
了他以前用英文、法文寫的幾篇討論科學原理的文章,其中有《原子能
基本公式 Eo=moC2之討論》、《波動力學的基礎及其哲學含義》等。
後一篇論文還被轉載在1947年3月出版的加拿大研究學報上。該學報原
規定不刊登外國人的論文,但為了要登出這篇文章,竟修改了章程。民
國36年夏應無錫江南大學之聘,任哲學研究所所長。民國37年9月,《
學原》發表了他《論機械論與鵠的論》一文。解放後,他到中國人民大
學學習1年,隨後任山東大學歷史系教授。授課之餘寫出了《論中國哲
學》、《論中國文化》、《論中國詩》3部文稿,共12篇。1957年被錯
劃為右派(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生前所在學校予以改正)。1963年
在山東大學兼教外文系的英文。1964年以後不再授課,經常為工廠企業
翻譯工程、機械方面的外文資料。1973年為山東大學翻譯組譯出《加彭
共和國史略》一書。1974年3月,因心肌梗塞在曲阜逝世,終年67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