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殼耳

蠟殼耳

蠟殼耳是一種真菌,子果肉質樣革質至蠟質狀硬膠質,在闊葉林或針闊葉混交林中地上及枯枝落葉上群生。成熟下擔子近球形至橢圓形,主要分布在中國、亞洲、美洲、歐洲(模式產地)。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蠟殼耳
拉丁學名
Sebacinaincrustans(Pers.)Tul.
參考文獻
真菌
真菌

Jour.Linn.Soc.Bot.13:36.1871.
同物異名
CorticiumincrustansPers.:Fr.,Obs.Myc.1:39.1796.
ThelephoraincrustansPers.:Fr.,Syn.Meth.Fung.577.1801.
ThelephoracristataFr.:Fr.,Syst.Mycol.1:434.1821.
ThelephorasebaceaPers.,Mycol.Eur.1:135.1822.
Corticiumsebaceum(Pers.)Massee,Jour.Linn.Soc.Bot.27:127.l890.
Sebacinalaciniata(Bull.)Bres.,Ann.Mycol.1:116.1903.
Sebacinacristata(Fr.:Fr.)Lloyd,Myc.Writ.7:1361.1925.

形態描述

擔子果肉質樣革質至蠟質狀硬膠質,污白色,平展匍匐於地上或枯枝落葉上,並向鄰近的矮小植物基部伸展而包裹之;厚1-3mm,向四周擴展延生成一大片,長寬皆可斷續相連各達2-20cm,乾後成淺褐色薄膜;擔子分布在表面下較廣的區域,成熟下擔子近球形至橢圓形,長12-20μm,寬9-14μm,十字形縱分隔成4個細胞,每細胞伸出一屈曲、管狀的上擔子;擔孢子近卵形,腹側扁平,長10-13(-15)μm,寬6-7.5μm,萌發產生再生孢子。

生態環境

在闊葉林或針闊葉混交林中地上及枯枝落葉上生。

中國分布

河北霧靈山(HMAS23212);江蘇紫金山(HMAS7772);安徽黃山(HMAS9220);福建三明(2259,2281);湖北神農架(3985);湖南嶽麓山(3720);雲南西山(3204),思茅(3250,3481),西雙版納(3290,3459)。

世界分布

中國、亞洲、美洲、歐洲(模式產地)。

模式產地

歐洲

真菌盤點(一)

真菌門(Eumycota;Mycobionta)真菌界的一門。通常所稱的真菌即指該門菌。營養體大多為分枝繁茂的發達菌絲體,少數菌絲體不發達,一些低等種類為單細胞,真菌的菌絲有三種:氣生菌絲、營養菌絲、直立菌絲。它主要依靠營養菌絲來吸收營養物質。本任務主要盤點真菌門中得種類。

盤點銀耳目花耳目的真菌(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